谈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2016-11-19于勇
于勇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改革了课堂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采用新的理念,做到了角色的改变。在教育教学方法上采取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教学方式师生关系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使我们的教育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喜人局面,为我们教师搭建了施展才华,教书育人的大舞台。因而,我们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果。
一、改革课堂教学方式,首先要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
因为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中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融洽与否,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益,更是我们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我们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老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很久以来,我们一直把自己视为君子,高高在上,处处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师生之间没有交流与沟通,无形之中在师生之间人为地划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再看上课老师板着一副冷面孔,严厉逼人。学生规规矩矩的像木偶,而不是活生生的人。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学生没有激情,效益极差。每天都可以听到老师发脾气,埋怨学生笨,成为不好好教书的理由。一个班后进生多,优生少,影响全班的平均分,老师经济受影响,费力不讨好。这些各个苦果都是我们自己酿成的,只有我们自己吃。随着教育领域民主意识的日益增强,师生关系也应该是民族平等的。我们老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诚然,学习环境的优劣,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老师为主导,唱独角戏,单出头。过分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多上几堂课,多讲几道题,多做一些模拟考试卷,就能提高教学质量。这样做不但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反而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到事与愿违。其实,课堂上怎样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呢?我以为,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会学生自己去学,如何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这对我们老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既然如此,那么,如何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呢?我们的做法应是:首先把学生按每个人的特点,4个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选一人当组长。凡是遇到疑难问题,老师组织学习小组讨论。同学们不受任何约束地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老师分别参与各小组的讨论,聆听学生们的见解。然后,指名说说自己对问题的解答方法,再共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这样学生们又进行了交流与合作,又有了一个宽松的环境,效果较好。比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地分析省力多了。宽松的学习环境要靠老师去营造,在这样学习环境里,学生才能展示自我。使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使学生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要张扬学生的个性,挖掘内在潜能
以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给予学生一些共性的东西多,没有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个性不得张扬。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没有一点主见。强制逼迫学生接受学习,学习中找不到乐趣。只有做不完的作业,写不完的字。多年来没有人怀疑过这有什么不好,使学生也认为,知识是老师教的,所以天天等着老师来教,没有自己主动去学的精神。学生学得很累,老师也教得很烦,双方都不愉快。其实,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肯钻研,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找到适合我们教学的方式。比如说,在语文教学中,同义不同义的字,学生在用时经常出错,为了区分这些用错的字,老师鼓励学生想办法,自己去区分。在学习“玩”和“完”时,有个学生说:“老师,我有个办法,玩字就是有个小子拿了一元钱去买玩具。”通过学生形象的比喻,学生把这个记住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体,同时,学生内在潜能被挖掘出来,个性得以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数学课上,有学生分不清“12”与“20”,老师就让学生用语言来叙述。有学生说“1”像小棒,“2”像鸭子,和起来“我用棒子赶这鸭子去池塘”就是“12”。“0”像鸡蛋,鸭子下了一个蛋就是20,充满童趣的话语,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展示了学生的个性才华。
四、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让人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在机会面前,我以为,给每个人机会是平等的,就看你怎么去争取,去把握,就看你老师怎么引导。在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背诵课文,以前的方法是反复读、反复背。现在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孩子们天生好动的特点,采用表演的形式,每人扮演一个角色,配以舞蹈动作,边背边读边表演,很快就把一篇课文背熟了。每人都参与了学习,每个孩子都展示了自己。那一张张幼稚可爱的面容,充满了喜悦与快乐,减轻了学生的背诵负担。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越多,成就感就越强,课堂效益才越好。
总而言之,不论教学方式怎样改变,我们始终要把更新观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是最主要的。我们要不断探索,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与学习动力。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合理地组织学生,引导学生。相信我们的舞台将越来越大,在我们的耕耘过的土地上鲜花更加烂漫,果实更加丰满。待到花好月圆时,我在丛中笑。
参考文献:
[1]岳颖姝.绿色课堂,高效课堂[J].科技资讯,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