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教学立意,提高教学品味

2016-11-19张彦会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品味公平思维

张彦会

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五个方面做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的立意,提高教学的品味。提能够引起深入思考的问题,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讲有哲理性的语言,培养智慧的思维。用史料的引证,培养文化的思维。重方法的指导,培养有序的思维。给思想的渗透,塑造学生价值观。

教学立意教学品味数学思想渗透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老师们更加注意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注重提升课堂教学的立意,提高教学的品味。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立意的定位就决定这节课的水平的高低。正如我们看一部好的电影,总会给你一些生命的感动,触及到你的灵魂,让你悲伤,让你感动,或者让你愤怒,而有些影片则是平淡如水不会让你有任何的触动,在头脑中很快就遗忘了。教学中也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触动到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经历一种情感的历程,让他们难以忘怀,刻骨铭心,影响他们的一生。那什么能让学生有这样的体验呢?

一、提出深入思考的问题,培养理性的思维。

在教学中有些深层次的思考,能给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有一定的层次,抓住教学的核心,直指本质。例如,在讲《游戏公平》一节课时,老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瓶盖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小,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为什么会这样?”学生有的说;“瓶盖正面兜风,反面不兜风”,有的说:“一面重,一面轻,重的就向下,所以反面向上的可能性大”……老师接着问:“一面重一面轻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就是瓶盖一面有铁皮,一面没铁皮,”。接下来老师没有就此罢手,而是给学生做了一个类比的实验,将一个薯片的圆筒,盖好筒盖,找到中心点,用手指支好,则薯片筒可以平衡;然后将筒盖取下,还放到中心点,筒向有底的一面倾斜落下。这样让学生清楚了为什么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课后访谈的时候,学生说对这个实验记忆深刻,难以忘怀。

二、讲有哲理性的语言,培养智慧的思维

在教学中有些哲理性的语言,也能给学生以启发,深入内心,润物无声,给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产生影响。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学生对不同形状的车轮跑的快慢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老师说:“真理越辩越明”,给学生各自说理的机会,给学生面对不同意见的一种处理的方法。还有一些名人名言如:“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等等,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用史料的引证,培养文化的思维。

课堂上一段有趣的数学文化史,让学生对数学别有情趣,流连忘返,润人心脾,文化的挖掘,给学生一缕清新的风。例如;《生活中的比》这节课,最后老师出示了黄金分割比的史料,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学生听的如醉如痴,一个数学上的“比”竟然和审美有关,深深触动学生。数学有着悠远的历史,数学的文化史就是数学的发展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相关的数学文化,在教育教学中,多揭示,让学生了解数学史,热爱数学。

四、重方法的指导,培养有序的思维。

数学课堂除了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有人说过“知识很重要,方法更重要”,

方法的指导对学生解决问题更有帮助。例如《游戏公平》这节课,老师把方法也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来落实的。老师一边讲一边梳理方法,“提出问题、大胆猜测、实验验证、结论推理”让学生知道遇到问题时,该通过怎样的程序来解决,这些方法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给思想的渗透,塑造学生价值观。

有人将教学的立意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知识立意的课堂,主要服务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数学基本技能的训练,致力于“学会”目标的实现。第二种是能力立意的课堂。主要重视学生掌握“双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各种数学能力,能突破“知识立意”的框框,挖掘和展现“双基”中隐含的数学思维营养,致力于“会学”目标的实现。第三种是生本立意的课堂,这类课堂不满足于仅仅实现“双基”,培养能力的目标,而是着眼于育人价值的实现,体现数学思想的作用。

例如,《游戏公平》这节课,学生讨论了不公平的几种方法,教师引导:这种方法不公平,那么怎样才是公平的呢?给学生追求公平、公正的思想,知识诚可贵,思想品格的塑造价更高。在课堂中人的价值观要渗透到课堂的每一个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人格塑造。

如果一节课没有触动人内心的灵魂的东西,那么这节课就不是好课,要想触动学生,首相要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了解这节课什么地方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了解人性的东西,这样你的课才能上层次、有品位、有立意!

参考文献:

[1]邱学华,张良朋.2013年小学数学教育热点问题探讨.小学教学,2014,(03).

猜你喜欢

品味公平思维
公平对抗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公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