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五味俱全”的高中语文课
2016-11-19高会欣
高会欣
【摘 要】要想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人文味”;“人情味”;“文学味”;“生活味”;“新闻味”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在基础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实际情况却是高中语文课堂缺乏生气,学生参与度不高,往往教师提出了问题之后,只有很少甚至没有学生愿意主动思考回答问题,使得语文课堂演变成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一方面是由于语文这门课主观性比较强,很多学生即便花了功夫去学,也不能在阅读和作文上有较大的进展,这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改变高中语文课堂的这种现状,我们教师就要在课堂上下工夫,教出学科特色,力求做到“五味俱全”。
1 教师要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味”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当前,受社会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许多学生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患上了“精神软骨病”。而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2 教师要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人情味”
语文教材无不处处不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因此语文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更是学生体验作者写作情感并与之交流的过程。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准确分析教材中所包含的作者情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教授学生语文学习技能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味作者的情感,使得课堂更加充满人情味。比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纪念刘和珍君》中领悟爱国青年的无比痛悼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这种情感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更好地和理解教材,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3 教师要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文学味”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教材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国内外经典的文学作品,文学类试题在高考语文中所占的比重也相当高。比如,在教授到《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正式进入课文之前,先播放一段音乐《枉凝眉》,随着优美动听音乐的播放,学生会对歌词中“一个是阆苑奇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产生疑问,他们分别指的是什么?在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之后,教师可以顺理成章地推进文章的学习。
4 教师要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生活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要想给语文课堂引入“生活味”,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方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做、动脑想等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能力。比如,在学到《祖国山川颂》这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给学生放映一些当地的名胜古迹的图片,让游览过这些地方的学生描述一下印象最深的风景,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进一步让学生对家乡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了更深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民族荣誉感。
5 教师要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新闻味”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培养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学生,因此高中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适当引入时事新闻类的教学素材,使语文课堂充满“新闻味”,从而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民生,从而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
总之,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语文教学的需求,亟需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对高中课堂不断“添油加醋”,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味、人情味、文学味、生活味和新闻味,成为“五味俱全”的一道精神盛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毛萍.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02).
[2]高永红.新课标下对语文教学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