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概念界定与旅游学科框架构建的一个新视角

2016-11-19陈海波

旅游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视角框架概念

陈海波

[摘要]通过借鉴和思考,笔者认为闲暇时间是间隔镶嵌在个人一整段生存状态里的片段时间。同时,为了贴切描述旅游者的运动特征,文章引入了物理学中位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将旅游界定为:人们在一段离开惯常环境但位移为零的生存状态里,利用闲暇时间开展的体验活动,据此辨析了旅游与休闲、旅行和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切换复原之间的关系。将旅游划分为兴趣驱动型、事务引致型和综合引致型三种基本类型,并对旅游统计问题进行了探讨。明确旅游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对旅游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其统领学科的理论范畴是个体或群体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切换复原中闲暇时间的体验,即新概念意义下的旅游体验。最后,尝试构建旅游学科框架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旅游;概念;学科;框架;新视角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6)04-0062-09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6.04.013

旅游是旅游学科中最基本的概念,是架构旅游学科的基本点和出发点[1],也一直是旅游学界探讨的热点,但遗憾的是迟迟没有达成共识,这给旅游学科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滞。笔者与学生一同学习《旅游学概论》这门课程时,常常为不能贴切、晓畅地向学生讲解旅游的内涵和外延而感到吃力。同时,也认为旅游尚不够清晰的学科体系框架给实际工作带来较多的不便和不适。本文在借鉴和思考的基础上,从另一个角度对旅游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尝试构建旅游学科的新框架,以期对该问题有所助益。

1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质疑

作为一个绕不开的核心概念,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对旅游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阐述。其中,国内学者张凌云[2-3]、谢彦君[4]和曹诗图[5]等对该问题关注较多,既做了文献述评,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修正。同时,王玉海、徐菊凤、王欣,邹统钎、吴小天、王中华、宁泽群等学者也做了论述[1,6-10]。这些成果均发表在《旅游学刊》等权威期刊,向读者呈现了最新的研究进展。从当前数十种旅游的概念或定义中可以看出,学界的探讨和分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术性和操作性定义、官方和非官方定义之间的关系;二是旅游是人的活动还是人的活动引发的现象和关系总和;三是旅游的本质规定性。针对第一点,谢彦君认为用技术性定义代替学术性定义有功利和泛化倾向[11],徐菊凤也指出官方定义目前是一家之言,确实无法用于认识旅游的本质,也无代替作用[6]。第二点中,“现象总和论”开始逐渐小众,旅游是人(旅游者)的活动的观点已成主流。与第一点、第二点的渐进清晰相比,第三点的探讨仍处于莫衷一是的状态,如张凌云从两个层面对旅游进行了定义:第一个层面上,“旅游是人们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是人们对于惯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或熟悉的人地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异化体验,是对惯常生存状态和境遇的一种否定”;第二个层面上,“旅游是由于人的这种与生俱来的需要和行为得到满足和释放时,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和现象的总和”[2]。王玉海对此进行了评析并提出“旅游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对非惯常环境的一种体验,是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1]。此后,谢彦君认为“旅游是个人利用其自由时间并以寻求愉悦为目的而在异地获得的一种短暂的休闲体验”[4]。徐菊凤认为旅游的本质由余暇、异地、休闲体验三者共同决定,缺一不可[6]。曹诗图认为“旅游是人们以消遣、审美、求知等为主要目的,利用余暇到日常生活与工作环境之外的地方的旅行、游览和逗留等各种身心自由的体验”[5]。细看前述定义,也能找到一些近义或相同的字眼,如闲暇(余暇)、异地(非惯常环境)以及体验等。这一方面说明经过对既有文献的梳理和持续的理论思辨,学者们关于该问题的某些方面渐趋一致;另一方面也说明,规定性词语的选择组织及其内涵和外延仍需进一步斟酌。一种可能的原因是:科学定义应该用全称判断表述方式,即“XX是XX”[6]。汉语思维却长于“A犹如B”的联想,短于“A是B”的逻辑判断[12]。

此前,王玉海、徐菊凤、曹诗图等进行过接力式的前向商榷并立新论。曹诗图继续了徐菊凤关于谢彦君“追求愉悦”观点的拓展,认为愉悦不能狭义理解,凄美、壮烈美、悲剧性等也是一种“愉悦”,赞同“旅游是人(旅游者)的行为或活动”,对旅游是“利用闲暇时间对非惯常环境的一种体验”进行了有力辩驳,指出闲暇时间(余暇)与休闲体验的语义重叠,因为闲暇时间的体验就是休闲体验,提出旅游的定义应抓住旅游的本质——“异地身心自由的体验”。这些努力让读者意识到:人们开展旅游活动,追求的应该是生命的存在感,即生命的张力(经历的丰富、感情的丰厚和内心的丰满)。但也存在有待商榷的地方,表现为三个地方的模糊:其一,旅游目的列举不完全。仅仅列举了“消遣、审美、求知”等主要目的。一般来说,进行概念界定时,语义是明确完备的,而简单列举只是阐释性的。其二,非惯常环境的范围不明确。“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之外的地方”,假如是一个高考毕业生第一天进入大学,大学校园即是他以前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之外的地方,他安顿后利用时间在大学进行自由的探访,这是旅游吗?显然不是。因为大学校园日后会成为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其三,“身心自由的体验”。作者以开宗明义的方式提出旅游的本质是身心自由的体验,这仍是兜圈子。旅游是利用闲暇时间开展的,闲暇时间里的体验,必定是身心自由的。如果身或心哪一样不自由,必然不是闲暇时间。另外,作者并没有对体验进行阐明,体验可以是进行的,也可以是获得的。“进行体验”比“获得体验”更客观和可靠[6]。

2新的思考路径

关于旅游的本质规定性,仍留有极大的讨论空间。笔者拟从一个新的路径进行探讨。在此之前,需要对立论的关键点展开陈述或补充:

第一,闲暇(余暇)。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旅游学教材将闲暇时间定义为可随意支配时间或自由时间,就是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不得不占用的时间之外,可由个人自由支配、用于消遣娱乐以及自己所乐于从事的任何其他事情的时间[13]。该书介绍了闲暇时间的算术:闲暇时间=人生时间-(①+②+③+④)(①法定的就业工作时间,②必需的附加工作时间,③用于满足生理需要的生活时间,④必需的社交活动时间),且认为人只有拥有足够数量并且连续集中的闲暇时间,才有可能实现外出旅游。根据该书的公式,计算出来的是人生闲暇时间的总量。笔者认为,不论是一般的在职人员,还是其他的人群如离退休老人、学生、家庭主妇等,受限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因素,其闲暇时间均表现为间隔的、长短有异的片段时间。一方面,闲暇时间片段可以合理有限延展或突然出现,如工作意外的高效率而盈余出时间;另一方面,闲暇时间片段也会因为一些因素缩小再分或突然消失。此外,一个人在其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和不同的人在同一生命周期阶段拥有的闲暇时间存在差异,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的闲暇时间存在差异,人与人之间闲暇时间的组合情况不尽相同,也不存在完全一样的闲暇时间利用节奏和模式。

第二,体验。体验的本义是“经历,遭遇”,在词性上,体验可以是动词或名词。人的一生就是由一系列的体验所构成,“人生体验”中体验是名词,“体验人生”中体验就是动词。客观上,人的体验有主动和被动、喜好和厌恶以及单次和重复多次之分,如生老病死是被动体验,荣华富贵与自我实现则是多数现代人向往和求之不得的体验。从绝对的角度来看,人或人与人之间,没有两次完全相同的体验。体验在新经济时代被定义为“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为消费者提供的独特、难忘的经历”[14]。竞争的加剧让日常生活中的“私人订制”产品和现象层出不穷,如主题婚纱摄影、酷贝拉儿童职业体验馆等。现在,体验营销也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商家致胜的新法宝。可见,体验的独特性既是自身的固有属性和要求,也是当今市场主体致力的目标。在介绍完体验后,什么是休闲就不难理解了。由于闲暇时间的严格定义,人不论以什么方式或凭借度过流逝不止的闲暇时间,均是身心自由的体验,即休闲。可见,旅游是一种休闲体验,而休闲体验只是多种体验类型和形式当中的一种。

第三,(非)惯常环境。较长时间以来,学者们多使用异地、异地情景对旅游进行定义。张凌云提出惯常环境和非惯常环境的概念能给人新的启发[3],但其阐述的“流动的、跨境的惯常环境”等内容,仍没有对其基础特征进行有效说明。因为,只有个体最初始的惯常环境是“给定的、相对稳定的”。其后,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演变演化则是个体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转换消长乃至切换的特征,只是不同的人,其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相互转换消长及切换的方式存在差异。事实上,在现代社会,随着人员、物品及信息等的快速流转,这种转换消长及切换关系时刻在发生,有的是缓慢而持续,有的是迅猛而剧烈。比如,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他年轻的时候活动范围大,遍布整个城市,那么整个城市都是他的惯常环境。但当他逐渐老去,体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下降,某个街区或院落会成为他最终的惯常环境。而街区或院落之外的这个城市也会发展变化,反而成为他的非惯常环境。反之,一个小孩,开始的惯常环境较小,后来却能扩展得很大。对一个第一次去海南岛的内陆老人来说,这是突然从惯常环境切换到了非惯常环境。当他买了地产后,每年轮换居住,海南岛某地就由非惯常环境转换成了他的惯常环境。一般来说,个体的惯常环境可以是单区点或多区点,形状可以是坚实的块状、狭长状、扇形状以及各种飞地状等,如同水滴被个体和外部环境两个因素共同作用挤压、拉伸或泼溅成各种形状和体积;同时,惯常环境对非惯常环境还有投射作用,比如一个城市居民见惯了钢筋水泥街道,当其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时就不会对街道产生犹如村民般的强烈兴趣。

第四,位移。前文中,笔者拓展阐述了目前学界关于旅游概念已经基本取得共识的几个关键点。为了准确阐述旅游的本质,笔者决定引入一个新概念:位移。位移在高中物理课本中的定义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如果由初位置移到末位置,则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位移只与物体运动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运动的轨迹无关。如果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原处,那么,路程不为零而位移为零。引入这个概念的原因如下:第一,人的旅游活动,必须建立在空间位置的改变上,可以从物理运动的角度进行思考。第二,根据Leiper提出的整体旅游系统及其环境模型,旅游者均是从客源地出发,到达目的地再返回,虽然往返路程可能存在差异,但近乎一个回线[15]。从这个角度上看,人在旅游活动中路线路程可以有变化,但位移一定为零。第三,位移概念中的质点,指的是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或形状的点,绝妙地契合具有不同体积和形状惯常环境的旅游者,旅游者离开惯常环境旅游后必须恰如其分地回来“重合”,犹如“萝卜回到了坑”。

至此可以看出,旅游是发生在人们进行“惯常环境-非惯常环境-惯常环境”切换复原这一整段的生存状态里,这种切换复原和其间的闲暇时间一道构成了旅游的充要条件。此时,闲暇时间的计算公式变为:闲暇时间=整段时间-(①+②+③+④)。以往人们总认为,开展旅游的这一段生存状态是一整段集中度高的闲暇时间,这是不确切的。因为,在旅游全过程中,人们要完成食、住、行、游、购、娱等环节,尽管旅游中的饮食、睡觉等活动有一定程度的休闲意味,但③和④依然是不为零的必需时间。更何况在如今社会,还广泛存在事务引致或偶然继发的旅游类型,如因工作衔接不畅而偶尔偶然在计划外出现了闲暇时间等,加之旅游者还极有可能在旅游途中分出小段时间协调服务失败、脱离滞留等情况,这些不仅使得闲暇时间进行片段再分或减少甚至消失,同时也不会让旅游者感觉到这是身心自由的体验。因此,笔者提出新的旅游定义:旅游是人们在一段离开惯常环境但位移为零的生存状态里,利用闲暇时间开展的体验活动。

3旅游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为了进一步阐明旅游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笔者将其与几个相关概念放到一起辨析:

第一,旅游与休闲。前文中提到,人们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的体验,就是休闲。这避开了对文字的艰涩推敲。休闲的内容十分丰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可以是室内、室外,也可以是惯常环境或非惯常环境。不论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是闲暇时间的体验,均是休闲。以往的较多定义中,闲暇(余暇)与休闲体验一同出现,语义重叠是不言自明的。旅游是人们在一段离开惯常环境但位移为零的生存状态里进行的休闲,是一段特殊生存状态里的休闲,因此,旅游从属休闲,休闲对旅游是统属关系。

第二,旅游与旅行。谢彦君对旅行的定义是:个人除自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前往异地并在该地做短暂停留所度过的经历[4]。从汉字的本义来看,“旅”是在外的,旅行,就是在外移动,行走的。铁路部门将单程或往返程的人均称为旅客。那么,旅行,应该有区段、单程、往返程等形式。旅游和旅行,均有空间位置改变的过程和结果,都会具有异地性和暂时性的外部特征。但是,旅行还可以单纯发生在惯常环境里,而旅游一定有“惯常环境-非惯常环境-惯常环境”这一切换复原过程,旅行则未必有。此外,一次具有切换复原过程的旅行,在一定情况下(人正在非惯常环境时闲暇时间出现)会向旅游转变,而旅游只依赖旅行,并不能转变为旅行。可见,旅行是旅游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第三,旅游与惯常环境和非惯常环境的切换。前文在进行旅游与旅行的辨析时,提到了旅游和旅行中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点明了这种切换对认识和理解旅游的重要意义。旅行的存在,说明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的切换复原,不一定是旅游。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即多次切换复原值得考察,如一个国内某大学的优秀学生,受国家派遣前往美国学习两个学期(中途不能回国)。截至第二个学期末,他利用课余闲暇时间在美国校园进行的体验活动,在当时只能算作是休闲。有时候他也会到校园之外的其他旅游地进行休闲、观光、度假活动,该种美国校园到旅游地再到美国校园的切换复原中的休闲,则算成是美国的国内旅游。当他学成回国,又回到了某大学,本次大的切换复原又可以算成是一次出境旅游了,而美国的国内旅游也属于出境旅游的内容了。

4旅游类型的划分与统计

在明确了旅游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利于旅游实践和官方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对旅游的类型进行划分。根据发生原因,可以分为兴趣驱动型、事务引致型和综合引致型三类。兴趣驱动型和谢彦君提出的完全型[4]、李天元归纳的消遣型相类似[13],均是旅游者出于自身的兴趣和偏好而开展的旅游。兴趣驱动型根据其形式又可以细分为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特殊兴趣旅游等。事务引致型指的是人们由于工作、学习、生活等其他原因承担的事务而引致的旅游,如公务、商务、会议、修学、家庭和个人事务等。相应地,事务引致型旅游可以细分为公务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修学旅游、家庭及个人事务旅游等。综合引致型是指兴趣驱动与事务引致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旅游类型。需要明确的是,公务、商务、会议、修学、家庭和个人事务并不一定引致旅游,如果在这段事务过程中,没有闲暇时间进行体验,即使离开惯常环境且位移为零,也只能算作是旅行。此外,根据旅游对象的类型,可以分为生态旅游、海洋旅游、城市旅游、乡村旅游、未来旅游(虚拟、科幻、外太空等)等;根据组织方式,可以分为散客旅游和团体包价旅游,散客如果有限地借助旅行社,又可以细分为半包价和小包价等。事实上,对旅游的分类存在非常多的可能性,但兴趣驱动型、事务引致型以及综合引致型是最基本的划分方法,因为其直接贯彻和呼应旅游是人的行为或活动这一关键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徐菊凤认为,一些为了事务性需要而外出旅行的人,即使他们发生了伴随性或继发性旅游行为,也只能称他们为“准旅游者”[6]。这与本文的事务引致型旅游的观点是相悖的,笔者认为这是由于作者从宽口径统计法走向了它的反面,忽视了事务引致型旅游这一愈加壮大的基本类型,将名正言顺的旅游者变成了“准旅游者”,显然是不妥的。

截至目前,旅游概念内容泛化模糊对旅游统计所产生的影响仍在继续,有关于旅游的统计数据难以让人信服。许多人反对狭义旅游定义和概念性定义,主要是担心有可能带来旅游业范围缩小、统计数字减少或学科覆盖面过窄的不利结果。对此,笔者赞同徐菊凤的观点,“一个产业的地位,如果仅仅靠一部分多算出来的统计数字赢得,是不现实的”[6]。但是,本文关于旅游的概念,能够帮助旅游统计马上精确吗?答案是否定的,并不是说,学术性概念晓畅界定,统计实践难题就能迎刃而解。能举出很多简单的例子,如GDP、GNP等的统计也不是全无差漏。当前收集的数据中,唯有车船机票、门票、酒店房卡等较为精确,但车船机票使用者中,有一定份额的旅行者,酒店房卡也会有一部分是旅行者和本地的棋牌休闲人群使用的;一些旅游城市景区销售的门票,也会是开展陪同等人际交往活动的人购买的。尽管这样,不论旅游学界还是统计部门都不应该知难而退,统计不单依赖概念,同时也需要多方现实度量条件的协同。卫星账户法、(事后)离境法虽然不十分有效,但也是值得推崇的新条件下的探索。当前,受益于科技发展的外溢效应,旅游统计问题的解决迎来了曙光。笔者认为,闲暇时间的体验更多的是人们主观的感受,需要“自我申报”,即通俗明白地告知申报者何为旅游,然后由其对自身某一段时间进行判断,进而获得精确数据。这种精确数据的获得,有望借助方兴未艾的大数据手段变成现实。

5旅游学科框架的新构建

5.1当前的困境

谢彦君是旅游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卓有成绩的代表性学者,长期致力于寻找旅游学科的内核。他指出,“我们的教材30年没有多少本质性的变化,深度上可怜到只剩下一些生活常识,体系上只能是让旅游人才的被培养者甚至培养者都产生一种‘找不到家的感觉”[4]。谢彦君认为,当前的六要素论(食、住、行、游、购、娱)和三要素论(主体、客体和媒体)仍是简单和表面层次的,其根源是功利性,提出旅游学要以旅游活动(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所展示的矛盾为研究对象,并提倡用旅游体验这个理论范畴来统领旅游学的各个分支学科[4]。王健归纳了旅游学科的三个尴尬处境:没有独立的地位,总是从属于或被划入某一门传统学科;尚未形成一套独立的理论学说和理论体系,而更多的是利用或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旅游问题;以学科为存在基础建立的本科院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上越发困难,认为旅游学科要成为真正科学意义上的一门学科,必须构成从某些共同规律和原则出发,相互之间有着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论框架[16]。同样地,他讨论了如何以理性思维构建旅游学科问题。谢彦君和李拉扬认为,多学科研究是旅游学这门新兴学科不可或缺、不能跨越的必经阶段,而跨学科则是之后整合学科的一个特殊发展阶段;同时指出,通过探寻类似于“旅游体验”这样的逻辑起点,旅游的跨学科融合以及随后的独立旅游学科的建立是有可能的[17]。宋子千对谢、李的观点进行了商榷,认为多学科介入是旅游学科不成熟的体现而非旅游现象复杂性的结果,制约旅游学科成长的主要因素是多学科的表层切入而非多学科介入本身[18]。

笔者在学习和工作中,对旅游学科的困境有零散但切身的体会。较多教材在体例上流于形式,理论部分多来自其他学科,成为“戴帽嫁接”,与相关学科课程如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等内容上不同程度的重叠;部分专业课内容有如产业流程介绍,类似于员工实操工作手册的注释性读物,个别章节好比对另一门课程的“提前尝鲜”,既给老师的备课授课带来不便,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专业自信和学习积极性。当前,旅游界对学科逻辑起点和理论框架的探索仍在继续,部分学者数年如一日的辛勤劳动让人们的认识持续深化。阅读这些成果,其中闪烁的智慧光芒成为笔者写作的重要思想依据,其字里行间折射出的那份对旅游学科深沉的爱与悲喜,更是让人感同身受。同既有的一些研究成果一样,笔者理直气壮地认为旅游学科拥有自立的内核和确凿的逻辑起点,相关传统显学并不能大包大揽,而应该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由于旅游概念界定的角度差异,本文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旧概念下的“旅游体验”对旅游学各分支学科的统御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的地步。

5.2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的确立是学科成立的前提。根据本文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个体或群体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切换复原中闲暇时间的体验,这既是旅游学的内核,也是其发展所属自足性分支学科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与各相关学科进行平等对话,发展所属交叉性分支学科的基础。在旅游学的研究内容上,应该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个体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的形成、消长转换、相互切换与投射规律。主要从微观角度考察和明确个体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的具体内涵、边界,消长转换、相互切换与投射的动力机制、形式、发生过程及结果等的规律性。了解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家庭结构、职业、生命周期阶段、人格特质、生活形态、宗教信仰等的个性和共性规律。该部分内容涉及的现有旅游名词有旅游者、旅游需求、旅游偏好、旅游动机、旅游决策等。个体是构成群体的基础和单元,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帮助理解和透视群体的特征和规律。

第二,群体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的形成、消长转换、相互切换与投射规律。主要从宏观角度考察群体的惯常环境和非惯常环境的形成、消长转换、相互切换与投射的动力机制、形式、发生过程及结果等的规律性。由于个体的集合并不是单纯的“1+1=2”的倍数效果,该部分要明确个体汇集成群体的分层分类特征和交互影响规律,要了解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家庭结构、职业、生命周期阶段、人格特质、生活形态、宗教信仰等群体的个性和共性及交互影响规律。该部分的内容是旅游市场细分和产业运行的基础,涉及的现有旅游名词有旅游市场、旅游流、旅游容量、旅游承载力等。

第三,个体或群体非惯常环境闲暇时间体验的道具和服务支撑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和效应的规律。主要考察个体或群体非惯常环境闲暇时间体验的道具和服务支撑系统的形成、运转、协同等机理;个体或群体非惯常环境闲暇时间体验的节奏、模式和形态以及该种体验对其自身和环境的效应,既是产业的内容,也属于公共管理的范围。包括微观的旅游企业管理、宏观的旅游产业管理以及旅游形态和旅游效应管理。在效应上,又分为外部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文化效应和环境效应以及内部的个体或群体自身效应。当前的研究对旅游企业管理、旅游产业管理以及外部四效应的关注较多,对个体及群体不同旅游形态下的自身效应如体验质量、生活生命质量、主观幸福感等关注较少。

从旅游学的研究内容上看,有明显的理论线索来生发出旅游学自身的概念系统。如旅游者可以界定为:实施旅游行为或开展旅游活动的人;旅游资源可以界定为:具有建构旅游者非惯常环境能力或潜力的一切自然和社会要素。笔者不赞成王玉海将产业系统分为核心系统和旅游供给两个部分[1],建议将旅游供给改换为道具和服务支撑系统,供给只能准确地描述商品的特征,是单向的、顾客参与少的,对服务和体验的表现能力和准确性都大受限制。另外,如果使用旅游供给一词,仍是在旅游学科能生发自身概念系统的背景下对其他学科名词的借用。

5.3旅游学科体系的构成与外向关系

从目前来看,关于旅游学科体系的构成,谢彦君的探索能给人以较大的启发。他将旅游学科体系分为包含内容有所不同但互相关联的4大模块。第一是旅游学所属的自足性分支学科,包括生态旅游学等;第二是针对旅游者活动所展开的交叉学科,如旅游心理学等;第三是集中研究旅游产业活动,如旅游企业管理学等;第四是研究宽泛意义上的旅游供求关系,如旅游地理学等[4]。笔者赞同其所倡导的“旅游学这样一门基础理论学科,与它统御的自足性分支学科以及相关交叉性分支学科一起,构成了研究旅游活动的综合学科体系”,只是对其个别类目以及类目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商榷性意见。具体如图1所示。

在图1中,板块1表示的是一些传统的、成熟的相关学科,板块2表示的是旅游学及其自足性分支学科,板块3表示的是旅游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性学科。双向箭头表示交互影响,实线箭头表示的是直接关联影响,虚线箭头表示的是间接次级影响。笔者认为,旅游学与相关成熟学科的关系是平等的,只是其时间次序落后且要假以时日才能成熟,旅游学不从属于任何相关学科但能兼蓄并收其精华,两者互有间接次级影响。旅游学和相关学科对交叉学科(旅游XX学)有直接关联影响,旅游XX学对旅游学和相关学科有间接次级影响。在板块2中,因为旅游学自身尚未充分形成确立,所以自足性分支学科(XX旅游学)大多也未得到广泛认可(或大多没有出现),更多的是以某门课程的形式存在,如生态旅游学、文化旅游学、海洋旅游学、城市旅游学、乡村旅游学、节事旅游学等。可以认为,随着旅游学自身的发育壮大,势必出现类似于经济地理、人文地理与地理学的那种自足性分支关系,至于最终的具体类目,尚不能有效预测,需要一个演化博弈的过程。相比于板块2中自足性分支学科的孕育状态,板块3里的交叉性分支学科已然有部分基本成型。但美中不足的是,同自足性分支学科一样,因为旅游学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各成熟学科的对接互动有些不畅,各交叉分支学科更多地引入了其他优势“母体”的基因。比如当前的旅游社会学,更多地倚重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板块3的交叉性分支学科,就目前而言,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细类:旅游者、旅游产业和旅游公共研究。其中,关于旅游者的学科有:旅游心理学、旅游人类学、旅游伦理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等;关于旅游产业的学科有:旅游资源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企业管理学(包括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等)、旅游服务学(包括客源国或客源地知识、礼仪、导游讲解、酒店服务、景区服务、体验服务、节事与会展服务等)、旅游经济学、旅游传播学等;关于旅游公共研究的学科有:旅游研究方法、旅游历史学、旅游生态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公共管理学等。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科罗列方面,本框架仍然是不全面的。此外,在某些学科领域,还存在继续细分或聚合再分的可能和必要,且随着各学科的发展,这种需求会更凸显。该模型的作用是为了更直观地将旅游学科体系框架展现给读者。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旅游学自身仍是新兴的交叉学科。但如果重新审视旅游的概念以及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发现,旅游学着眼的是人(群体)与个性和共性环境的终极关系——人的诗意栖居,这种关系交互相生,个性和共性互为基础。同时,旅游是人(旅游者)的活动,是受人较高级需要的支配所产生的,涉及表层的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以及深层的人生体验、内省参悟乃至自我塑造等多个人的生存方面,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集成性。在可以想见的未来,一些市场主体极有可能通过了解消费者的旅游经历来进行市场决策,如一个有过国外深度旅游经历的人,更有可能将家居装修风格进行偏向。因此,笔者大胆预测,旅游学在未来将会发展成为一门集成性学科。但平心而论,旅游学成为一门集成性学科既是趋势,也是愿景,还需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发育成长。

5.4旅游学科体系发展的促进

在基本构建旅游学科体系新框架之后,笔者认为,要改变目前旅游学科的阻滞状况,需要更加重视旅游理论研究,“根深才能叶茂”。当前中国旅游理论薄弱,关于学科的研究对象莫衷一是,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发展的历史短,仅有30多年。二是研究人员学科背景多样,自觉不自觉地借用原先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三是新一代生力军钟情并熟练掌握了计量和案例等分析方法,有明显的“应用导向”和“热点导向”色彩。四是基础性理论研究相对弱势,研究周期长,效益差,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更难坚守。重视旅游理论研究,需要多方面的举措:首先,调整资源的分配。创新评价体制,在基地设置、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经费资助、权威期刊版面等,都应对旅游理论研究给予充分的关注,让有志、有力从事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人员无“临渊羡鱼”的心态和其他后顾之忧。第二,构建合理的学术方阵和梯队。完善顶层设计,对各学术力量进行统筹。帮助其凝炼特色,明确方向,集思广益商定研究大纲后,构建课题库,实行指定和自选相结合,保证研究的锐度和连续性。第三,实施“两头掘进”。一方面,坚持自立自强,努力促进旅游学科内核的自我发育;另一方面,坚持开放对话,搭建学科对接互动平台,做相向运动。第四,加强研究的跨文化比较。旅游活动遍及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亚文化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语系对旅游理论的阐述与归纳存在差别,需要加强研究的跨文化比较,通过碰撞激闪出新的理论火花。最后,展开趋微趋著的研究触觉。旅游理论形成,需要“盲人摸象”的发散和聚合过程。以盲者般的毅力俯下身来,细致弄清“象腿、象鼻子、象身子”等各分部的细微特征,再进行宏观聚合,在大尺度、大范围的比对下出创新成果。

6结论与局限

6.1研究结论

笔者赞同“旅游是人(旅游者)的活动”的观点。通过比较、借鉴和思考,笔者将旅游的概念界定为:人们在一段离开惯常环境但位移为零的生存状态里,利用闲暇时间开展的体验活动。旅游属于休闲范畴,休闲统属旅游。旅行是旅游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的切换复原是旅游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根据旅游的发生类型,可以将其分为兴趣驱动型、事务引致型和综合引致型三种基本类型。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或群体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切换复原中闲暇时间的体验,或者说,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新概念意义下的“旅游体验”,这与原来的旅游体验有着不同的本质规定性。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既是旅游学的内核,也是其发展所属自足性分支学科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与各相关传统学科进行平等对话,发展所属交叉性分支学科的基础。旅游学的自足性分支学科,大多尚未出现,或尚未得到广泛认可,更多的是以某门课程的形式存在,未来经过演化博弈将会最终确立类目。旅游学的交叉性分支学科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细类:旅游者、旅游产业和旅游公共研究。其中,关于旅游者的学科有:旅游心理学、旅游人类学、旅游伦理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等;关于旅游产业的学科有:旅游资源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企业管理学(包括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等)、旅游服务学(包括客源国或客源地知识、礼仪、导游讲解、酒店服务、景区服务、体验服务、节事与会展服务等)、旅游经济学、旅游传播学等;关于旅游公共研究的学科有:旅游研究方法、旅游历史学、旅游生态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公共管理学等。此外,其还存在继续细分或聚合再分的可能和必要。笔者认为,旅游学有望在将来改变新兴交叉性学科的形象,发展成为一门集成性学科,这既是愿景,也是趋势。

6.2研究局限

本文在进行旅游的概念界定时,对其中的关键子概念(惯常环境和非惯常环境)仅仅给予了浅表性的阐述,深度和系统性都还缺乏,这给研究结论的完备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有赖于后续研究的掘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旅游概念界定和旅游学科框架构建工作体量大且艰巨繁重,笔者小文呈一己之见,难免挂一漏万,错讹连连,权作抛砖引玉,恳请方家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Wang Yuhai. A new exploration of the concept of“tourism”: Discussion with Professor Xie Yanjun and Zhang Lingyun[J]. Tourism Tribune,2010, 25(12):12-17.[王玉海.“旅游”概念新探——兼与谢彦君、张凌云两位教授商榷[J].旅游学刊,2010,25(12):12-17.]

[2]Zhang Lingyun. Review on the definitions and concept of tourism currently popular in the world[J].Tourism Tribune, 2008, 23(1):86-91.[张凌云.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和概念综述——兼对旅游本质的再认识[J].旅游学刊,2008,23(1):86-91.]

[3]Zhang Lingyun.Unusual environment: The core concept of tourism research: A new framework for tourism research[J]. Tourism Tribune,2009,24(7):12-17.[张凌云.非惯常环境:旅游核心概念的再研究——建构旅游学研究框架的一种尝试[J].旅游学刊,2009,24(7):12-17.]

[4]Xie Yanjun.Tourism Studies(the 3rdEdition) [M].Beijing: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 2011:2-29;51-75;89;48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2-29;51-75; 89;481.]

[5]Cao Shitu. A further study on the concept of tourism: A discussion with professor Wang Yuhai,etc[J].Human Geography, 2013,(1):116-120.[曹诗图.对“旅游”概念的进一步探讨——兼与王玉海教授等商榷[J].人文地理,2013,(1):116-120.]

[6]Xu Jufeng. On the consensus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tourism discipline[J].Tourism Tribune, 2011, 26(10):21-30.[徐菊凤.关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J].旅游学刊, 2011, 26(10): 21-30.]

[7]Wang Xin,Zou Tongqian. On the significance of experience under unusual environment[J].Tourism Tribune, 2011, 26(7):19-23.[王欣,邹统钎.非惯常环境下体验的意义[J].旅游学刊, 2011, 26(7):19-23.]

[8]Wu Xiaotian.Discussions about“the AIEST definition of tourism”:Based on the logic[J].Tourism Tribune, 2013, 28(7):82-89.[吴小天.关于“艾斯特”定义的几点探讨——基于逻辑学视角[J].旅游学刊, 2013, 28(7):82-89.]

[9]Wang Zhonghua.Language predicament on the definitions of“tourism”and its breaking-through[J].Tourism Forum, 2014,7(2): 16-20, 25.[王中华.“旅游”定义研究的语言困境及其突破思路[J].旅游论坛, 2014, 7(2):16-20, 25.]

[10]Ning Zequn.Tourism is a tool of economic growth or a life style[J].Journal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14,12(1):92-103.[宁泽群.旅游:是经济增长工具还是生活方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12(1):92-103.]

[11]Xie Yanjun. On the essence of tourism and its way of cognition: View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cipline itself[J].Tourism Tribune,2010,25(1):26-31.[谢彦君.旅游本质的认识及其认识方法——从学科自觉的角度看[J].旅游学刊,2010,25(1):26-31.]

[12]Nicolau J L, Sellers R. The quality of quality awards: Diminishing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in a hotel chain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0,63(8):832-839.

[13]Li Tianyuan. Tourism(the 3rdEdition) [M].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11:68-70.[李天元.旅游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8-70.]

[14]Pine J, Gilmore J. The Experience Economy(the Updated Edition) [M]. Bi Chongyi, trars. 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 2012: 1-40. [派恩,吉尔摩.体验经济(更新版)[M].毕崇毅,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1-40.]

[15]Leiper N. Tourist attraction system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0,17(3):367-384.

[16]Wang Jian. On the basic attributes of tourism and its impact on social relations and tourism legislature [J].Tourism Tribune, 2009, 24(3): 18-22.[王健.旅游的基本属性及其对旅游社会关系和旅游立法的影响[J].旅游学刊, 2009, 24(3):18-22.]

[17]Xie Yanjun, Li Layang.The logic undergoing the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related to tourism discipline[J]. Tourism Tribune, 2013, 28(1):21-29.[谢彦君,李拉扬.旅游学的逻辑:在有关旅游学科问题的纷纭争论背后[J].旅游学刊, 2013, 28(1):21-29.]

[18]Song Ziqian. Tourism as a scientific discipline:Evolving from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J].Tourism Tribune, 2014, 29(3):22-30.[宋子千.以多学科研究的充分发展促进旅游学科成长[J].旅游学刊, 2014, 29(3):22-30.]

Study on the Concept of Tourism and the Framework of Tourism Discipline: A New Perspective

CHEN Haibo(Business Department,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413000, China)

Abstract: Tourism is at the root of the discipline of tourism as well as its starting point. But a common definition of the term has yet to be reached and has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discipline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ends to define tourism from a new perspective and try to build a new structure for the discipline.

I agree with the opinion that“tourism is an activity of mankind (tourists)”. Through comparing,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I define tourism as an experience or activity where people leave their usual environment but with zero displacement in their leisure time. Tourism is thought to fall under the category of entertainment, and the latter includes the former. Travel is the sufficient but not necessary condition of tourism, while the switch and reposition between the usual environment and the unusual one is the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condition of tourism. The cause of tourism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basic types, which are interest-driven, business-driven and combination-driven.

What tourism studies is the experience which occurs during the spare time the individual or group has to move from the usual environment to the unusual one. In other words, what tourism studies looks at is the“tourism experience,”which is different from a traditional experience in nature. What tourism studies is not only the core of tourism, but also the basis to develop its self-sufficient branch courses which belong to its own class. Whats more, it is the basis for tourism to have an equal status to converse with related traditional disciplines and develop crossed branch disciplines. Most of tourisms self-sufficient branch disciplines, which have not come into being yet, or are not widely recognized, exist as courses in most cases, and its category will have eventually been determined after transformation and gaming in the future. Tourisms cross branch disciplines could generally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subdivisions, which are tourists,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public study of traveling. The disciplines related to tourist activity include tourism psychology,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tourism ethics, tourism culture, tourism geography, tourism sociology and so on. Disciplines about the tourism industry include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m marketing, tourism enterprise management(including scenic spot management, tourism agency management, hotel management and so on), tourism service(including knowledge and etiquette of source countries or places, tourism discourse, hotel service, scenic spot service, experience service, event and exhibition service, etc), tourism economics, tourism communication, etc. Disciplines related to the public study of traveling contain study methods of tourism, tourism history, tourism ecology, tourism culture, tourism sociology, tourism public management and so on. Apart from these classifications, there is still a possibility and need to further classify or combine and then classify this discipline. I believe that there is a possibility that tourism will change the image of these newly-appeared crossed disciplines and develop into a combined discipline. This is not only a wish, but also a trend.

Keywords: tourism; concept; discipline; framework; new perspective

猜你喜欢

新视角框架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框架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幾樣概念店
马云的新视角
WTO框架下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新视角
新视角
新版面 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