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远方旅行的书店

2016-11-19一路开花

课外语文·中 2016年4期
关键词:穷学生书者爱书人

一路开花

兴许是职业的缘故,我对一个城市的印象,首先是从书店开始的。

不管什么天气,书店总是最好的去处。累了,倦了,都可以去书店里坐一坐,翻一翻色彩鲜亮的画册,或者读一首让人心醉的小诗,尤其惬意。有些书店,为了让爱书者更舒服一些,还专门布置出优雅的读书区。

学生时代,我就特别喜欢读书,但无奈囊中窘迫,只好去书店里蹭着看。老板是个极为儒雅的中年男人,坐在收银台里,脸上始终泛着微笑。他经常见我去翻文学类的书,便总是建议我去读一读某某某的作品,结果一读,便爱不释手,经常蹲在书店里忘了时间。

虽然自己过得并不景气,却也攒了一些零花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书。老板的一句话,彻底让我对书店产生了不可割舍的情感。他说:“放着吧,没事儿,这些书你都看过了,买回去,也很少会重读。你要想看书,随时都可以来。”之后,我反而很少去了,因为总觉得不好意思。

那些年去这家书店蹭书看的穷学生,不是一个两个。老板能有这样的胸怀,我觉得,跟书本身有关。

这几年,很多书店由于入不敷出,陆续关闭,确实让人叹惋。我们无权责备时代的大潮,也不能说是网络书店冲击的结果。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属必然。

很多读者跑来问我,在电子书横行的今天,我的创作,有没有受到影响?而我,有没有把阅读方式变一变?其实,很多东西一旦发明出来,是很难再被取代的。在我看来,书也一样。握着手机看书和捧着书本读书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当然,在电子书城里看评论去下载一本书,和在书店的书海里翻到一本书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书店里的书,开放程度是毫无保留的。你可以不听任何人的意见,去寻找一本你真正喜欢的书;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审美,去翻一翻其中的段落;你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一看精美的装帧,甚至可以凑上去闻一闻,书页间那一股泛着岁月温润的暗香。

穷学生依旧还有,但能给予他们知识能量的地方,却正在慢慢转变成虚无。手机里的电子书,永远不可能让我们感受到爱书人与读书人之间的温暖情怀。

我相信,那些在今天逐渐消失的书店,不过是去完成一次短暂的远行。也许明天,它们就会回来,以更优雅的胸怀,浸入每一座城市的血脉。

(选自《渤海早报》2014年6月13日)

猜你喜欢

穷学生书者爱书人
待书之道
《两半斋随笔》
筑书巢
试问爱书谁似我
人生的试金石
立即行动
筑书巢
书者自乐
人生的试金石
书品与书者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