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

2016-11-19刘滨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育教师

刘滨

【摘 要】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它如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绊脚石,往往成为教学活动的严重障碍,但地理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应当因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学生认知能力、学校所在环境和学校的办学条件等而各有选择。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已不能适应新的课堂教学需要。根据初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在地理课堂教学和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国务院在《国家“十二五”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教育要不断深化改革,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在地理教学中树立教学创新意识,探索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开创地理教学新局面。实现地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同步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在地理教学实施开放式学习

教学活动中要力求把静态的内容变为可探究性的内容,对于那些有争议的问题,不必刻意追求标准答案,而是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谈谈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在地理教学中,我们除了给学生多创设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外,还根据教学内容,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设法鼓励学生从思想上解放自己,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要随波逐流,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海陆的变迁”时,有位学生说:“若干年前有一条大鱼死后沉入海底,最后变成了化石,突然有一天,我们在非洲大陆沿海的地层中发现了化石的一半,而另一半在哪里呢?”于是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在南美洲,有的说在北美洲,有的还说在非洲,还有的说可能已经不存在了。我说:“你又有了一个伟大的假说,让我们共同寻找那剩下的另一半吧!”虽然同学们的问题和答案不是很成熟,但这毕竟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是他们努力思考的结晶,我们不要轻易掐灭这刚刚燃起的火花。

二、融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

情感共振原则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对人的认识、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学生个体认知素质中的道德感、责任感、理智感、美感等积极情感对提高地理学习效果极为有利,情达则理通,凡是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地理事物往往能较长地保留在他们的头脑中。地理课文中蕴藏的国情极其丰富,这些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情感性教学行为作用下,都会深深地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喜悦、赞美和崇敬的感情,从而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创设良好氛围,教管结合,多表扬鼓励,少惩罚打击,采取多种子方式创设浓郁的趣味情景、民主情景、激励情景、主动学习情景、探研情景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主动学习的行为,感受民主、和谐氛围、教师期望、同伴的鼓励,体验成功的欢乐。

三、创设新颖的情境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的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书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也代表着实质的进步。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有:地理新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国内外地理新闻;地理趣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地理趣闻,如世界之最等;头脑冲浪引入法,教师提出地理兴趣题激发学生讨论: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一题多练引入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错误编制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目标激励引入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目标.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题:表扬批评引入法.对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地理(电脑)游戏引入法,利用道具或软件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

四、做好课堂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备课。备课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必须认真、扎实地备课和编写地理教案。近几年来,初中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新大纲和新教材,从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功能、体系结构等方面,都做了大的改革。教师教学时,进一步选择组织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安排好教学的全过程。

其次是编好教学提纲。教学提纲是课堂教学活动具体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写教学提纲时,要掌握教材结构,分清教材主次,注意内在联系,使之合乎地理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地理教学法的基本要求。通过钻研,教师要从教材内容中找出其主体部分和核心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还应分析找出重点、难点和关键这“三点”的关系。要善于突出重点、排解难点、抓住关键,带动一般,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再次是设计教学方法,准备直观教具。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备课时教师要估计到上课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发挥好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使教学活而不乱、有声有色、紧张有序地进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必须考虑直观教具的选用和设计、制作。教具何时用、如何用,做到心中有数。

五、分层次施教,分层次提高

主要做法就是“抓两头,促中间”,坚持培优补差的原则,既抓尖子生,又顾及全。洋思人的信念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课程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展”。对学习能力确实较弱的,一方面不强求们跟上大队伍,同时也不能放弃,根据“最近展区”原理,分别给他们划定几个最适合的知识点,要求其掌握、过关,由于选定的内容接近其能力水平,学生就容易获取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力,促使其努力求知以提高成绩。

总之,实行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大势所趋。虽然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行创新教育还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相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学校和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一定会把创新教育全面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 刘馨.中学地理优质课课堂师生言语行为互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 吕莹.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智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