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寺建筑装饰艺术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尝试
2016-11-19孙建军
孙建军
【摘 要】拉卜楞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是安多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丰富的艺术资源和丰厚的宗教文化是民族地区教育的宝库。艺术教育从幼儿抓起,培养他们浓厚的艺术兴趣。
【关键词】拉卜楞寺;建筑艺术;教育;尝试
坐落于甘肃省夏河县城的拉卜楞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寺院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创建于1710年,经历世嘉木样修建,现已成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拉卜楞寺占地1234亩,建筑面积82.3万平方米,拥有经堂6座,佛殿84座,藏式楼31座,佛宫30院,经轮房500余间,僧舍10,000余间。寺院汇集了藏、汉、蒙各族人民的智慧,以精湛的建筑艺术和辉煌的宗教文化而著称。
一、拉卜楞寺的艺术特点
(1)拉卜楞寺的建筑艺术.拉卜楞寺院的建筑粗犷大方,古朴典雅,稳坚耐用。大型佛殿顶部,均有铜质鎏金法轮、阴阳兽、宝瓶、胜幢、雄狮等。部分殿堂的屋顶有鎏铜瓦和绿色琉璃瓦。整个建筑庄严巍峨、宏伟壮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具有藏民族独特风格。
(2)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有。一是形象生动。拉卜楞寺内的各类造像非常生动优美,绘画作品栩栩如生,如佛像的制作,显得生动形象、宏伟壮观,而且造型比例匀称,突出了体现了建筑装饰艺术的形象生动特点。二是民族特色浓郁。拉卜楞寺建筑装饰艺术中充分地运用了民族元素,如各学院和佛殿屋顶的祥麟法轮、宝瓶,屋檐四角的金翅鸟与摩羯头,墙面的十项自在图及边玛墙、门窗、建筑的设色方式等。从这些民族元素的运用中,充分地体现了拉卜楞寺建筑装饰艺术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特点。三是题材丰富多彩。拉卜楞寺建筑装饰艺术的题材丰富多彩,运用了各种质地、不同内容以及形状各异的雕塑、绘画、工艺珍品等。
(3)拉卜楞寺的绘画包括壁画和唐卡画,壁画内容包括佛本生、佛像、佛经故事、佛像、历史人物、医学图解等,色泽鲜艳,充满生活气息。唐卡画即卷轴画,绘在布幄上,十分精致。
(4)拉卜楞寺的堆绣艺术亦堪称一绝,用各种色彩的绸缎剪成所需各种形状,如佛像、人物、鸟兽、山水、花草、虫鱼等,绣在布幔上,底部垫以羊毛等物,有着强烈的立体感。
(5)拉卜楞寺的造型艺术坛城、雕塑、酥油花等,都具有浓郁的宗教、民族特色。
二、幼儿思维发展特点
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或方式,幼儿的思维发展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方式: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1.直觉行动思维
0~2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主要利用直观的行动和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对客体的感知和动作,是幼儿早期出现的萌芽状态的思维。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幼儿思维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的标志:一是幼儿有时不用明显的外部尝试动作就能解决问题;二是产生了延迟性模仿能力。所谓延迟性模仿是指模仿的对象或动作在眼前消失一段时间后对行为或动作的模仿。
2.具体形象思维
2至6、7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间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摆脱了对动作同步性的依赖,但仍受到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动作的影响。皮亚杰将这一阶段幼儿的思维称为前运算阶段。皮亚杰又进一步将这一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前概念阶段和直观阶段。前概念阶段幼儿思维的特点表现为幼儿普遍存在的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幼儿的泛灵论是指幼儿将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色彩。
三、充分利用拉卜楞寺宗教建筑艺术,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
1.逐步培养幼儿审美情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应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美的欣赏力。审美感悟教育是引导幼儿感知、理解美的事物,发掘和培养幼儿审美创造潜力的教育,具体应做到:①让孩子接触拉卜楞寺的建筑、雕塑、装饰、绘画和堆绣艺术,观摩形态各异的建筑风格、佛像、酥油花和绘画,引导幼儿感知色彩、位置、空间大小、运动方向等,逐渐形成对生命运动模式的感悟能力;②引导孩子感知形形色色、与众不同、别开生面的艺术形象,为幼儿步入艺术殿堂铺好第一块砖;③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孩子直觉感悟和把握寺院建筑、雕塑、绘画中美的事物的本质,提高发现美的能力;④多欣赏与幼儿生活经验贴近的艺术作品,促进幼儿再造想象的发展;⑤创设自由宽松的创造氛围,引导幼儿自由创造,让每个幼儿自信心得到增强。审美感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呈多样性、丰富性,为幼儿审美心理构建提供丰富的审美客体和探究刺激,促进幼儿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和充实。
2.循循善诱,引导幼儿用正确的多形式的观察方法
观察能力是思维、想象、理解、表达等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在组织幼儿参观寺院活动中,教师或有经验的僧侣有目的、有重点、有步骤利用讲解,着力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积极为幼儿创设有利环境,引导幼儿观察建筑物、雕塑、壁画等。著名哲学家默格尔认为,培养观察力的最好方法是教他们在万物中寻求事物的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同一事物应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去确定观察的目的.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根据幼儿思维发展规律,由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再到逻辑抽象思维,由大到小,由易到难、由粗到细、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比如手工制作,用泥巴捏建筑物,捏佛像,不求惟妙惟肖,只要捏的建筑物、佛像的大小、比例、结构符合作者年龄特征就行。画画只要画出主要的特征,布局、比例基本合理,给人看来,知道所画为何物便达到了教育目的。
总之,拉卜楞寺特有的民族宗教艺术能够呈现出非常丰富的美感,将这种民族宗教艺术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结合,能够培养幼儿审美情趣。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过多地以现有的素材为主,这些素材较为单一,仅仅只是局限于幼儿的生活范围,限制了幼儿认知的空间和思维的发展。要把拉卜楞寺丰富的宗教艺术与幼儿园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很好地将各种民族宗教艺术广泛地运用到幼儿园教学活动当中。
幼儿的世界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们自己学到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他们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们的世界.幼儿期是观察力开始发展的时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金钥匙”.所以我们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点燃他们的智慧火花。
参考文献:
[1]周宗奎编著.《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页.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省级规划课题:拉卜楞寺建筑装饰艺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与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5】GHB152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