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有效性达成的策略探讨

2016-11-19陈建忠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语文策略

陈建忠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日益受到教师的关注。本文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出发,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学校的教育模式也再跟着改变,对学生的教育不是对其知识的灌输,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良好的指导者,起到激励与鞭策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找出合适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统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教师的引导,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发掘学生的潜力,使得学生们在不断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的思想方面还不成熟,正处在发展阶段。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思想独立的个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了对教师指导的依赖。每当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思考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

3.更好的适应社会

学生自主学习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都有很大帮助,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人们一生中的大事,可以使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走的更远。学生自主学习的养成,为其在以后工作生活中更好的解决遇到的问题,从容应对遇到的各种挑战,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措施

1.多样化的课堂教学

教师要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例如,《安塞腰鼓》一课的学习,老师可以先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们感受腰鼓的磅礴气势,活跃一下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小组探讨的模式教学,这就要求学生对本篇文章提前预习,并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说出对文章的理解,最后由老师带领大家进行文章的分析。例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课的学习,教师可以讲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诗歌中词语的解释,然后对学生提出讨论问题,文中哪些描写是作者虚构的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通过问题的探讨进而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积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

课堂教学的多样化,主要是使学生们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是教师也不能一味追求活跃的课堂氛围,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切记教学内容肤浅,问题简单,学生的学习浮于表面的现象发生。

2.合理引导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教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探索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例如,在古文的学习过程中,某些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像古代官员的升迁与贬官,有较多的说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总结,并列表对比词语的意思。并复习以前学过的古文,找出课文中的例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通过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是分不开的。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思考,在思考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提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为防止学生的思维过于散漫,教师要围绕文章中心,对学生提出问题,合理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思考。例如,《最后一课》的教学,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小说中小弗郎士起到了什么作用?”“小说中韩麦尔先生的人物特点有哪些?”“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哪些?”……这些问题的提出,使得学生对文章更好的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层层展开,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并且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3.积极的教学评价

从中学生的心理角度分析,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比较重视,一句鼓励的话能激励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持久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积极表现的学生应给予肯定。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应多给予鼓励,增强其学习的信心,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并做到因材施教。激励式的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教师积极、正面的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得学生愉悦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4.运用情感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素质教学的开展,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要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学习中出现了“书呆子”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去看书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背影》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将本篇的朗诵播放给学生听,并讲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自然而然的联想到自己的父亲,感受文章中“父爱子,子疼父”的感情,深深体会父爱的伟大,此时学生能很快的融入到文章中的感情中,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学习。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中的学习,学生需要通过课下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这样语文的学习才会有良好效果。语文教师应依据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多给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为语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智取生辰纲》一课的学习,这篇文章出自长篇小说《水浒传》,《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描写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为了使学生对这篇文章更好的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讲几个小说中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小说,对小说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学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对学生充满耐心,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并给予帮助,对学生的引导就有了针对性,进而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自主学习的培养应注意的要点

无论用何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都应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根本,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兼顾教学中的重难点。

自主学习使得学生有了自由的学习空间,但是教师的合理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朝着正确的学习道路前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凡是学生能自主完成的任务,尽量让学生独立去完成,让学生体会完成任务的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总之,学生学习语文自主性的养成是慢慢培养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客观冷静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找出适合自己教学个性的教学方法,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娟.初中语文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5,(6):67-67.

[2]邱文丽.如何激发中学生对初中语文的自主学习[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5):52-52.

[3]李艺.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初探[J].未来英才,2015,(7):225-225.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初中语文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