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化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2016-11-19卢强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阅读课文课本概念

卢强

【摘 要】现行《科学》教材中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工农业生产相结合,而且增加了许多小实验。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增强他们的动脑动手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太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而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要求偏高,这样就势必影响到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呢?笔者认为应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加强实验教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能力培养

现行《科学》教材,条理清楚,叙述精练。特别是课本中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工农业生产相结合,而且增加了许多小实验。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增强他们的动脑动手的能力。新教材较原来的教材在基础部分稍有降低,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对新编教材这种成功的改革认识不太深刻,教学过程中不太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而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要求偏高,这样势必影响到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新编教材的研究,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几点尝试.

一、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使学生记住概念、灵活解决问题

笔者认为,课本中的概念是教材的精髓,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是帮助学生自觉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化学要领的有效办法。以往不少学生不重视读书,也不懂得怎样读书,在课堂上合着课本听老师讲课,只有到布置作业时才打开课本,他们不会作笔记,只能抄笔记,教师上课板书多少,就抄多少,于是造成“课堂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局面,为了引导学生重视教科书,我要求学生做到“两先两后”,即先预习课文后听课,先复习课文后做作业,鼓励他们认真读书,要求他们在预习中把看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并能把重点、关键的问题记下来,上课讲述有关化学概念时,要求学生看课文或请学生当堂朗读课文中的重要概念,井把重要的句段划线或加点。如讲到 “催化剂”时,要求学生在“在化学反应里”和“改变”“变化”下面加点。又如讲到“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中的“两种”和“氧”的下面加点。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易使学生忽视,让学生多读几遍,提出问题找出原因,再通过分析、讲解,直到理解掌握为止。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我经常结合习题内容要求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内容,特别是容易使学生混淆的概念,如“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 “溶解性和溶解度”等等。复习时要求学生能准确叙述概念,并举出实例,这样通过读课文理解概念。

我认为重视教科书的运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克服某些学生对教材学习不感兴趣的弊病。结合阅读课文,反复进行师生的双边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又可以节省讲课时间,增加课堂练习,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与培养,学生尝到了读书的甜头,他们深有感触地说:“原来老师讲的重点、概念都在书上。”这样既可培养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又能记清化学概念,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

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是一回事,具体运用化学概念又是一回事,而后者往往更为困难,也更为重要。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灵活地运用化学概念去解决一些有关的化学问题,就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我在教学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为对化学概念“倒背如流”,也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是一遇到较大的问题就束手无策,下面举一道选择题为例:

下组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共存的是( )

A、CuSO4和NaOH B、CaCO3和HCl

C、NaCl和K2CO2 D、NaOH和HCl

虽然学生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很熟,但无从下手。如果出题者不问“共存”,而是问不反应的是什么,那么情况就会发生很大变化,绝大多数的学生会准确回答出来。为了使学生正确运用要领就必需经常训练。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实验课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化学生动有趣的现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农村中学的实验条件比较差,学生对实验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学生对实验虽感好奇,但在实验中往往对实验现象不仔细、不全面。实验操作也不规范,做实验时简单应付了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详细观察,纠正不规范的操作,更重要的是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鼓励学生多做一些小实验,如果学生感到有困难,我们可以适当给予帮助和指导。尽量多让学生去观察、去动手、去思考,以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如讲质量守恒定律时,不但要做“白磷燃烧”的实验,还要做“氢氧化钠溶液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再做“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实验。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使学生更加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概念。

三、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家庭大都在田里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因此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化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庆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加强使用化学知识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在讲完《溶液》这一章时,举办《农药、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讲座。介绍一些常用的农药、激素的配制,使用浓度以及防治对象。在讲完《化学肥料》这一节时,我举办《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讲座,具体介绍各种公肥的使用以及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以碳酸氢铵的使用为例:在水田中使用,一般要在傍晚施于田中,且田中要保留一寸水位,这样即可防止氨气挥发,提高肥效,又可避免烧伤稻苗。在农地使用,则要求边施边覆土,覆土厚度要两寸以上。有条件时,可兑水施用,效果更佳。学生在听课座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断提出一些具体问题,我当场给予圆满解答。这样学生就能将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联系起业,并将知识应用到生产实际中。

学生能力培养是多方面的,我们要重视“双基”教学,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结合本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加强化学知识同现实生活、工农业生产的联系,让化学知识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这样有利于普遍提高学生素质,有得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猜你喜欢

阅读课文课本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人们在圣诞节乐善好施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高中英语阅读课文理解题的设计分析
自主阅读课文教学设计及其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