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童谣促进大班幼儿绘画表现力的研究

2016-11-19周鲲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表现力童谣绘画

周鲲

【摘 要】本文从大班幼儿绘画教学中引入童谣入手,对提升大班幼儿绘画表现力展开了研究,并对如何利用童谣,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以及绘画表现力的提升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童谣;绘画;表现力

小班幼儿注重对学生涂鸦能力的培养,而大班幼儿教学开始增加幼儿对形象理解的培养,教师是否能够应用引导的方式,促使幼儿将自己脑海中的形象表现出来,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灵感发挥程度。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导致幼儿表现出来作品单一、相似度高的现象。幼儿绘画教学具有独特的魅力,应用其提升学生绘画兴趣,是提升幼儿表现力的关键。童谣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能够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力,因此在幼儿绘画中融入童谣,利用童谣激发大班幼儿创作的兴趣,来提高其绘画表现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概念界定

将口头文学同音乐进行有效结合,就是童谣。其拥有多种表现手法及形式,如“绕口令”、“顺口溜”等通常都是应用了双关和谐音等方法进行展现的。我国流传至今的童谣是中华民族文化以及智慧的结晶,简单的形式和生动的形象,幼儿在学习中更容易理解,给予了幼儿成长极大的快乐。幼儿教学中应用童谣,可以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等。

与此同时,幼儿成长中对绘画同样具有极大的喜爱,利用幼儿这一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幼儿在积极主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提升手脑配合能力,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潜能和想象力,有意识的去观察事物。

绘画表现力,指的是幼儿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可以将周边的事物进行创造性表现,应用的途径可以是绘画也可以是手工制作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现阶段在积极进行幼儿培养的过程中,有效结合童谣和绘画,可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得到有效激发,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大班幼儿在学习中已经开始呈现出较强的表现欲望,这一阶段的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因此此时绘画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将绘画仅限于对事物的模仿,而是鼓励其大胆的进行创新,促使其在对色彩以及线条等进行有效应用的过程中,绘画表现力得以提升。

本文充分利用了童谣生动以及深刻的内涵,引导幼儿思维得到发散,促使其想象力得以自由展现,并通过绘画的形式大胆的表现出来。童谣和绘画是两种艺术形式的存在,然而二者互相贯通,在绘画教学中插入生动的语言,更能够提升学生绘画积极性,其趣味的内涵在使用中,可以将儿童带入一个更加生动的情境中,从而将想象力进行更加充分的发挥,是提升其表现力的重要途径。研究目标有:

(1)通过对童谣与绘画的关系探讨,提升幼儿积极参与美术表现的概率,促使幼儿能够提升创造表现能力。

(2)童谣的趣味性、情境性为幼儿绘画表现提供想象和创造。

三、实施与做法

(1)收集童谣,丰富幼儿的理解和想象。摇篮曲、字头歌以及谜语歌等都是我国重要的民谣表现形式,其丰富的内涵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成长需要,教师在利用童谣进行绘画教学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选择童谣内容,才能够更加有效的结合二者,提升幼儿绘画兴趣。首先,我将筛选童谣作品,从给幼儿的理解能力入手,运用健康和积极向上的内容,并将适当的图片以及视频等同童谣一起提供给幼儿,对其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并引导其说出自己所见所想,在交流中,其想象力将得到丰富。现阶段,针对大班幼儿教学的童谣有很多,如《排排坐》、《吹泡泡》和《月亮巴巴》等。

(2)利用童谣,激发幼儿“我要画”的欲望。大班幼儿已经积累的一定的绘画技能,因此在学习中更渴望应用自己的技能进行表达。只是需要教师的指引,来对柱体内哦让进行确定,在应用童谣展开教学中,可以利用童谣中生动的人物、故事来给予儿童较多的情感和欲望去进行表达,促使其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扩散。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读一边想,运用自己的语言对脑中的画面进行构思,这一过程中,可以为幼儿确定一个主题,引导其将想象力进行充分的发挥,逐渐的,幼儿养成了通过绘画表达自我的习惯。例如教学中可以利用童谣《牵牛花》引导其将通过想象,将牵牛花长长的藤在篱笆、房子以及山坡上的画面勾勒出来。由此可见,童谣对于激发幼儿创作欲望具有重要意义。

(3)理解童谣,学会合理布局。每一个童谣都拥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其魅力在于丰富的内涵是通过简单的话语来表达的。大班幼儿在接触童谣中,会在脑海中形成多种画面,如在听到《春雨》这一童谣过程中,幼儿脑海中会浮现小雨连连和种子发出绿芽的状态。还会想象出自己在农地力种南瓜,满手是泥巴的画面。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朗读之后,可以引导其展开绘画,将自己的想想充分发挥出来,构建《雨天》的景象,并对雨中的种子和自己的状态进行描绘。

(4)畅想童谣,绘画插上想象的翅膀。大班幼儿在成长中已经拥有一定的自我理解能力,而不同的幼儿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在利用童谣展开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应用,在面对同一主题的过程中,也会描绘促不同的场景。例如,童谣《排排坐》,当中,就描绘了“排排坐,吃果果 你一个,我一个,大家快乐笑呵呵!”的场景,简短的语言中,包含了较深的情境,教师在讲解童谣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提问,如谁在排排坐啊?等,幼儿将指出画面在某一个人物等,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回答问题,脑海中就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如大班幼儿在绘画中呈现出来的有的画宝宝和奶奶排排坐吃苹果,有的画哥哥和弟弟排排坐吃西瓜等。由此可见,童谣在大班幼儿绘画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丰富其想象力,这一过程中幼儿针对同一主题可以描绘出不同的作品。

(5)运用童谣,尝试绘出连环画。部分童谣包含多个场景,幼儿在学习中,很容易在脑海中形成多个画面,教师应利用这一机会,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勾画出连环画。如童谣《小兔吃了哈哈笑》中,包含了较强的画面感,小花狗、大萝卜、松鼠、小猫等,小猫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个画面的创造,一边唱童谣一边绘画,提升表现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设置情境,增加墙饰以及班级活动区等,为学生创造多种学习环境,如读卡片的区域等,促使幼儿随时随地对卡片进行阅读和欣赏,将不同的绘画材料应用于不同的专区,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进行。这一过程中,幼儿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展开绘画,并提升表现力。

四、效果与小结

将童谣融入到大班幼儿绘画教学中,在念童谣中产生丰富的想象,有助于幼儿丰富绘画内容;童谣欣赏中还可以对童谣进行深入理解,有助于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二者有效结合,可以把童谣带进课堂,活跃绘画教学。首先,绘画可以促使大班幼儿对童谣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产生浓厚的童谣学习热情;其次,有趣的童谣能够引导幼儿积极展开想象力;最后,二者有效结合,营造学习气氛,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出版)

[2]《童谣童画》(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3]《趣味儿歌简笔画创编技法及实例》(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编写)

猜你喜欢

表现力童谣绘画
童谣里的童年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快乐童谣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