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2016-11-19申金坤
申金坤
摘要: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角色转换带来的学习和人际关系的适应不良、情感困惑和危机、对网络的依赖、就业压力等,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远离心理困惑,形成健康人格。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问题 成因 对策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就目前的现状看,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原因大多是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调适和解决。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1.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述说衷肠。”这句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2.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一方面,不少大学生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了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
3.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大学不统一,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再次,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这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对策
1.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学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风,要通过学报、校刊、网络的宣传,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提倡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人间真情,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活泼的环境。同时,还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益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活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去发现自己多方面的价值,增进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展个性。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学生阶段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基本上是在此时形成。在面对新的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时,如果放松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上的不良思想将会乘虚而入。如果他们忽视学习和道德修养,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对于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当前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已成为现阶段的紧迫任务。从现实情况看来,高校扩招使大学生数量激增,而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工作人员本身配置有限,使心理咨询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由于心理咨询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要求咨询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来访者要以满腔的热情、诚恳的态度、循循善诱的方式、严守保密的原则,静心倾听他们诉说,启发、引导他们解除心理存在的问题。因此,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应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对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工作干部进行针对性培训,使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在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时,高校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教育者应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以良好的心态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学习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全面了解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4.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大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要引导大学生从正面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指导,主动正视现实、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有效控制自我,促使学生自知、自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要使学生认识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在遭遇挫折时,要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并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挫折承受力。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在真诚、友善、尊重的基础上主动沟通交际,增进彼此的信任感,消除误会。
5.动员家长积极参与大学生的心理卫生、心理保建工作。家长的言行举止、家庭生活的各种问题,都会给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家长也是和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人之一,一般来说,多年来对儿女的抚养和共同相处使他们对儿女的了解胜于其他人,他们是影响儿的行为最强有力的因素。因此,教育部门应积极动员学生家长通过各渠道,参加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工作,让他们在学心理健康维护工作中发挥应有的积极的作用。推行民主、平等、开放的家庭教育方式,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一方面,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摒弃家长制,注重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并联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力量。对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我们也应采用宽容的态度来接纳他们、帮助他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