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6-11-19潘智忠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物理情境实验

潘智忠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连,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激发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入门的金口匙,这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注意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培养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物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培养学习兴趣,是实施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转变师生关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人一直认为首先是学科的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在初中教育期间,学生可塑性非常强,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教师与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施教者和受教者,二者的关系构成了学校教育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传统师生的关系是一种主动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关系,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二者只能通过知识和技能等信息媒介进行沟通,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关系。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再把学生看做是消极的知识“容器”,而应该把学生看做是知识的积极构建者,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特征,让他们得以充分发挥。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所以先对老师兴趣是因,接下来对老师所教学科产生兴趣,这是果。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人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设计了一个游戏: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找一个同学做我在镜中的像,比划跟我一样的动作。又如:在探究轮轴的平衡条件时,设计了一个游戏,看谁力气大,手劲好。故意找了~个力气较大的男同学和一个女同学上讲台掰手腕,同学们哄堂大笑,认为这不用比了,女同学肯定输了。然后,我拿出一只啤酒瓶,再让这两位同学比试一下,男同学握住瓶的颈部分,女同学握住瓶的瓶身部分,各自用力向相反方向旋转,结果女同学赢了。这出乎同学们的意料,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教师创设的情境越是新颖,越是有强烈的对比度,学生的注意力就越容易被吸引,感觉就会越敏锐、强烈,越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探索的强烈愿望。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重视演示实验课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即使是“学困生”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我们教师最愿看到的结果。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的心理处于“胆大、心细”的情境中。遇到一般的问题、困难,要求他们彼此讨论,使他们真正在动手、动脑中获得成功,这可使他们的兴趣更加浓厚,学习信心不断增加,越学越想学。

四、把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注重学用结合,培养学习兴趣

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时,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砣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如学习“连通器”后,可看看家里的茶壶,卫生间的下水管道。学习了“空气的力量”后,到厨房看看挂在瓷砖上的皮碗,看看高压锅和普通锅的区别。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师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特别是厨房和卫生间,一打开门,满屋都是物理知识。只有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学好物理。总之,作为主导的教师,让学生觉得物理知识有用,这是培养学生对物理有持久兴趣的重要手段。

五、勤用赞赏,培养学习兴趣

成就感是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应不断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尝到成功的喜悦。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为了带动这些后进生,让他们能跟好学生一样大胆自信,在课堂上设计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如小制作、小实验,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好、中、差学生都有表演的机会,给予他们信心和勇气。当他们克服了自卑心理时,要用热情的态度加以赞许,用鼓励的话语给以肯定,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逐步在实践中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六、关注科技发展,培养学习兴趣

科技成果的应用离不开物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当代的科技发明,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神九”发射后,我收集了有关资料,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新闻发布,介绍一些设计过程中用到的物理知识:如太阳能电池、头部涂上特殊材料、发射架下部有水坑、火箭起飞时有雾等等。如:学习《核能》一节时,设计“要不要发展核电”这一争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讨论。核电站是全世界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焦点之一,对于利用核能和大力发展核能,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核电站并非安全、清洁、廉价的能源,也有人认为:核电站是安全、清洁、廉价的能源,让学生针对这两种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对核电不同的看法。通过激烈的争论,其意义远不止是让学生知道应不应该发展核电。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要调整好心态,掌握科学的方法,坚持下去,就会取得预想的效果。让我们共同在激发学习兴趣上多备些课,多为减负增效的做点能及之事吧。

猜你喜欢

物理情境实验
只因是物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做个怪怪长实验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