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训教学方法探析

2016-11-19彭珂张蕾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彭珂 张蕾

【摘 要】行动导向的实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指出实训教学的目标是能力本位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成为熟练的专业人员;实训教学的内容是技术知识,尤其是难以言传的默会知识;实训教学的方法要采用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法等以学为主的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对独立学院专业实训课程改革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行动导向;专业实训;教学方法

【Abstract】Action oriented practice teaching with students as the center,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goal of teaching and training is competency based teaching, aims to enable students to become skilled professionals;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 is technical knowledge, especially difficult to explain in words of tacit knowledge; teaching and training method used to project teaching, role playing method to learning method.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action 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practice teaching, and it has som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reform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urse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Key words】Action Oriented;Professional Training;Teaching Method

0 引言

我国研究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历史比较短暂,然而发展却很迅速。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引进源起于中德职业资格证书合作项目。该教学方法与学者长期以来呼吁“以实践为导向、重视职教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的观点一致。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培养综合能力为核心,使职业教育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台阶。该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个体综合能力即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个体行为能力使学生在从事实践活动时,能全面、系统地考虑问题,主动参与工作活动,明晰工作意义和未来的工作内容及计划;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工作认真负责;在个人专业领域应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未来需要。从这个方面来讲,将行动导向法运用于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中,显得非常有意义。

1行动导向教学法定义分析

行动导向一词源于德文“Handlungsorientierung”,德国职教专家 T.特拉姆(Tramm)在《综合经济形势中的学习、思维和行为—在商务职业培训中运用新的工艺》中对其作了界定:“行动导向——是一种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和负责任的行动”。行动导向教学法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它起源于西方改革教育学派的学习理论,认为人是主动、不断优化和自我负责的,能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馈。学习不是外部控制的行动,而是一种自我控制的过程。

可见行动导向教学法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理念,其目标是获得职业能力,更确切地说则是一种培养学习者将来具备自我判断能力和负责任行动的指导思想。它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学的结果是学生的学习,而不是教师的教导;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促进者与协调人。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建构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2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专业实训课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的职业能力。该教学法应用在实训课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2.1教学方法的选择随意性

在实际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时,方法的选择成为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工商管理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多是教师根据个人好恶或教研组统一实施。

这就造成了多数教学法的实施者根据个人理解和好恶选择子教学法和微教学法,或以校为单位实行整齐划一的教学法的局面。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教师的决定权具有随意性、主观性和独占性特点。在行动导向教学法系统中,子方法的选择不仅要根据教学客观条件、大多数学生的群体特征和能力水平,还有教师的能力水平和教学内容及教学阶段。在现有的研究发现,当前应用教学法的研究缺乏方法的系统化,教师在行动导向系统下选择方法子方法和微方法较为随意,对各子方法缺乏整体性的理解。

实训教学以生动形象的视觉和感觉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为了实现最好的实训效果,教学方法的选择尤为关键。教师需要根据专业特点、教学进度和内容、学生特征和教师特点,结合现有条件和子方法及微方法的特点,因时因地的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2.2缺乏对实训教学效果的多维评估

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容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在教学结束后教学效果的评估也容易出现“形而上学”的错误。教学效果评价包括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传统的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标准注重的是知识目标和为完成这一目标的教学内容,忽视能力目标和实现能力目标的教学方式方法,评价者中没有或很少有学习主体学生的参与,不能真正评价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往往只凭工作任务能否独立完成,无法考核学生是否获得综合职业能力。这种以考核素质目标为基准的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3教学成本难以充分支持行动教学实施

高成本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需要更高的成本支持,行动导向教学法虽然能够带来显著地教学效果的提高,但是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设备和实训场地及财力支持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改革基础。以最高发展区域的理论为支撑的行动导向教学要求实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工作项目,这种启发式教学需要给予学生大量的时间以便体会和理解;实训教学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异与传统实训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活动,实训教师为了能够选择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相匹配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往往需要有大量的资金购买机器设备、安置设备器材的仿真工厂或基地。然而,对于本身处于艰难发展阶段的中职学校,难以拨出足够的资金支持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由于资金难以满足教学法的应用造成实训教师在选择子教学法和微教学时受到限制和阻碍。

2.4没有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

在职业教育反对传统学科制教育模式时,传统教学模式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早已根深蒂固,教师和学生也更习惯普教的系统的、学科式的传统模式。在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时,教师以原教学大纲为蓝本,这导致教学方法和教学大纲相脱节,行动导向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生搬硬套,形似神不似的局面。中等职业教育在原有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其管理具有明显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顺序性。被管理者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学进度情况、课时分配情况等,都亦步亦趋的按照大纲、计划去执行,这与行动导向教学的生成性、综合性、开放性相矛盾。因此,在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如果没有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法的教学效果难以最大优化。

3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巨大进展,高职院校对于实训课程的重视程度也有很大提高。但是对于实训课程的内涵并没有真正了解,实训教学质量差强人意。实训教学仍然没有摆脱学科体系的束缚,行动导向的实训教学无疑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的一剂良方。

在对行动导向教学在实训教学中的研究过程中,笔者深切体会到了行动导向对实训课程教学的实用价值和科学价值。笔者认为应用行动教学法在实训教学中主要是研究其深度和广度的问题。所谓深度就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有效实施以及解决该教学法下练习不足的问题;所谓广度就是研究应用该教学法不再以一门学科为核心,而是以一个职业岗位或具体专业整合专业实训课程,形成以职业为导向,以行动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训课程。

参考文献:

[1]陈星达.操作技能训练的教学策略[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102-105.

[2]秉安.国实训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与方法[J].科学信息技术,2008(29):41-43.

[3]赵军.我国高职实训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10.

猜你喜欢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实践
行动导向教学如何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探讨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听障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行动导向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