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品种丹科2151在辽宁不同地区的种植密度研究

2016-11-19陈增齐丰光刘俊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种植密度玉米产量

陈增齐 丰光 刘俊

摘要:以玉米品种丹科2151为材料,在辽宁不同生态气候区域选择6个试点研究该品种的最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综合产量和倒伏等因素,丹科2151在辽宁东南部及辽西沿海地区合理种植密度为45 000株/hm2,辽宁中北部地区为52 500株/hm2,辽西内陆地区为52 500-60 000株/hm2,该结果可为玉米生产提供合理指导。

关键词:玉米(Zea mays L.);丹科2151;种植密度;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4-0832-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4.005

Planting Density Research of Maize Hybrid Danke2151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Liaoning Province

CHEN Zeng-qi,FENG Guang,LIU Jun

(D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andong 118109,Liaoning,China)

Abstract: Six different ecological climate areas in Liaoning province were chosed to study the most suitable planting density by maize hybrid Danke 215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45 000 plants/hm2 was the reasonable planting density in the coastal areas of southeastern and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 while 52 500 plants/hm2 in north-central area and 52 500~60 000 plants/hm2 in western hinterland, it provided a basis for reasonable guidance in corn production.

Key words: Zea mays L.;Danke 2151;planting density;yield

玉米(Zea mays L.)是辽宁省第一大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首位。目前,辽宁省年玉米播种面积在2.00×106 hm2左右,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的7.0%,平均单产6 380 kg/hm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6%,年总产量为1.276×107 t,占全国总产量的9.0%左右,约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65.0%[1]。2010年以来,世界粮食和能源危机日趋严重,中国对玉米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辽宁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辽宁地处中国东北的南部,光热资源丰富,总面积为1.45×105 km2,其中平原约占30%,山地约占62%,湿地和水面约占8%。山地丘陵大致分列在东西两侧,架构出辽中平原区、辽东山地地区、辽南丘陵区和辽西低山丘陵区。按照玉米生长的雨、热生态条件,可大致划分为中部暖温带半湿润平原区、北部温和半湿润平原区、东北部冷凉湿润山区、东部温和湿润低山丘陵区、南部暖温带半湿润丘陵区、西部半湿润河谷平原区、西部暖温带半干旱丘陵区。

丹科2151是由丹东农业科学院利用自交系丹717×丹598选育的优良玉米品种,分别于2002、2004、2005和2007年获得辽宁、国家、重庆和湖北审定,具有高产、多抗和广适等诸多优点,在中国东华北春玉米晚熟区是畅销的主栽品种,审定近十年来一直深受农民喜爱[2,3]。本试验根据辽宁各主要晚熟和中晚熟玉米生产区光、热和水资源的生态条件差异情况,研究丹科2151在不同地区最适宜的栽培密度和产量状况,期望更好的指导农业生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以丹科2151为材料,设计种植密度,分别为45 000、52 500、60 000和67 500株/hm2,于2012年在凤城、辽中、铁岭、瓦房店、绥中和喀左6个试点进行,采用4种密度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小区10行区,行长5.0 m,行距0.6 m,前茬作物均为玉米,田间管理良好。

1.2 试验方法

整个生育期间记录各地点丹科2151田间倒伏率,进入完熟期选取各小区中间6行收获,对果穗主要性状进行考种并测产,试验数据采用Excel和DPS软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地点各密度间果穗性状比较

丹科2151属晚熟型玉米杂交种,辽宁春播生育期128~130 d左右,适宜在有效积温2 850 ℃以上的地区种植,半紧凑株型,适宜密度42 000~60 000株/hm2。由于辽宁各地温光水热条件不同,该品种在不同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也存在差异。由表1可知,丹科2151的穗长、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秃尖长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增长,说明在45 000株/hm2低密度条件下,植株生长的环境条件优越,群体内个体间各种生态因子竞争小,单个植株光合产物充足,干物质积累充分,收获果穗各项性状指标表现最优,而在67 500株/hm2高密度条件下,个体生长空间竞争激烈,果穗综合性状表现较差[4,5]。比较不同密度下各点的果穗性状平均值,穗长均值喀左>辽中>铁岭>绥中>凤城>瓦房店;穗粗均值瓦房店>喀左、辽中>铁岭>凤城>绥中;秃尖长均值喀左<辽中、铁岭<瓦房店<凤城<绥中;穗行数喀左>瓦房店>绥中>辽中>凤城>铁岭;行粒数铁岭>喀左>辽中>凤城>绥中>瓦房店。综合各点数据比较来看,喀左、辽中和铁岭地区光热资源较好,更有利于丹科2151的生长。

2.2 不同地点各密度间产量差异比较

研究玉米产量构成不仅要看个体植株的表现,还要看群体植株综合作用[6]。由表2可知,凤城点,4种种植密度条件下的产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低密度条件下产量最高,且田间调查记录显示在67 500株/hm2密度下发生35%倒伏,说明在凤城地区45 000株/hm2是丹科2151最适宜种植密度;辽中和铁岭点52 500株/hm2密度下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在67 500株/hm2密度下产量最低,说明在辽中和铁岭点52 500株/hm2是丹科2151最适宜种植密度;瓦房店点45 000株/hm2密度下的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60 000株/hm2和67500株/hm2密度下的产量,但与52 500株/hm2密度下的产量差异未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在瓦房店点45 000~52 500株/hm2是丹科2151最适宜种植密度;绥中点52 500株/hm2是丹科2151最适宜种植密度;喀左点与其他试验点有所差别,最高产量出现在60 000株/hm2密度条件下,52 500株/hm2密度下的产量次之,两者产量之间差异随未达极显著水平,却极显著高于45 000株/hm2和67 500株/hm2密度下的产量,说明在喀左点52 500~60 000株/hm2是丹科2151最适宜种植密度。

3 小结与讨论

丹科2151属晚熟中大穗型玉米杂交种,适合多种耕作方式种植。在吉林中南部、内蒙晚熟区、辽宁大部、京津唐及西南春播区都有广泛种植。丹科2151适应性强,温光反应迟钝,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高温干旱、低温多雨气候环境下均能表现出高产稳产的特点,经受了多种自然灾害的考验,是一个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从本试验研究的结果来看,丹科2151在辽宁东南部及辽西沿海地区最佳种植密度在45 000株/hm2左右,因为这些地点属环渤海区域,强风等灾害天气发生概率较大,每年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辽东南区域阴雨寡照,雨量充沛但光热资源相对较少、玉米开花授粉后期影响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所以密度偏低;在辽宁中北部最佳种植密度在52 500株/hm2左右,该区域光热降雨适中、灾害性气候条件较少,玉米生殖生长期雨热同步,较适宜玉米灌浆和产量提高;在辽西内陆地区,最佳种植密度在52 500~60 000株/hm2之间,该地区光热资源丰富,水资源欠缺地块具有灌溉条件,且不利的自然灾害发生概率很低,生态条件非常适宜玉米生长,玉米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

目前市场上推广的品种众多,农民习惯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来获得更高的产量[7]。每个品种都有其适宜的种植密度区间,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合理密度种植能促进产量的提高,超出或低于适宜种植密度都会影响产量潜力的发挥,因为产量的构成是个体与群体综合作用的结果[8,9]。选择品种时要看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本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均衡考虑倒伏与密度、风灾与密度、干旱与密度、土壤肥力与密度、光热资源与密度等综合因素[10]。品种的高产和稳产特性都是相对而言的,只有在其最适宜种植密度和生态环境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的产量优势,所以选择适宜的品种和合理的种植密度对提高玉米产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1]。针对丹科2151的适宜栽培密度试验只选取了6个地点,尽管具有代表性,但相同生态区域内地点单一,影响了试验的准确性。对该试验的研究如能够采用多点多年进行,会使结果更为准确。

参考文献:

[1] 杨 沫.辽宁玉米品种科技创新现状与建议[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2):11-13.

[2] 刘 波,陈 刚,王孝杰,等.玉米杂交种丹科2151的选育与应用[J].杂粮作物,2003,23(2):71-73.

[3] 岳 辉,陈晓旭,徐晓辉.丹玉(丹科)系列玉米杂交种的遗传基础分析[J].玉米科学,2007,15(3):55-58.

[4] 余 利,刘 正,王 波,等.行距和行向对不同密度玉米群体田间小气候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8):938-942.

[5] 刘开昌,张秀清,王庆成,等.密度对玉米群体冠层内小气候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0,24(4):489-493.

[6] 范继征,闫飞燕,石达金,等.不同密度与种植方式对玉米迪卡008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2, 43(6):759-763.

[7] 胡树平,青格尔,高聚林,等.密度对春玉米不同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43(2):1-4.

[8] 桑志勤,陈树宾,段震宇,等.不同密度对复播青贮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28-33.

[9] 白志英,李存东,郑金风,等.种植密度对玉米先玉335和郑单958生理特性、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0,25(S):166-169.

[10] 杨国虎,李 新,王承蓮,等.种植密度影响玉米产量及部分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6,15(5):57-60,64.

[11] 丰 光,李妍妍,景希强,等.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1,19(1):109-111.

猜你喜欢

种植密度玉米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收玉米啦!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