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稳产甘薯新品种莆薯20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2016-11-19张游南中奕钟玉扬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选育甘薯栽培技术

张游南 中奕 钟玉扬 等

摘要:根据中国甘薯生产发展的需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莆薯90(台引2号×湘薯75-55)为母本,通过计划集团杂交选育出了高产稳产型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新品种莆薯20。在2010-2011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平均鲜薯产量为47 054.10 kg/hm2,比对照品种金山57增产13.76%;在2012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46 504.50 kg/hm2,比对照增产0.06%。该品种干物率为23.39%,出粉率为13.99%,食味品质与对照相当,外观品质优于对照,中抗蔓割病,中感薯瘟病。在栽培技术上主要应注意适时早栽、合理密植和科学肥水管理等。

关键词: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莆薯20;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4-0828-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4.004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New Sweetpotato Variety Pushu 20

with High and Stable Yield

ZHANG You-nan,ZHONG Yi,ZHONG Yu-yang,CUI Ji-chao,ZHENG Jian-yang

(Puti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utian 351144, Fujian,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sweetpotato production in China, the new sweetpotato variety with high and stable yield, which was Pushu 20, was bred by crossing among female parent Pushu 90(Taiyin No.2×Xiangshu 75-55) and several male lines in Puti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he average yield of fresh storage roots of Pushu 20 in new sweetpotato variety regional trial in Fujian from 2010 to 2011 was 47 054.10 kg/hm2, which was 13.76%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variety, Jinshan 57. The results of new sweetpotato variety production trial in Fujian in 2012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yield of fresh storage roots of Pushu 20 was 46 504.50 kg/hm2, which was 0.06%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variety. It was moderately resistant to fusarium wilt, but moderately susceptible to bacterial wilt. In addition, the dry matter content of Pushu 20 was 23.39%, the flour yield was 13.99%, the taste quality was equivalent to the control, and the appearance quality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The ke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ushu 20 included advance planting, rational close planting, proper fertilizer and water employing.

Key words: Ipomoea batatas Lam.;Pushu 20;breeding;cultivation technique

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是旋花科甘薯属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原产自南美洲,于明代万历年间传入中国,至今在中国已有四百多年的种植历史[1-5]。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甘薯在中国的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甘薯总种植面积的70%,产量约占世界甘薯总产量的80%[6]。甘薯营养丰富,除富含淀粉、食物纤维、可溶性糖、脂肪和蛋白质外,还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功能物质[7-9]。研究发现,甘薯具有预防便秘、维持人体动脉血管弹性、延缓智力衰退以及防癌抗癌等保健作用[10-12]。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甘薯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甘薯正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根据中国甘薯生产及市场对甘薯品种的需求,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出了高产稳产型红心甘薯新品种莆薯20,该品种于201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研究对莆薯20的选育过程、选育结果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报道,以期加快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速度,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作用。

1 选育过程

1.1 亲本来源

母本莆薯90是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台引2号为母本,湘薯75-5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品种。该品种株型短蔓半直立,单株分枝10~61条,蔓较粗;成叶心形,顶叶绿带紫,茎、成叶均为绿色,叶脉紫色;单株结薯2~4个,薯块呈下纺锤型,薯肉红色,薯皮黄色;平均鲜薯产量42 917.00 kg/hm2,干物率24.00%,出粉率13.90%;中抗蔓割病,抗薯瘟病[13]。

1.2 育种过程

2005年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莆薯90为母本进行计划集团杂交获得杂交种子,2006年从杂种一代F1中选52个株系63-1、63-2、…、63-52,其中63-3株系综合性状优异,进入2007年株系品比观察,2008年中选进入新品系比较试验,2009年进入品比与多点生产试验鉴定,2008、2009年分别进行抗蔓割病抗性鉴定。2010 — 2011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2012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201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选育过程如图1所示。

2 选育结果

2.1 产量表现

2.1.1 区域试验 2010 — 2011年莆薯20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设10个区试点,分别为宁德、福州、莆田、寿宁、泉州、宁化、龙岩、南安、浦城和漳浦。其中,2010年,浦城点和漳浦点试验控制等原因,结果不参与汇总;2011年,寿宁点和漳浦点试验控制等原因,结果不参与汇总。由表1可见,在2010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莆薯20平均鲜薯产量为42 943.50 kg/hm2,比CK金山57增产14.91%,在12个参试品种中居第1位;平均薯干产量10 299.30 kg/hm2,比CK增产6.64%,在12个参试品种中居第2位;平均淀粉产量6 229.65 kg/hm2,比CK增产3.39%,居12个参试品种第4位。

在2011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莆薯20平均鲜薯产量为51 164.70 kg/hm2,比CK增产12.81%,在12个参试品种中居第2位;平均薯干产量11 594.25 kg/hm2,比CK增产2.29%,在12个参试品种中居第4位;平均淀粉产量6 833.70 kg/hm2,比CK减产2.05%,在12个参试品种中居第8位。

两年平均鲜薯产量47 054.10 kg/hm2,比CK增产13.76%;薯干产量10 946.85 kg/hm2,比CK增产4.29%;淀粉产量6 531.75 kg/hm2,比CK增产0.47%。

2.1.2 生产试验 2012年莆薯20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3个试验点分别为福建宁化、福建惠安和福建莆田。试验结果(表2)显示:①福建省宁化试点,鲜薯产量55 485.60 kg/hm2,比CK增产17.33%;②福建省惠安试点,鲜薯产量30 585.00 kg/hm2,比CK减产36.87%;③福建省莆田试点,鲜薯产量53 445.00 kg/hm2,比CK增产22.31%。以上三点平均鲜薯产量46 504.50 kg/hm2,比CK增产0.06%。

2.1.3 丰产性与稳定性分析 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中莆薯20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见表3。2010年,莆薯20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均高于对照金山57。2011年,莆薯20鲜薯和薯干的丰产性高于对照,淀粉丰产性低于对照;鲜薯和薯干产量的稳定性低于对照,淀粉产量的稳定性优于对照。结合各试点的产量数据分析可知,莆薯20不仅产量高,而且稳产性也较好。

2.2 主要特征特性

2.2.1 植物学特征 株型短蔓半直立,蔓粗中等偏细,单株分支8~21条;成叶心齒形,叶片大小中等,成叶、叶主脉、叶侧脉、脉基色、柄基色、叶柄、茎均为绿色,顶叶绿带紫;单株结薯2~5个,大中薯率为84.99%,薯块呈纺锤型,薯肉橘红色,薯皮淡红色。

2.2.2 抗病性鉴定 2010-2011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期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对莆薯20进行抗病性鉴定。综合两年对莆薯20抗病性鉴定结果(表4),莆薯20抗病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蔓割病,中感薯瘟病(2010和2011年抗性水平不同)。

2.2.3 品质 分别由各区试点测定干物率,以金山57为CK,并按王文质等[14]的换算方法换算出粉率。由表5可见,2010年各区试点莆薯20平均干物率为23.92%,比对照低1.89个百分点;平均出粉率14.45%,比对照低1.64个百分点。2011年平均干物率22.86%,比对照低2.25个百分点;平均出粉率13.53%,比对照低1.9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干物率23.39%,比对照低2.07个百分点;平均出粉率13.99%,比对照低1.80个百分点。

从薯形、薯皮色、薯肉色、条沟开裂、根点、芽眼等方面对参加区试甘薯品种的外观品质进行评价,从甜度、薯肉质、香味、纤维量等方面对参试品种的食味品质进行评价,分别按对照金山57的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折算成80.0分为参照。莆薯20的外观和食味品质评分结果见表6。2010年莆薯20平均外观评分83.3分,高于对照3.3分;平均食味评分79.7分,比对照低0.3分。2011年莆薯20平均外观评分81.3分,比对照高1.3分;平均食味评分80.3分,比对照高0.3分。两年平均外观评分82.3分,高于对照2.3分;平均食味评分80.0分,与对照相同。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培育壮苗

选择排灌方便、背风向阳、土壤较为肥沃的田块作为苗床,苗床在播种前宜施适量的有机肥。由于莆薯20萌芽性好,出苗量较多,可适当稀播种薯以培育壮苗。出苗后宜根据苗的长势情况进行适当追肥、浇水。

3.2 科学整地

土壤的物理性质与莆薯20的产量密切相关,科学整地对提高莆薯20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平整土地后起垄,垄高20~30 cm,垄距80~90 cm。创造深厚而疏松的耕作层,使土壤具有较好的保肥、渗水、蓄水、透气能力,以提高甘薯产量。

3.3 合理栽植

最好选用茎蔓粗壮、无病虫为害、节间较短、叶片肥厚且大小适中、带心叶的顶段苗进行栽植。适时早栽,合理密植。早薯于5月下旬开始栽植,栽植密度45 000~52 500株/hm2;晚薯于8月上旬前栽植完毕,栽植密度52 500~60 000株/hm2。

3.4 水分管理

幼苗期要适当控制浇水,促进甘薯根系向下生长;地下部块根膨大增重时期要保持土壤湿润(土壤含水量控制在70%~80%),防止土壤忽干忽湿造成薯块开裂。

3.5 合理施肥

宜基肥和追肥相结合。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施钾复合肥,基肥量占施肥总量的35%~45%;当栽植成活后,结合锄白及时施“点头肥”,施肥量一般占施肥总量的10%左右,以氮肥为主;栽植25~30 d后施“夹边肥”,施肥量一般占施肥总量的50%左右;后期当甘薯畦面出现裂缝时,可根据茎叶长势情况酌情追施“裂缝肥”或进行根外追肥。

3.6 病虫害防治

该品种2011年福建省区试抗薯瘟病鉴定结果为中感薯瘟病,2010年鉴定为中抗薯瘟病。因此,除了在甘薯薯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外,还要采取苗床消毒、实行水旱轮作、选用无病虫害的健康种薯、避免偏施化肥,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等措施预防病害发生。虫害主要以防治甘薯小象甲为主,可采取水旱轮作、保持土壤湿润以及清洁田园等措施预防虫害发生。当有病虫害发生时,可通过喷施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进行防治。

3.7 适时收获

全生育期控制在135~145 d为宜。要选择在晴天进行收获,收获时应先割去茎蔓再挖收,并且从收获到储藏的整个过程都要轻提轻放,尽可能减少薯块机械性损傷。

参考文献:

[1] 李艳芝,姚文华,苏文瑾,等.恩施州甘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4):5950-5955.

[2] 谢静静,翟 胜,邢柱东,等.有机肥对甘薯叶片生理指标及营养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0):4875-4877.

[3] 周卫东.甘薯的开发和利用[J].生物学教学,1995(11):46-47.

[4] 刘水英,李新生,江 海,等.彩色甘薯不同品种中基本物质及功能成分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303-305.

[5] 周志林,唐 君,张允刚,等.甘薯种质创新技术及其创新材料[J].分子植物育种,2009,7(4):778-787.

[6] 雷 鸣,卢晓黎,毛莉娟.我国甘薯食品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1(11):12-14.

[7] 彭 敏,叶青松,蔡高磊,等.十堰市甘薯产业生产加工现状及发展思路[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1):2501-2504.

[8] 张凤英.商薯19效益分析与实现产业化的思路[J].河南农业科学,2010(12):26-28.

[9] 刘庆昌.甘薯在我国粮食和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导报,2004(9):21-22.

[10] 何伟忠,木泰华.我国甘薯加工业的发展现状概述[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11):176-180.

[11] 徐 飞,张爱君,朱 红,等.香脆薯饼的加工工艺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8(1):210-212.

[12] 张立明,王庆美,王荫墀.甘薯的主要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J].杂粮作物,2003,23(3):162-166.

[13] 郑光武,中 奕.甘薯莆薯90选育报告[J].中国农业信息,2009(12):26.

[14] 王文质,以 凡,杜述荣,等.甘薯淀粉含量换算公式及换算表[J].作物学报,1989,15(1):94-96.

猜你喜欢

选育甘薯栽培技术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甘薯抗旱鉴定及旱胁迫对甘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