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形象分析题探讨
2016-11-19张晓蕾
张晓蕾
【摘要】形象分析题一直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作为鉴赏者的学生得分率较低。本文从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三个角度入手,探讨结合诗词文本分析鉴赏形象的方法。
【关键词】诗歌形象鉴赏;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诗歌往往是以感性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情感的,而这种感性形式的主要依托便是“文学形象”。诚如高尔基所说:“在诗篇中,在诗句中,占首要地位的必须是形象。”而中国古典诗歌更是如此,诗词中作者情感的一波三折,都必须通过形象传达给鉴赏者。而古典诗歌中所涉及的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即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鉴赏者能在多大程度上把握形象的内涵以及意义,关乎其对整首诗词的理解深度。为了更加体现此题型把握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笔者以《唐诗宋词选读》中的诗歌文本为例,探讨应如何结合诗词文本更好地鉴赏文学形象。
一、人物形象
就古诗词而言,涉及的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文本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笔者分别以《唐诗宋词选读》中的两首诗词来分析此两类形象的鉴赏。
晏殊的《破阵子·春景》就是用诗词文本塑造人物形象的典型。词人运用“巧笑,笑从双脸生”的神态描写,“采桑径里逢迎”的动作描写以及“疑怪昨宵春梦好”的心理描写,灵动地绘出了一组美丽而又天真活泼的少女群像。作为鉴赏者,我们可以以其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以及所处的环境等为依据,判断词人刻画人物的形象特点。但作品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诗人能动地创造出这组人物形象,其中必然包含着他本人诚挚的情感,当然更有着他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认知。就《破阵子·春景》而言,我们能从诗人的笔触中感受到他对有着春天般活力的少女们的赞美,更能读出他对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并为其感染。这才是鉴赏诗词的终极目的。
其次,是抒情主人公,在大部分的诗歌中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如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平常之人皆是;“狼狈”,而抒情主人公是“吟啸且徐行”,何等从容自在,悠然自得;同行之人是“雨具先去”,抒情主人公却是“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何等无拘无束、任性自然;雨止后斜阳相迎,平常之人应是顿觉惊喜,但在抒情主人公看来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何等心胸旷达,坦然自适。通过诗人遇事的反应我们便可以理解他的人生态度,从而看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诗歌作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著诗人之感情色彩,那么,作为鉴赏者,通过诗人的所见、所为、所感,就能推测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二、事物形象
除了意象组合构成意境之外,诗人也常用物象来表明自己的态度立场,人生志向。清人沈祥龙《论词随笔》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而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由古至今,作为抒情言志载体的诗词中的物象往往都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理解了咏物诗托物言志这一特点,我们就能借助文本中的相关字词准确地把握物象的特点并从中体会诗人创作的意图。
三、景物形象
古典诗词中的景物形象即所谓意象,以及由多个意象组合而成的画面、营造出的意境。
意象本身即包蕴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客观存在的世间万物,即“象”,这是景物形象的外在形式;另一方面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审美取舍,即“意”,这是景物形象的内在本质。这两方面内容水乳交融,共同构成了景物本身。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碧云之天,黄花之地,连波之秋色,空翠之寒烟还有那夕阳下的峰峦,连天的迷蒙江水,秾烈而开阔的秋景笼罩于西沉的日光之中,本已是微蕴愁意,更何况入眼的是远出斜阳之外的芳草,“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故乡正如那芳草一般,远在天际。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为何选取这些景物,为何如此描绘这些景物,都是诗人心灵选择的结果。诗人的形象就隐藏在景物形象的背后。在对《苏幕遮·怀旧》中的景象分析之中,一个远离故乡,思想怀远的游子形象就呼之欲出。因此,鉴赏者只有把握诗人所选景物的特点,体会诗词所营造的意境,才能很好地理解诗人的心灵,诗词的意蕴。
在诗词创作过程中,某些意象常被用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其意义就相对固定了,如“月、柳、夕阳”等,鉴赏者就可以多重视积累,以便于更快更准确地理解诗词。
总而言之,教师如能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关注诗歌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那么就能很好地理解诗歌中所涉及的形象,更能在文本中认知那些或隐或显的诗人形象,进而准确地把握诗词情感流动的脉搏,当然在答题的过程中也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高尔基.文学书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丁帆,杨九俊.唐诗宋词选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