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情,起波,点睛
2016-11-19孟令军
孟令军
【摘要】有感于高考阅卷现场写作记叙文考生奇少的现状,分析考生在高考现场有限的时间里做出如此选择的原因乃是心理胆怯与思想求稳;分析阅卷老师由于“审美疲劳”会导致一般议论类文章得分偏低,同时由于“物以稀为贵”原则,稍有“亮点”的记叙类文章很容易由“普通”跃入“优秀”行列;加之,记叙文写作指导的意义和价值在高三作文教学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以苏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及高考优秀记叙文为例,优秀记叙文的写作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教师指导写作及学生训练写作时切不可有厚此薄彼的意思。但到了高三,由于教师作文写作指导方向单一、学生训练写作时功利性心态作祟,使得高三记叙文写作渐渐走入困境。为此,探索如下方法:化虚为实、浓淡相宜,景物描写煽动“情”;性格陡转、暗布疑阵,波澜起伏揪住“心”;议论点题、抒情升华,抒情议论点亮“睛”。
【关键词】煽情;起波;点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笔者连续两年参加过江苏高考的作文阅卷,阅卷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难以扭转的现象:广大考生的作文绝大多数都是议论文,而议论文中绝大多数都是或四平八稳或陈词滥调的文章,这样的议论文只能带给人“视觉疲劳”;难得一见的记叙文也多是或老气横秋或稚气未脱的文章,这样的记叙文只能带给人“情感麻木”。总体而言,高考写作记叙文的考生数量在减少,考生写作记叙文的水平在下降,高三学生记叙文写作的前景堪忧!
不仅在江苏,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考生越来越不愿意在高考写作记叙文,我想除了缺乏必要的记叙文写作技法的训练与敏锐的现实生活的洞察力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心理胆怯与思想求稳。高考写作记叙文要求暗合题意,由于怕偏题,因而我们心理上不敢写记叙文;议论文只要立意不偏,能保个基本分,因而我们思想上舍弃写记叙文。
其实,近几年,高考阅卷现场,稍有“亮点”的记叙文,很容易能从“普通”的层面跃入“优秀”的行列;一篇富有生活气息的记叙文比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更有“视觉冲击力”和“情感震撼力”。
高考阅卷专家组也不止一次在强调,到了高三,要多一些真情实感的记叙文写作训练,少一些套用模板范式的议论文写作模仿。我想只要同学们在高三能进一步去强化记叙文构思能力的培养,强化记叙文描写技法的训练,我们就一定能在高考的考场上写出一篇“文质兼美”且无“偏题风险”的记叙文来。
下面提供一些记叙文写作方法的指导,以便于高三的同学们进一步拓展记叙文写作的思路。
一、景物描写煽动“情”
现在同学们写记叙文,已经忘记了景物描写本该有的独特作用与艺术效果。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可以分为两种:自然风光和社会风情。前者着重表现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场景,后者偏重反映社会风气、风俗和风情。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有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暗示文章主题的作用。当然一篇记叙文中,我们无法让景物描写兼具如此多的功能,但绝对可以用一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一下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其实,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就如同电影的背景音乐:当《泰坦尼克号》中《My Heart Will Go On》的音乐响起,多少观众潸然泪下;当《归来》中《跟着你到天边》的歌声唱响,又勾起了多少观众的疼痛与悲凉。
那如何以景物描写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呢?我们知道,景物是客观的,但若不能给“景”自然地烙上“情”印,这样的景物只不过是美丽却苍白的“躯壳”,难以收获感人的效果。记叙文中的景与情是密不可分的,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所浸染,情是灵魂,景是载体。我们要让景与情有机融合,只有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我们的喜怒哀乐的感情融注到景物中去,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那又该如何融情于景呢?
(一)化虚为实
记叙文中,我们的“情”对于读者而言是“虚”的,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景是“实”的,我们在记叙文中运用景物描写的时候,一定要让读者透过你的“景”看透你的“情”,这样的景物描写才能起到化虚为实的作用。
让我们来看看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景物描写: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张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这一段景物描写,“情”未着一字,但五个实实在在的片段描写,化虚为实,构成排比,将史铁生由“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狂躁颓废到悟透“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的安心沉静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烙印在了读者的心上。
(二)浓淡相宜
苏东坡曾在《饮湖上初晴雨后》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一审美观念告诉我们:描摹景物不可只“浓”或只“淡”,而应该“浓”“淡”相配适宜得当。“浓”则矫情,“淡”则无味。浓淡相宜的景物描写会起到恰到好处的效果。
再让我们来看看莫怀戚《散步》中的一段景物描写: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一段浓淡相宜的初春景物的描写,道出了作者内心“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的贤子孝道与“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生命感悟。在我们明白了作者景物描写中所倾注的情感之后,再读这一段简短的文字,心中暖暖的,又酸酸的,暖暖酸酸之中人间大爱真情亦如那“田里的冬水”在作者与我们的心田咕咕地起着水泡!
二、波澜起伏揪住“心”
现在我们写记叙文,很多同学通篇是对自己所经历的一件事的概括叙述,且只有故事梗概,没有主人公的语言描写、行动描写,更没有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我们不会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让人物自己去说、去做、去想,一篇文章从头至尾只有干巴巴的几根筋。面对这样的文章,在高考阅卷现场的老师会用梁实秋在《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中的一句话来评价: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为情节艺术的记叙文的写作,更应该讲究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我们要学会用一个个充满强烈戏剧性的冲突和包袱,来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把记叙文的故事写得波澜起伏,摇曳生姿。
那又该如何兴波起浪呢?
(一)性格陡转
考场记叙文如果写得有波澜,行文有起伏,就能打破章法的平淡,800字的记叙文如何尺水兴波,增强叙述的生动性,人物性格的陡转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胡适的《我的母亲》中,前文写母亲对待两个嫂子是“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显示了母亲“气量大,性子好”,塑造了一位“最仁慈,最温和”的母亲形象。但到文章结尾处却有一段:
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这一段文字,母亲的性格与先前的“仁慈,温和”产生了极大的反差,出现了陡转,通过母亲与五叔矛盾冲突的叙述,一个性格刚气、人格刚毅的母亲形象在读者的眼前就“立”了起来!
(二)暗布疑阵
所谓暗布疑阵,就是在记叙之中,制造某种气氛,峰回路转,悬念迭出,环环紧扣,扣人心弦,使读者产生急切期待的心理和紧张关注的心情。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增加行文的曲折性和生动性。
让我们看看2005年湖北的一篇满分作文《一双童鞋》:
火车站里,大热的天,一个酷似祥林嫂的老婆婆,提着个略破的篮子,但她却隔一段时间就看看左手的篮子,然后露出舒心的微笑,篮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呢?
悬念初起,引人遐想!
原来篮子里装着老婆婆跑遍了街上所有的商店才相中的给城里的小孙子的一双童鞋。
疑团解开,温馨扑面而来。
但就在我手托童鞋欣赏之际,车厢里的一位乘客一个趔趄撞向我,我手中的一只鞋飞出了窗外,全车厢的人感到惋惜,老婆婆神色黯然。可是她突然探出了窗外,将那另外一只鞋也扔了出去,全车厢的人一阵哗然,我也一阵迷惑!
悬念再起,令人错愕!
就在大家疑惑不已之际,老婆婆却道:“哈哈,我剩下这单独的一只也没用,爽性把那只也扔了,没准别人会捡到,配成一对就好了。”
疑团再次解开,读者肃然起敬!
三、抒情议论点亮“睛”
记叙文,当然应该采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我们写记叙文能全篇记叙、描写,隐人间真情、生活哲理于其中,又能暗扣考题的立意,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但我们往往因为害怕偏题,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忍不住要穿插议论抒情来点题。写一件事来一段议论,写一件事来一段抒情,这样很容易造成阅卷老师的误判。其实这也不能怪阅卷老师,把你的文章视为记叙文吧,你的文章中却有一段又一段的议论抒情;将你的文章视为议论文吧,你所举事例都是自己的生活故事,不具有典型性,说理也不像议论文那样透彻。这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要么判你的文章不合文体要求,这是硬伤,说明你触碰了高压线,那就是不及格;要么就是勉强认为你的文章还像一篇记叙文,只能给个及格分。
这就是我们写记叙文总是得不到好分、高分的原因所在,既然得不到好分、高分,也就慢慢丧失了写作记叙文的兴趣,这也最终导致了现在高考阅卷现场记叙文难得一见之怪现状。
其实,记叙文中有一点议论、抒情完全可以,但我建议放在篇末比较适宜,且议论与抒情应是一篇记叙文的“点睛之笔”,所以话不在多而在精。它是叙述与描写的总结与升华,应一语中的,能启迪读者思考,引起读者共鸣,切忌长篇大论、肆意抒情,切忌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影响了记叙文体。
那又该如何点透情理呢?
(一)议论点题
比如2015年新课标II卷高考满分作文《最具风采的小李》的结尾:
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每一个国民的强大。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那么,众人梦想的汇聚,便是强大的中国梦了。
结尾这一段议论,既说明了小李最具风采的原因,也点透了文章写作的真正用意:风采不是要去破解生命科学之谜,跻身国际学术前沿;风采其实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极致,铸造梦想。
(二)抒情升华
比如萧乾《枣核》的结尾: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文章的结尾点明老华侨思乡之情是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
精彩的议论、抒情可以揭示生活的哲理,升华文章的主题。如果说记叙、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那么议论、抒情应该是记叙文的“灵魂”。我们在记叙、描写后适当议论、抒情,就是要在“血肉”中生出“灵魂”来。
记叙文的写作,是我们小学、初中近10年磨炼的文体,为什么到了高中,特别是到了高考,反而却舍弃了呢?通过以上一些方法的推介,希望能激发高三学生写作记叙文的热情,我们在写作记叙文时,若能做到细写人与事,巧融情与理,高考,你的考卷上一定会开出一朵灿烂之花!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