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乡土文化彰显美术特色
2016-11-19蔡曼莉
蔡曼莉
民间艺术,也称“乡土艺术”,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华夏民族长期积淀的民族精神与民族价值观,是我们中华儿女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何将民间艺术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相结合,以美术表现手法凸显乡土文化特色,让幼儿从小受到民间艺术文化的熏陶,懂得欣赏民间艺术的美,从而表现美、创造美,让中华源远流长的传统民间文化得以传承,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肩负起的责任与义务。学园应积极探究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美术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方式表现乡土文化,为弘扬乡土文化创设有利条件。
一、多途径、多方位挖掘乡土文化美术素材
晋江人灵地杰,其民风民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穿着服饰、建筑民居,无处不彰显着浓厚的乡土文化艺术气息。特别是它的民俗文化,如,晋江高甲戏、掌中木偶戏、东石数宫灯、深沪的划龙舟、迎阁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为了提高教师对晋江民间艺术的认识,提升教师美术研究的水平,我园充分利用周边文化资源,组织教师前往泉州闽台缘博物馆、泉州锦绣庄、晋江博物馆、晋江戏剧中心、施琅故居等古迹展馆采风,让学生欣赏幽默诙谐、夸张有趣的高甲戏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欣赏一个个栩栩如生、精雕细刻的木偶头;观赏晋江红瓦大坡屋顶、燕尾脊、出砖入石的外墙面等具有闽南特有的古建筑风格;品尝舌尖上的晋江名小吃……让老师亲身感受富有乡土特色文化,感受闽南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我们通过多种途径上网查询、上民俗馆查询及请教老一辈民间艺人,深入了解晋江相关民俗风情,挖掘民俗文化中的美术元素,让传统的乡土文化走进幼儿园。对民间习俗文化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有选择性地选取适宜幼儿创作表现的民俗内容,不断地收集、整理其中蕴含的美术文化素材,为我园的美术教研提供条件。
二、多维度、多元化创造乡土文化美术特色环境
我们在环境创造中融入晋江乡土资源,突出美术特色,大段以家乡的戏剧为主线、中段以晋江的建筑为主线、小段以晋江的小吃为主线进行设计布置环境。师幼一起设计制作各种美工作品,多方位打造与教育相适应、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氛围的环境文化。运用多种美术表现手法布置幼儿园廊道成特色墙面:采用高甲戏元素制作精美的陶泥作品,表现高甲戏脸谱及形态各异的角色形象;利用五谷杂粮、废旧物品、纸箱纸皮等材料黏贴、拼接制作闽南古大厝。
我们还利用各活动的空间环境,创设布置主题墙饰及区域环境,投放一些具有乡土气息的民间手工艺实物或图片,如,漆蓝、小竹篓、汤婆子(火炉)等,让幼儿参与其中。如,小一班开展晋江名小吃文化主题,教师收集幼儿作品装饰班级环境,还投放到角色游戏室布置成“晋江小吃一条街”;小二班开展晋江糖果主题文化,幼儿的作品在班级主题墙及学园的廊道上展示,并且作为一种幼儿操作材料也投入到区域及游戏中。在幼儿园外走廊,我们制作了学园开展美术特色活动的各种展板,如,中一班开展闽南古厝文化,大一、大三班的高甲文化,大二班开展青花瓷主题文化等等,营造一股晋江民俗文化气息。
三、多方式、多样化搭建幼儿创作表现平台
乡土文化特别是民间艺术对于幼儿来说较陌生,为了让幼儿能直观感受、接触,我们通过外出参观活动让幼儿近距离接触,让幼儿感受体验,真正让民风民俗走进幼儿课堂。我们走进晋江博物馆、走进五店市近距离触摸古厝红砖石墙、雕花窗几、古井古物,了解晋江的传统文化;我们还走进晋江戏剧中心,让幼儿亲身感受高甲戏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感受高甲戏中丑角行当“风趣、诙谐、夸张”的特点;通过观察、探索、发现与感受的方式,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民间文化中的美,从而激发幼儿运用美术技能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我们结合民俗传统节日组织教师根据学园实际情况及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让幼儿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传统文化的人文氛围及乡土气息,学习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出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及态度。我们还依托幼儿园课题教研,开展丰富多彩的美工活动,积极参与各层面组织的美术技能比赛,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展示,表现自我。
四、多形式、多层次促进幼儿提高美术技能
民间艺术形式多样,那美术活动的方式方法也可以不一样。如表现高甲戏人物,我们既可以采用线描画、水彩画形式表现,又可以运用泥塑或纸工制作,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创作欲望,还能让幼儿有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我们会考虑不同的美术表现手法。
即使是同一年龄段我们也会体现多层次的表现手法,如,大班美术活动《绣花鞋》,我们提供装饰画、泥工画、黏贴画三组材料,让幼儿自由地选择创作,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拓展幼儿发展的空间,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又如,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我们也是提供线描画、色彩画、泥工等多种表现手法,让幼儿自由选择创作,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教师会鼓励他们设计创作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促进幼儿不同程度上都能得到提升。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