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例要简析例要当
2016-11-19邹小千
邹小千
初中学生写作议论文时,为了阐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大多数人习惯于使用事例论证的方法去说理,这固然不错,然而, 他们却不懂得怎样正确的用例和析例。笔者认为,如果他们不能克服这种毛病,那么,他们写作的议论文,其说理就不会透彻,而且其思维也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显然,对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不利。下面笔者以蒋蕾同学的文章《吾爱孤独》为例加以阐述。
【例文】
吾爱孤独
安徽省东至县第二中学 蒋蕾
“孤独”这两个字似乎总是具有悲剧色彩。当提到孤独时,人们总会想到古代的归隐之士或周围的孤僻之人,并对他们冠以“清高”“不合群”的称号。
难道孤独就那么惹人厌弃吗?
其实,外在的孤独是内在丰富的表现。
王国维在《丰富的安静》中写道:“热闹也是可以有内容的,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其本质必是贫乏与空虚的。”对王国维而言,他所向往的生活在世人看来是孤独的,但他却有着一颗丰富广博之心。这才是真正的丰富。
然而,有些人眼中的丰富,只是参加宴席的次数,打麻将的人数。这种形式上的丰富只是徒有其表而已,恰恰反映出某些人精神上的空虚。
梭罗在1845年于瓦尔登湖畔建了一座小木屋,并在里面居住了两年多。康科德的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怪人,离群索居,自甘孤独。但他正是在这份孤独中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在一小块林中空地上,松树和核桃树雨后春笋似的冒了出来。湖里的冰凌还未融化,但蛰伏的生命却开始自我舒展。”在瓦尔登湖,他听到了云雀与别的鸟儿奏响的春之交响曲,看见了清晨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在那里,梭罗把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与自然融合在一起,感受着自然之美,自然之神奇。他让春天的嫩枝触及心灵深处,他让美丽的花朵开满心房,他将静谧的美景尽收眼底,他的孤独源于他对自然的热爱,也成就了他对自然的倾心之恋。
有人说,孤独是离群索居后的孤单,是远离世俗的清高,是避开尘世的孤傲。但真正的孤独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丰富,只有具有丰富的思想、丰富的精神世界的人才能甘于孤独。
孤独,是一种思想的深度,是一种精神的宽度。
战国时的庄子不愿辅佐君王,独爱流连山水,沉醉自然。庄子是雄浑的,庄子也是妩媚的。庄子一会儿是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一会儿是蝴蝶,流连花丛时时舞。庄子让当时的社会吃惊,也让后人景仰。他超脱世俗,解放自我。他的孤独是对天地的一种大爱,对自我心灵的关怀。他不愿心为形役,而愿乘物以游心。这份孤独,世上何人能与其共享?
我愿用一生的智慧去探寻孤独的真谛,让孤独教会我在宁静中挥洒自如,于达观中透露些许智慧。
就让孤独解开我心灵的桎梏,放下生命的青鸟,在天空中与清风共舞。
【评析】
蒋蕾同学的这篇文章有两大亮点:一是文章的观点体现出的是“我注六经”而不是“六经注我”。也就是说,作者的文章有自己的思想,是谈自己的看法,是用别人的材料佐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不是用自己的文章去证明、回应别人观点的正确性。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考试时,许多学生的作文普遍缺失思辨性、理论性,他们对许多问题的论述欠深刻,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写成了佐证、回应、重申式的作文,是代人立言,是千万考生在用自己的体验证明同一个道理,是“ 六经注我 ” 式的平庸之作。蒋蕾同学的文章却不是这样,它处处有“我”的存在,而且处处是“我认为怎样”,而不是“别人认为怎样”。二是文章思路清晰,脉络清楚,有纲有目,以纲统目。文章首先从人们对“孤独”理解的偏颇入手,用一个反问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孤独”的喜爱,开宗明义,揭示了主题。然后,从“外在的孤独是内在丰富的表现”和“孤独,是一种思想的深度,是一种精神的宽度” 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愿用一生的智慧去探寻孤独的真谛,让孤独教会我在宁静中挥洒自如,于达观中透露些许智慧。就让孤独解开我心灵的桎梏,放下生命的青鸟,在天空中与清风共舞。”文章属于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纲目清晰,而且文章内在的“纲”就是——因为孤独在人们的心目中被误解,而它本身又有如此丰富的内涵(思想的深度、精神的宽度),值得“我”用一生的精力去探寻它的真谛,因而对“孤独”及其与此相关的人的喜爱就不言自明了。
无庸讳言,蒋蕾同学的这篇文章也有缺陷,而且缺陷还比较严重。具体说有两大问题。
1.论证的例子太冗长 ,而且舍近求远。文章用了梭罗的例子,叙述的文字几乎占了文章三分之一的篇幅,因而面上的东西(更多的分论点,一般是三个)就无法再安排了,所以是有点而无面了。其实,谈“外表孤独、内在丰富”的例子莫过于“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志洁行廉、著作等身 、独具慧眼、忧国忧民的屈原了;莫过于陈子昂因为具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超越时空的大智慧所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和孤独;莫过于鲁迅先生在其撰写的《< 呐喊>自序》里表露出的那一种“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的“忧愤深广”的革命先行者所特有的精神孤独,其对国民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孤独可以从他的《呐喊》《彷徨》等集子里,从他的“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诗句中体会得出。学生和老师对此轻车熟路、耳熟能详,何必找一个不太熟悉的例子呢?
2.文章对例子的剖析文字,未能较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有隔靴搔痒之嫌。譬如作者用庄子的事例证明“孤独,是一种思想的深度,是一种精神的宽度”这一观点,其分析文字就未能说到点子上,我们从文中看不出庄子有何深度的思想、宽度的精神,只看到庄子想象的“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和空洞的 “超脱世俗,解放自我”“不愿心为形役,而愿乘物以游心”的说教。其实,如果做这样的分析:“庄子他独自在战斗,他是那个黑暗社会中的孤胆英雄。他在窘迫的生活里,在喧嚣浮华的社会现实中,著书立说,用他那卮言、重言、寓言及‘荒唐之言,讥讽那个荒唐的社会(如他斥责当时社会,一眼看出它是‘昏上乱相 ; 他用愤激之言揭露‘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的现实;他借‘蜗角触蛮这个寓言故事讽刺诸侯间的不义之战)。他犀利的双眼看穿了层层迷雾般的黑暗现实,他大声疾呼,他激扬文字,他用一窗清风明月般的光明驱散了蒙在人们眼前的重重迷雾,让人们看清了那个社会的真实面目,启发人们与之做不懈的斗争。”就可以由此得出如下结论:“庄子如此这般的主张和斗争, 难道不是‘有思想的深度、精神的宽度吗?” 如能如此分析,文章不是更加有说服力了吗?作者所举梭罗的例子也有同样的毛病,兹不赘述。
笔者认为,要克服上述毛病,就要做到用例要简,析例要当。而用例要简,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公式对事例进行改造和重组。其公式为:谁+为了什么目的, 经过什么过程+结果怎样。这样去改造和重组材料,就可以做到有点有面(“点”, 指的是重点材料,人们不熟悉的,新近才出来的材料;“面”,指的是人们熟悉的然而不得不用的经过改造和重组的几个或几组材料),论证充分,内容充实。析例要当,就是说无论怎样改造和重组材料,其分析文字都要处处扣紧“题眼”和中心观点(不是空洞的所谓分析材料) ,尽量运用学过的课文中的例子去说理,而不是舍近求远,用些看似新鲜然而自己却驾驭不了的材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既不能有助于阐明文章的中心观点,又费时费力,吃力不讨好。如果初中生能够克服以上毛病,那么,其作文就会说理透彻,理据充分,无堆砌材料之病,无隔靴搔痒之嫌,优秀作文的名分当之无愧了。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