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位置
2016-11-19张晓
作者简介:张晓(1993-),女,汉,广西荔浦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一学生,广西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摘要: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要开展好汉语国际教育这项事业,就必须正确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于如何处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文化教学的地位、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文化教学形式等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争论,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汉语国际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做一个讨论和梳理。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087-01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外国人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兴趣也空前增强。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问题及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因为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对象的水平不同,所以各个时期汉语教学本身的文化形态和作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文化形态和作用,形成高层次汉语能力的文化途径,以及学生对文化的要求等方面,始终处于变化之中。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定性、定位和定量,既有共同的一面,也有不一致的地方。
一、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文化观念的演变
第一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前半期,初步认识到文化教学对于学好语言的重要性,意识到目的语与目的语文化在教学上的不可分割性和文化迁移的自觉性,即文化教学的目的不限于掌握语言技能本身。
第二阶段:70年代后半叶,北京语言学院设置了文化课程,文化不仅成为语言教材的内容零星地出现在语言教学中,而且以独立、完整、系统的形态,构成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体系中一个庞大的群落。
第三阶段:80年代中叶,对文化的热情大为高涨。其主要标志是:
1.加强了对文化与语言,与语言教学的关系的理论研究。
2.文化性内容在语言教材中除作为注释、题解外,还以短文形式作为附录或阅读教材出现。
第四阶段:始于90年代初期,主要内容是要不要扩大学科和专业范围。这个阶段触及了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文化作用地位的一些根本性问题。
二、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的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初创时期,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是不分家的。这时期二者相混合,可称之为“混合期”。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处于经验型阶段,来自中文专业、外语专业、历史专业、哲学专业的老师,各扬其长。尽管这时期人们对第二语言教学缺乏理性认识,但是汉语与文化教学这种自发性的“混合状态”,客观上使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教学相互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第二时期: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这个时期,国外第二语言教学的各种学派和教学理论,宛如流水般涌进我国汉语国际教育教学领域。使我国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从经验型向科学型飞跃。跟属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迅猛发展的态势相比,文化教学却落后了。我们称这一时期为“淡化期”。
第三时期:80年代中期至今,人们吸取了“淡化期”的教训,受到国外的“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这两股浪潮的推动,受国情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等新兴学科理论的影响,使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及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的问题,日趋成为我国汉语国际教育教学领域的最热门话题。我们称这一时期为“化合期”。
三、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与学生学习水平和需求的关系
文化教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位置和学生的汉语水平有关。在初级阶段,由于学生的汉语水平有限,除用母语或媒介语为学生介绍一些目的语文化外,文化基本上之作为一些零星的因素存在与语言材料之中。这些文化因素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文化定位表现为“文化因素”或“文化背景知识”。在高级阶段,文化内容以独立、完整的形态出现在教材中,而不是作为语言知识的附属品。文化地作用不再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而是作为一种文化储备,加深理解以学到的语言内容。
四、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培养目标的争论
周思源提出如果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部分仅以“交际文化”为主,强调从初级阶段到中高级阶段自始至终将它至于中心的位置,显然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也不符合外国学生对文化的多元化要求。因此,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宜建立一种比较宽泛的文化观念,以适应对文化的多方面需求。”
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应当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对此持异议的学者认为,这只是在汉语预备教育阶段是正确的,基础汉语学完后应转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他们认为文化教学的重点如果始终是“交际文化”,就会对知识文化造成挤压。一定语言形式负载的内容都是各种各样的文化,离开了文化语言只剩下形式外壳。他们提出:不仅仅是在“学语言”中学习有关交际的“交际文化”,而且是学习了必要的文化知识才会在交际中随机应变地以各种恰当得体的语言来使交际获得最大的成效。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的文化类课程教学既属于该课程本身的学科,又带有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学科的某些特点。这些文化从总体上应看作是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广义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应将对外国学生进行教学的文化课建设包括在内。
五、结语
虽然关于文化教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地位、文化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内容选择、文化教学的呈现方式方法等都有一些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语言和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文化教学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占有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应该找到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文化教学的内容进行选择和呈现,一方面通过文化教学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让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2]朱瑞平.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问题[J].语言文字运用,2006.
[3]陈光磊.从“文化测试”说到“文化大纲”[J].世界汉语教学,1994.
[4]张英.论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J].汉语学习,1994.
[5]周思源.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