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独白与时空对话
2016-11-19肖武雄
2015年12月19日晚一场名为“钢琴的独白与对话”的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举行。音乐会集中呈现了音乐家高平近十多年来在钢琴作品与艺术歌曲创作领域的七部力作,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作为作曲家高平的智性、人性、理性以及游刃有余、炉火纯青的全面才能。音乐会带来的震撼超出想象,它以一种难以言表的神奇感应带给观众一次梦幻又刻骨铭心的体验。
乐曲《舞狂》和《残余的探戈》选自作曲家“探戈三部曲”的第一和第三首,分别创作于2000和2013年。高平甚为喜欢阿根廷作曲家阿斯图尔·皮亚佐拉(Astor Piazzolla)的音乐,着迷于他音乐中的新与旧,民俗与现代的和谐有机并存。为此,作曲家跨越十四年,先后三次从皮亚佐拉的音乐之中获取灵感,谱写了钢琴独奏曲(其中一首是只为钢琴左手而作)以及小提琴与钢琴的三首作品{1},借以表达作曲家对皮亚佐拉的敬意!这是一种已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神交”体验。高平多年来既敬畏、迷恋皮氏的音乐语汇和淳朴硬朗的作曲风格,又能时刻保持一种警觉、独立。允许自己从皮氏乐汇中去提炼物化的素材,借鉴风格题材,寻求创作灵感。又有意识地让自己与神往的皮氏保持一点若即若离的距离,甚至把彼此放在虚拟时空的对面来进行“钢琴的独白与对话”,这正是本场音乐会的主题。当然,作曲家把这般对话交心的场面从虚拟搬到了真实现实中来了。又如何在形式借鉴中去求得精神气质的各自独立?在此,我们抛开精神层面的追溯,仅仅从作曲技术层面看,作曲家娴熟地运用了随想、变奏、拓展、衍生、阻断、转折、分裂、交叉等多相嵌入手段,创作性地组织新的织体形式来承载、表达自己的意念,强调重构,轻视解读;强调原创,轻视再现;强调神似,轻视形似。简单一点说:两首取自探戈素材的乐曲都不等于皮氏的探戈,其中有太多的非对称,甚至于还有形散曲不散的中式风骨,这在十四年后的《残余的探戈》为左手而作的作品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换句话说,作曲家并没有脱离本源文化对他的影响。上述因素成为了作品成功的基石。
作品《夜巷》是为2006年第四届北京国际钢琴比赛而委约创作的复赛选手指定作品。之所以叫“夜巷”,是作曲家受陈丹青文章《阶级与钢琴》{2}的触动,想要表达一种不期而遇的相逢,就如在漆黑的夜巷,突然从某个门窗里传出忽隐忽现的琴声,带给你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和激动。这种特定时空的邂逅、偶遇引发出不尽的联想,让人陶醉。这部作品具有“意识流”的写作风格,以一种有意识追求去刻画一种无意识状态,用复风格并置的方式蒙太奇般地呈现中国西南四川夜巷与波兰肖邦故乡;当下现代与19世纪浪漫;乡野牧童与宫廷诗人;乡间小调与玛祖卡舞曲之间的风格对位,时空穿越。乐曲先在钢琴小字一组(d1-e1-f1-g1-a1)五个键盘上哑音按键来作为右手在小字三组(d3)短促而快捷,时隐时现、强弱有别敲击声的共鸣箱和延时器,一瞬间就把听众带到了寂静、空灵的乡野。随着慢慢成调的旋律线出现,观众被带到了巴蜀之地,智性而富趣味的逻辑序进,把一个原来已经安宁、静态的夜巷变成为动态、显性的原生态风光。不经意间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肖邦《升c小调玛祖卡》片断突然闯进,刚想去追逐,风蚀已去,音响造型重新回到巴蜀夜巷,原住民与游客,主体与客体复归常态。没想到常态短暂,闯入逐渐频繁,使得动机碎片化的玛祖卡时而点状闪现,时而连结成片,好似镶嵌在夜巷音乐织体中的闪亮珍珠,是那样的鲜艳、夺目。作品透视出的幻想与怀旧令人动容!
《匿吻》是由作曲家2006年为弹唱钢琴家而作的四乐章套曲,分别为匿吻、煤灰、萧萧、一天一世界。高平把他的笔触专注于社会底层的市井小民,感悟他们所反映的世态炎凉与真美,体察这些凡夫俗子三教九流的苦难生存状态,并为他们呐喊、抗争、记录、塑像。《匿吻》用口哨与琴声对位,带给观众一种乡民的浪漫;《煤灰》有感于频繁的矿难,在弹唱之间,有鞭打感的劳动号子,并抓挠钢琴底板,生动表现了在没有安全保障的矿井中时刻冒着生命危险的矿工的艰辛、屈辱和血泪;《萧萧》取自沈从文的同名短篇小说,反映湘西少女人性被糟蹋,被摧残,不可抗拒的命运。高平把钢琴拓展为乡间民乐式的拨弦乐器,从琴箱内部发出贯穿始终的固定音型,用来陪衬作曲家重构的小说中花狗对萧萧吟唱的山歌:娇家门前一重坡,别人走少郎走多,铁打草鞋穿烂了,不是为你为哪个?《一天一世界》源自贾樟柯反映北京世界公园中底层劳动者生活的电影《世界》,高平用笑声、咂嘴、驴声、喊叫等虚词声响,来唱出民工的憧憬。这一组小品直面的是人性与历史,体现了作曲家广阔的人文视野和独到的社会观察,其勇于担当与自觉衍变成乐思涌动,灵感四溢的小品,基于个体尊重基础上的爱与悲悯,对现实生活的根本理解与关怀最终得到异常高超的艺术升华。
四手联弹《谷应》是高平2009年创作的“山系列”中的一首,意在表达“人在山中能体验到空灵和神秘”的情感。这首作品强化声景空间感的寓意,采用“声音生态学态度”去用耳朵捕捉风景,用听觉记录声音源、听者、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以表达作曲家的艺术价值和思想观念。这属于环境艺术探索发展的新领域,应该特别引起国内业界的重视和研究。音乐声景创意必须要在主题上明确“声音、听者、环境”三要素的角色定位,找到它们最佳的陈述方式,借助有形的声音,客观的环境来表达无形的观念和思想,这是声景音乐的核心内容!作曲家为这部作品确立了鸟鸣、溪水潺潺、风声、雨声、人声等因素作为声音源;用山谷的回声,动植物在水中的倒影,山岭沟壑的色差变异来渲染环境;作者与听者的联想呼应来表达充沛的感情。随着嘉宾演奏家盛原右手断奏的进入,直达声音源就已在山谷飘逸,他的左手弹奏第一反射声跟进。高平在低音区接应,分开左右手模仿演奏第三、第四反射声,一种山谷特定音响造型立刻呈现在剧场里面。两位演奏家四手魔术般羽化飞天,把听众带到了飘渺的音响世界中,旋律沉浮不定,犹如远山的雾,层层青纱缭绕;又有山谷的回响,是兽?是人?是景?是声?雀鸟欢歌,鱼类飞扬,山明水秀,一碧千里。
《窗外》创作于2011年,作曲家为琴童张司滢而作的四乐章组曲。同年,年仅十一岁的小琴童张司滢(小名妞妞)就在国家大剧院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背谱演奏了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共四十八首乐曲,技惊四座,誉满京城。小妞妞超强记忆与艺压群芳的大家风范也深深打动了作曲家高平,他要主动为小妞妞创作,重拾童心、童趣……作品由“在路上—萤火虫的合唱—云—跳皮筋”四个乐章组成,表现的都是作曲家自己的童年记忆,是一位成年人对往事的孩童印象。《在路上》时分时合的左右手声部像是孩童在街巷的嬉戏,路灯投射下的身影忽左忽右,忽长忽短,一会儿重合消失,一会儿又完全覆盖路径,好似有趣!孩童和自己的身影较上了劲;《萤火虫的合唱》作曲家设计了一对反差对比的音响造型,一个灵性四射,银烛秋光的萤火虫材料,以十六分音符持续音程大跳为特征,配以非对称的节奏分句;另一个步调不一致的稚气脚步,以柱式和弦来代表孩童的形象。两个材料相互对比,阻断;同时又互为作用,表现,相得益彰。萤火虫群越飞越大,“亮、灭、亮、灭”的信号灯语越来越繁琐,好似在呈现一场“灯光秀”,展翅合唱浪漫夜空。孩童想抓住灯语,轻扑流萤,可惜总是跟不上飞虫的节奏,只得仰望萤空,偷乐傻伤心!《云》的童趣要少一些,光合作用,积淡碎浓地变换着云的形态,理性的笔触要浓一些,孩童可能较难理解其中要领;《跳皮筋》音乐响起让我也回到了童年记忆,耳边仿佛响起“嘀嘀燕子嘀嘀嘀,马兰花开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跳皮筋童谣。我不知道现在的孩童还有没有这种游戏。但是,作曲家所营造的音响意境却把我早已经淡忘的童年回忆,重新拾起,甚至于已经淡忘的童谣也变得格外清晰。这是音乐的神奇!
《旋律遗弃》作于2014年夏,是由七首艺术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歌词选自四位当代诗人的作品,有木心的《湖畔诗人》《论拥抱》《旋律遗弃》;翟永明的《和雪乱成》《转世灵童》;张耳的《雨滴》以及宗白华的《听琴》。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氛围:有的清新,如《雨滴》;有的诙谐调侃,如《论拥抱》;有的慨叹人生,如《听琴》;也有孤寂、沉痛的挽歌,如《和雪乱成》。作品整体来讲是淡色调,灵动,纪录下细腻微妙的感受。钢琴和人声互相衬托,相互补充,呼应又顾盼。中国声乐界新秀高男高音肖玛独树一帜的演唱,时而潺潺私语,回声缠绵;时而凝神静气,如诉如泣;时而又风趣幽默,高亢激昂。声乐与琴声相映成趣,交织共存。无需多少外在装饰,也不炫耀什么技巧,音响淡淡柔柔。但内含一种真情,动人心弦,“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强而不噪,弱而不虚,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到达了一种至高的境界,致使观众忘乎所以……
我更愿意把本场音乐会看成是高平的自画像,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他超越常情常理的执着信念,有对不可知的精神世界的尊重和探索,有令人耸然动容的自信和宽容,有令人荡气回肠的爱和勇气,有摆脱一切外在世俗束缚的定力,有不断自我超越的内在要求,有敢于为天下先的气节……加之他本身所具有的学术背景,演绎技能。最终,成就了他的作品“音乐真挚,品味纯良,具有长远的价值……{3}”。
纵看成山树成林/横跨河流沙丘间/一叶一世界/作品各有别
愿音乐家高平:继续超越,佳作不断!
{1} 探戈三部曲的第二首是《琢磨探戈》(2005)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
{2} 陈丹青《阶级与钢琴》,《上海采风》2006年第8期。
{3} 引自节目单。
肖武雄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