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公开招投标下如何提高园林施工质量

2016-11-19贺鸿志王统敏刘永华

中华建设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施工质量园林绿化

贺鸿志 王统敏 刘永华

【摘 要】近年来,随着北方“雾霾”天气持续出现,人们对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觉悟不断提高,园林绿化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之势。国务院《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颁布之后,重庆市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现在一般只公布最高限价,在招标过程中进行的低价中标、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偏低、施工管理不规范,各单项工程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环节、园林绿化后期养护工作相对滞后等,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施工的质量。本文将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施工质量;园林绿化;低价中标;后期养护

In open bidding at how to improve construction quality garden

He Hong-zhi1,Wang Tong-min1,Liu Yong-hua2

(1.Chongqing Xinhua Shu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 Ltd Chongqing 400000;

2.Banan District of Chongqing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Committee Chongqing 400000)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North "haze" weather persists, people awarenes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continues to improve, landscaping industry in an unprecedented boom trend. After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State Council, Chongqing also introduced the "Bidding Implementation Rules," a series of policies, is now generally only announced the price-cap, low price in the bidding process conducted by the successful bidder, the low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team,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rregularities , the lack of the necessary communication links between the individual works, landscaping post maintenance work is lagging behind, these problems are more or less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se issues and put forward some ideas.

【Key words】Construction quality;Landscaping;Low bid;Post maintenance

1. 前言

在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日常生活、生产等活动场所和室内外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创造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园林工程精品,首先就必须解决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2. 园林绿化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 低价中标,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园林建设工程的招标过程有最高限价竞标法(只设最高限价、无最低限价竞标),有标底竞标法等形式,几年前大量采用有标底竞标或邀请招标法,都因招标执行过程中存在人为操作过程而告终。目前的招标方法普遍采用最低价竞标法。所谓低价中标, 其最根本目的是追求价廉物美,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重要手段,是参照世行贷款项目及国际上通行的低价中标原则的结果,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许多项目均采用“经过评审,选择投标价最低的投标人中标”的方式。这种方法理论上是对建设工程的成本控制,对招标过程中人为操作起到很好的作用,但随之带来的后遗症也很多。

(1) 价格超低,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降低苗木规格,甚至有些挂靠企业的施工个体,因无法承担工程风险而中途退场,导致一些工程无法保质按时完工,给建设单位增加了管理难度。

(2) 因为是低价竞标,有些企业恶性杀价,而招标方却只注重投标报价,无视其合理性,这种忽视施工企业的信誉、品牌等优势的做法,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竞标次序,造成一些优秀的施工企业无法在价格上与超低价抗衡而放弃投标,还给工程的顺利进行埋下了极大隐患。

(3) 低价中标后施工企业无疑会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工程量的调整, 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变更以及工程的索赔等方面, 以便将投标时过低的标价造成的损失补回来。这样一来, 业主方的正常管理工作将受到影响, 过多的、频繁的变更大大地增加了工作量, 同时也会造成各种管理漏洞, 其在招标时节约的开支还是要以另一种方式支出。而且低价中标的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控制成本,而忽略或无心用在园林景观造景上,导致许多景观工程“淡而无味”。

2.2 绿化队伍缺乏专业知识,管理相对落后。

由于这两年国家大搞园林绿化建设,绿化施工队如雨后春笋相继涌现,但正规专业素质人才齐全的队伍少,施工队伍中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施工队伍素质低,不能正确领会和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甚至根本看不懂图纸,不认识植物,也不懂栽培技术。 对于一个普通的自然式植物种植设计,都难以按要求完成,常出现植物配置错位、搭配不合理等现象。从施工现场来看,管理较为落后,主要反映在施工组织计划性不强;操作不严格执行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工程项目的消耗高、浪费大、质量差、技术不求进步等问题上…

2.3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工序安排缺乏科学性。

首先,施工单位对景观绿化工程的设计思想缺乏深入了解,缺乏和设计师进行必要的沟通。因此不能很好的表达设计者的创作意图。其次,施工单位未根据施工情况编制详实的栽植计划,并未对人员、材料进行合理组织调配,没有制定相关的技术措施和质量标准。另外,绿化工程是一项集绿化、土方、建筑小品、管网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如果各分类工程安排不周会导致整个工程运作困难。然而现在较多的建设单位急功近利,为了使景观工程在较短时间内突显成效,采取绿化植物先行种植,土建、管线等施工续后的模式,仅浇水一项就为施工管理增加了难度,加大成本不说,就管线埋设、土建施工开挖使种植的绿化苗木不断被移植所遭受破坏,就足以影响绿化施工的效果。还有一些则是各单项工程之间的在施工中互不往来缺少必要的沟通和相互交流与协调,致使园林建设工程中的土建,水电工程和绿化工程常发生冲突,如:道路已施工完毕而管线还没有铺设;电力管线与给水管线的铺设不能按规范规定要求保持一定距离;刚栽好的路沿石被运送种植土的车辆给压倒……这不仅给各施工方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拖延了交工的时间还严重损害了施工单位的信誉。

2.4 对园林绿化苗木的质量的监督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目前,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苗木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绿化工程的质量,对苗木的生长势、有无病虫害、土球大小等问题,也没有做严格的控制,导致苗木成活率不高,影响了整体的绿化效果。尤其是对针叶树种的监督:众所周知,针叶树种的生长周期较长,将其从高纬度山林地带移栽到污染严重,气候相对炎热的城市里时,必定会不适应,因此在移栽针叶树种之前,常常要定植一段时间,以适应城市气候、提高其成活率;但有些苗圃为追求利润,将定植时间不够的针叶苗木进行出售,由于此类苗木的成活率不高,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还使建设单位也蒙受了经济损失…………

2.5 人的主观性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又一因素。

园林绿化施工是由人来完成的,由于工程的设计人员、业主及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审美观等方面的差异。首先,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往往也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对现场施工人员来说,有时发现明显的设计与现场不符,也不及时向有关人员提出,宁可承担返工的风险,也继续按图施工。其次,园林的随意性是体现在设计师的设计手法上而不是象有一些施工人员凭借自己仅有的经验,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脱离施工图,随意配置;有的施工技术员在进行植物配置之时,完全凭借个人喜好,全然不顾设计师的设计意图,随意配置。二者的主观行为,往往使施工图的设计意图不能真正落实,严重影响了景观效果。

2.6 园林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工作相对滞后

俗语说:“三分建七分养”,园林绿化养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通过养护使植物健康生长,才能真正体现出设计者的创作意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另外,现今的园林绿化工程注重栽培而忽视养护的现象突出,为巩固和发展绿化成果,必须加强对树木、花草的养护管理。大多数绿地刚完工时效果好,由于缺乏后期管理,草坪逐渐杂草丛生,树木杂乱无章,病虫侵蚀现象严重,观赏效果大大降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有关绿化的养护专业人员较少,养护队伍中大多是农民工。专业知识少,素质低,技术差,在验收过程中发现很多植物,如爬地柏,红叶小檗等,在浇水的情况下还旱死。类似的情况在绿化工程中也出现,草坪斑秃不堪,旱柳、石竹成片死亡,主要原因是植物移栽后的浇水工作没有及时做到,发现问题后又过量浇水,导致植物死亡。这不仅给施工单位带来了经济损失,浪费了人力、财力。还影响了景观效果,本来是很好的民心工程,结果适得其反。

3. 方法及对策

3.1 关于低价中标。

目前园林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一些投标单位为了在竞争中生存,不惜余力压低报价甚至将报价降到与企业自身实力不相符的水平,以便取得低价中标,这种不合理的低价中标,给建筑市场带来很大冲击。《招标投标法》明确提出“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即合理低价)这一评标原则以来,我国各省市不同程度的作了合理低价竞标的一些探索和尝试工作,但缺乏可操作细则,使得合理低价中标在实际投标过程中无法真正实施。合理低价中标法是国际上普遍认可和通行的工程招标方法,但其要在我国真正实行起来还应具备相应的配套政策,才能使我国的工程招标工作规范化,从而杜绝承包商之间的恶性竞争,保障工程的质量。

(1) 应严格规范招标方式。招标投标法已经明确规定了工程招标范围。招标人应严格控制招标行为,避免“内部人操纵”的现象发生,解决投标企业的后顾之忧。所以,在招标方式的选择上,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法规,对业主进行严厉监督。

(2) 完善招标投标制度,规范业主在招标活动中不合理的行为。在这上面政府要起主导作用。现在,我国的政府采购中心、建设工程招标办、重点建设工程招标办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管理机关,形成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政府和招投标管理部门理应深思,从自身做起,为招标投标制的健康发展把好关,掌好舵 。

(3) 在评标过程中,应完善评标专家管理制度。首先,招投标主管部门要重视评标专家名册的建立和管理,限制业主代表进入评标专家组,提高评标活动的公正性。其次,要加强对评委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评委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专家评委的档次和质量。再次,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对评标专家在评标过程中的打分情况进行跟踪。

(4) 建立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制度,完善风险转移制度建立中标人低价风险保证担保制度和工程保险制度。为阻止非理性投标人采用不计成本的低价恶性竞争策略,应强制实行投标履约担保、低价风险担保金制度,以资金制约手段控制施工企业盲目低价投标的冲动,使得投标人的非理性行为降低到最小程度。此外,要大力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制订保险费用来源和分摊的措施,从根本上扭转缺乏保险意识的现状,使保险对工程风险起到事前控制作用。制定工程担保法和工程留置法,为建立工程风险转移体系提供法律依据,工程投标人应提供投标保金,履约保金和双向付款保金,并申请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或专业担保公司进行担保,形成风险转移制度。建筑市场环境的改善需要建设主体各方规范的行为,而工程风险管理机制是以市场手段规范各方行为,加强责任制约的有效措施。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尽快建立我国的工程担保和责任保险制度,如:投标担保、工程履约担保、业主支付担保、承包商支付担保、保修担保等担保制度。

3.2 关于绿化队伍人员素质问题。

对本单位人员培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个单位的竞争力和生存力,因此各个单位在对职工进行培养的时候应注意一下几点:

(1) 通过业务培训、自学、深造等方式,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2) 博采众学 ,科技兴园 ,营造浓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3) 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在对职工进行完职业技能的培养之后,最重要的是对其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不仅要要求大家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不唯书、不唯上、不媚俗、只唯实,坚持真理、坚持原则的思想作风;还要求大家树立起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3.3 关于施工前准备工作不充分、工序安排缺乏科学性的问题。

园林工程既然包括了多个单项工程,在施工中往往涉及到各项园林工程项目的协调和配合,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统一领导,各部门、各项目要协调一致,使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根据园林工程的实际特点,园林工程较为合理的施工组织还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3.3.1 精心准备 合理计划。

在取得工程施工项目后,应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工程概预算,为工程开工做好施工场地、施工材料、施工机械、施工队伍等方面的准备。根据对施工工期的要求,组织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计划好工程进度,保证能连续施工。

3.3.2 科学的施工管理是施工质量的关键。

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施工管理工作的基础,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不高,直接影响园林工程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施工现场要作好以下工作:

(1) 落实分包协作单位和施工条件和主要物资苗木的订购;具体落实施工任务。

(2) 组织综合施工;落实各项技术组织措施;跟踪检查计划的实施,及时反馈;加强组织平衡,保证供应;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施工安全,做到文明施工等。

(3) 预检、隐检及签证工作;整理和审定交工验收资料,组织办理工程交工验收;负责编写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总结资料;做好工程的养护前技术交底,编写保养计划,落实养护任务。

(4) 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降低工程造价,也就是对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控制通常是指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能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力求将成本、费用降到最低,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3.4 园林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工作相对滞后。

一般说,园林绿化工程与土建工程项目有相似的一面。园

林绿化工程的景观小品、园林建筑等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标准都相同。然而,园

林绿化工程与土建工程相比,它的大部份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体,这就意味着在植物移栽完成之后的养护尤为重要。

另外,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具有技术性、长期性、繁杂性、社会性等特点。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园林绿化建设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气候的异常变化、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巩固绿化成果有很大影响,所以要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重视绿化养护工作,彻底扭转“重栽轻管”的局面。抓好养护管理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业务强、技术好的养护专职队伍,签订养护责任书,责任到人、标准明确、奖罚分明,通过竞争创优的手段促进养护工作。

(2) 养护工作需要有完备的技术规范、管理标准、抓好养护工作的各个环节;还要制定必要的养护检查措施,对养护措施好、管理突出的绿地要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对管理不到位、养护水平差的绿地要加大惩戒力度。逐步提高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技术能力和质量。

(3) 落实绿化养护经费,根据养护任务的实际工作量测算养护经费,要制定严格的养护管理等级标准,根据评定后的养护等级来核算、拨付养护经费,真正实行奖优罚劣的原则,来调动养护人员的积极性,加大养护管理部门之间的竞争力度,从根本上提高养护管理的水平。

(4) 在养护管理上增加科学的投入,并加强培训学习,增加新的知识,不断更新技术,使养护管理工作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猜你喜欢

施工质量园林绿化
园林绿化施工优化探讨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实践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花境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