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开放式片段作文”的实践与探索

2016-11-19刘静

师道·教研 2016年4期
关键词:慢镜头苍蝇开放性

刘静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提出阶段性目标: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中年级学生的写作,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开放式作文片断教学通过“先导后作”“边作边导”和“先作后导”,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先导后作,开放学生的思维

众所周知,学生畏惧写作的主要原因是无话可说,也就是思维堵塞,思路打不开,其实他们的见闻与阅读积累足以完成写作的任务,但他们为何仍感到难以下笔?这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没有被唤醒,处于沉睡状态。先导后作,指的是学生写作前的开放性指导,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认为“先导后作”能快速有效打开学生思路,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是必要的。

1. 培养开放性画面意识,用画面引导作文

下面就以我指导写《一只苍蝇飞进了教室》谈谈我的策略。

我首先引导学生——你当时怎样发现有苍蝇飞进了教室的?用一幅画来告诉我。这幅画可以是实物画面,也可以是在脑海中还原定格当时的画面。等他们都有了自己的“画”后,我让他们用语言说出来。然后我引导他们——那只苍蝇是什么样的?像刚才一样,用一幅定格在脑海中的画回答。我重点引导他们还原当时的第三幅画面——接下来苍蝇在教室飞了一会,你最紧张或感到最刺激的是哪些画面?“知道电影中的慢镜头吗?慢镜头就是由很多张画面连续播放形成的,慢镜头能让观众对当时最吸引人的重点内容感受更深。把当时最刺激的一段用一连串的画面告诉我好吗?”要求还原画面后,再在脑海中播放一遍形成慢镜头。之所以这样做是要让孩子们把高潮部分在脑中细细重现,这样有利于把重点写具体。接下来,引导还原最后一幅“苍蝇飞出教室”的画面。后来写这篇作文,孩子们完成得比较理想。

类似这样写自己经历的作文,像写人写事,我常用这种“还原画面”的方法教学。对于写观察作文,比如写景,我会用“分解画面”的做法;写想象作文时(如童话),我会让孩子们先想象出一幅幅“虚拟画面”,再编写故事。

学生有了画面意识,他自己写作文时也容易操作,因为这些画面说到底都是大脑自觉“拍摄”的,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所以,让学生树立画面意识,用画面引导自己作文,作文自然不再是难题。

2. 选择开放性话题,广泛交流

就生活中的某一话题,师生互动、广泛交流,如新闻话题、校园话题等。话题开放的选择,是写作的切入点,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高涨起来。师生在亲情融融的互动中,做到情感交流零距离,使片段作文在开课伊始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拨开云雾见明月——边导边作,开放想象之路

开放性的“边导边作”,是指对学生在写作时“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激趣课堂,展开想象写好作文。

如《荷花》一课中:“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抓住这省略号,让学生想象说话,然后以“我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为开头,仿照文中的句式,进行开放性片断练习。

结合课文的想象,是有目标的想象,是有感而发的想象,同时,在句式、段式上也有很好的参考,因此,学生进行片断练习的时候,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试想,如果抓住好课文中的素材进行开放性片断练习,那么可以预见,学生的动笔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红杏枝头春意闹——先作后导,开放评价模式

先作后导,就是指学生在习作之后的评价指导,以减少提前指导或过细指导对学生习作的束缚,不用过多的条条框框去束缚学生,鼓励学生自由表达,避免千篇一律。

1. 开放性放大亮点,你说我议

根据片段内容,教师沙里淘金,找出亮点(如个性化的语言,出彩的句子等),放大优点。学生在片段训练中哪怕只有一处优美的句子,都要在全班展示。然后组织学生相互评说,使学生了解别人写得好的地方,明白为什么好,一边从中吸取经验。

2. 开放性挑刺诊断,启发思考

教师将片段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出示在屏幕上,然后引导学生去发现,积极主动地评价。在多元评价这一环节,应淡化统一,关注个性,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体验收获、体验自信。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综合运用,也是学生文化蕴含的体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当成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去做。作为中年级的语文教师不能忽视“短”片段的开放练习,也许它不够完整,但它绝对是生动的、美妙的、实在的,对于将来的“长”习作的练习也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慢镜头苍蝇开放性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作文中的“慢镜头”与“快镜头”
慢镜头里的动作三步走(二)
学会“拍慢镜头”
打自己脸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
电影里为啥会有慢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