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民族特征

2016-11-19王薇薇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民族风格梁祝小提琴

【摘 要】随着中国民族音乐的日益发展,西洋乐器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演绎也愈加多样化,本论文将通过对小提琴曲《梁祝》的这一代表性作品中民族特征的赏析,来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西洋器乐在中国民族音乐作品中的使用,以及西洋器乐的演奏方法和民族特点,并希望能够通过了解这些,来更好的发展民乐。

【关键词】小提琴;梁祝;民族风格

《梁祝》创作于1958年,是由一首小提琴为主而演奏的中国民族音乐作品,该作品在一定时期下对西洋乐器的民族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西洋乐器民族化进程的同时也使民族风格的艺术作品走向世界,被世界所关注。

一、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品赏析

(一)作品时代背景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以民间传说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爱情故事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是由何占豪和陈刚在1958年完成的。这是具有中国民族音乐特点的作品。两个人各有所长,一个专业擅长作曲,一个精通各种音乐素材,成功的完成了作品。通过交响乐团和所有同学们、老师们的帮助演奏配合加上优秀的小提琴独奏手,成功的完整演奏了整部作品。随即一鸣惊人,众所周知,成为了焦点。在随后的大型演出中声名大振,从此走向世界,被世界认可。

(二)作品的民族特征

小提琴曲《梁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首先它是我国的四大民间传说,它赞颂了梁祝二人生死同在、轰轰烈烈的爱情,揭露了封建的邪恶和残暴,展现了作品极强的民族特点;其次,呈示部中运用了越剧素材,体现出作品中欢悦的节奏,是整部作品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效果。例如,在呈示部末尾吸取了戏曲中歌唱性的对话形式,通过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各自演奏不同的旋律,来表现梁祝相爱的主题;再者,在展开部抗婚乐段,小提琴充分使用了散板,拉奏出了不断的上行音阶,这种不安的节奏正好与英台的心情相融合。在哭灵投坟乐段里,出现了弦乐的切分节奏,激情昂扬,还有锣鼓声,与我国民族戏曲音乐相融合,展现了极强的民族特征。

(三)音乐语言的表现特征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整部曲目都散发出传统艺术美。在同窗三载乐段,轻快跳动的节奏和旋律展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人彼此的心情,欢悦而幸福。而在抗婚中则表现了祝英台的怒不可遏、撕心裂肺。作品整体都体现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了梁祝二人为爱情和自由而斗争的执着。作品以优美的旋律开篇到悲惨的遭遇中的恐怖音乐气氛,最后又回到优美宁静的世界。作品从爱情主题到戏剧的中心,再回到平静的爱情主题旋律,这好似一种超越。通过各种的节奏的变换、速度的推进都体现了作品美和感人的色彩。

二、小提琴演奏民族风格

(一)小提琴的演奏技巧

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小提琴以各种演奏技巧在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整部作品起着支柱作用。

以曲目的演奏技巧来说,小提琴有自身的特点而对于小提琴有自身的特点,共四根弦,跟琵琶、吉他等乐器不同的是,小提琴的琴弦之间没有音柱,演奏家用手指在琴弦上可以随意的滑出音来。恰恰是这种自由性的滑音才使小提琴具有超凡的表现力。而这种表现力突出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梁祝》的优美跟这些滑音是脱不开关系的。滑音也时常跟随者乐曲的情感而改变以表现不同的艺术效果。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作曲家为了体现震撼的艺术效果就广泛使用了滑音。例如,在爱情主题乐段,独奏小提琴以轻柔的滑音来演绎爱情主题的美。副部主题采用上下滑音的交替进行,使主题旋律如浪花般波动,形成缠绵起伏的音乐情感。在楼台会中,滑音出现在独奏小提琴与大提琴相互对奏中。一问一答的演奏,甚至转调,滑音的使用使音乐缠绵哭泣。在哭灵投坟乐段中使用了特殊的滑音。小提琴以独特的滑音技巧使音乐散发出悲凉忧伤的情绪,愈来愈强,使乐曲达到了高潮。

以唱腔的借鉴来讲,楼台会中采用越剧唱腔,出现了欢快的节奏,小提琴与大提琴的一唱一和,互诉爱意使音乐精彩绝伦。随后音乐突然转入慢板,紧打慢唱的音乐,造成情绪突变,气氛也变得紧张,突出了强烈的民族风格。以散板的运用来说,小提琴的演奏技巧表现在演奏中对节奏的弹性处理。散板本身是一种种速度缓慢,节奏不规则的自由节拍,而作品《梁祝》恰恰充分的使用了这种不规则的节奏,从而体现出不一样的效果。本身小提琴对于演奏中国的作品,对于节奏的把握是有一定困难。在《梁祝》中,有好几个乐段里都出现了多变困难的节奏,从轻柔的慢板到欢快活跃的越剧变换节奏,再到散板,出现了具有跳跃性、自由性很强的节奏。比如草桥结拜,对于各种动物的模仿,表达的自然逼真。这些散板的出现给音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然,正是由于这些多变的节奏,才突出与传统音乐的民族音乐响融合,体现了音乐的民族特性和民族风格

(二)小提琴演奏风格的民族化

对于小提琴这样一种外国乐器,中国人并不陌生。在20世纪中国的小提琴曲出现的时候,曾轰动一时。中国民族化的小提琴的创作取材一般来自于中国传统音乐,不管是汉族的,还是少数民族的。这些作品有的根据传统的民族器乐曲的改编或是引用,还有包括散板、越剧唱腔这些无非是保留传统音乐的东西,加以创新来实现更美轮美奂的作品。所以不管是从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来说还是从小提琴的演奏风格来讲,都是具有民族化的内涵的。

三、结语

研究中西音乐结合的成功案例对音乐学者来说日益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论文希望通过在小提琴曲对中国民间故事《梁祝》的演绎以及了解其时代背景、分析其曲式结构等,能够对更多的音乐学者们进一步了解西洋器乐演奏民族音乐风格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王薇薇(1991—)女,聊城大学音乐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专业:音乐,研究方向:声乐。

参考文献:

[1]陈永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分析[N].2007.(9)

[2]罗喻.论梁祝民族化成功之路,《音乐探索》[N].2003.(4)

猜你喜欢

民族风格梁祝小提琴
永恒的梁祝 永远的蝴蝶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Hey Diddle, Diddle
明清闽南梁祝戏曲、俗曲的出版与传播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之比较
中国民族风格在小提琴音乐作品演奏教学法中的应用探讨
大型民族风格原创交响作品——清唱剧《嘎达梅林》隆重上演
大型原创民族风格交响作品 清唱剧《嘎达梅林》
小提琴与钢琴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