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机械教学中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2016-11-19吕建明陈锐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机械教学技能型人才途径

吕建明 陈锐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能型人才已成为社会紧缺人才。在高校教学中,改革已成为机械教学的必经之路,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评价方法,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率。同时,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此,改变机械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向社会市场输送更多技能型高素质人才,促进不同行业、领域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机械教学;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

一、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设置机械课程。

从某种角度来说,想要顺利实施机械教学的具体目标,必须合理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言简易懂的原则,可以根据结合各方面情况,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已有水平的校本教材。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坚持“必须、够用”的原则,注重教材内容的及时更新,优化整合理论知识结构,完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把各种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引到课堂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需要优化教学计划,把实践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以“机械加工技术”为例,要培养学生“车、磨、焊”等方面的技能,根据教材内容,合理安排学期任务,教学课时,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课程,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融合,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已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

随着社会科技日益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阶段教学中。在机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理念,正确认识、利用多媒体辅助工具。第一、运用计算机动画设计软件。机械专业课程系统而繁杂,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开设多门专业课程,比如,机械原理、机械制图,课程难度较大。以“制图课”为例,由于没有足够的教学模型,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描述立体图形,学生大都不具备较强的立体感,学生很难正确掌握机械制图的入门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不高,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优化利用教具,展示相关的实验,还要优化利用计算机动画设计软件,借助图形、实时动画,使抽象、乏味地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灵活运用Flash具有的多场景规划功效,Flash动画、影像技术等,开设相关的实验课件,便于学生不受时空限制,能够随时进行模拟练习、实验操作,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运用能力。第二、运用网络博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构建模拟仿真类型的资源库,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基本原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由于课堂时间并不是有限的,还要为学生提供其它的学习途径。博客具有超链接功能,能够为学生提供各方面大量的知识资源,学习交流,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教师要借助链接,把各方面有用的信息存入到自己的博客中,构建数据库,便于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找到相关的信息,更好地展开课程学习。

(二)仿真教学

在机械课堂教学中,需要优化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创设良好的仿真教学情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融合。以“数控加工”为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以图形为基点,编写程序,导致机械教学具有程式化特点。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借助数控仿真软件,扮演好协作者、引导者角色,引导学生亲自编写程序、检查编写的程序等,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仿真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巩固所学的知识,理解、掌握新的知识点。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专业技术素质教育。

在机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机械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由于生产第一线存在各种复杂化的技术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到生产第一线的机会,拓展他们已有的知识面,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效解决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同时,在网络信息时代下,企业设备、产品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熟悉各方面新的专业知识, 注重深造学习,使其在具备经济分析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的同时,具有机、电等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优化改造传统机械,培养学生社会市场需要的多方面技能,强化他们的生产管理意识,为毕业后更好地步入工作岗位提供有利的保障。

四、注重理论、实践的融合

在新时代下,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都发生了质的转变。“高精度、高质量”已成为数控技术的显著特点。在发达国家,数控机床已经普及化,处于成熟阶段,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中的SPT系统由多种元素组合而成,比如,柔性制造系统,加工中心、计算机辅助设计。就其应用来说,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等的应用非常多,柔性制造技术也处于日趋完善中,正被广泛推广。为此,在机械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社会市场动态需求,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结合实训、顶岗实践等使学生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积极融入到实践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要根据教材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订单模式的培养方案,实行定向培养,为实现企业、学校双赢做好铺垫。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机械教学中,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重中之重。高校要从不同角度出发,借助各种现代化技术,结合专业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同时,通过不同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多方面的技能,成为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此,不断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促进高校教学事业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纪志勇,杨健虎.探析在机械教学当中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途径[J].民营科技,2011,12:98.

[2]刘楠楠.浅谈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J].农业与技术,2011,06:112-114.

猜你喜欢

机械教学技能型人才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西安高职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高校动画专业将理论引向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从人力资源需求的视觉浅谈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基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技师院校英语教改研究
高职机械教学中整合运用现代多媒体之探讨
机械教学中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创造性教学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