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柯尔克孜族的生活艺术

2016-11-19尼加提江·铁来西

新疆人文地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妇女

尼加提江·铁来西

柯尔克孜族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少数从事农业、手工业,基本是一个传统的畜牧民族,而柯尔克孜族文化、宗教、艺术、生活等各方面都与其他畜牧民族有着很大的共通之处。柯尔克孜族服饰和生活都与其居住的客观环境的生态气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完美体现了柯尔克孜族人热情开朗的民族性格。

柯尔克孜族服饰文化

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刺绣,她们常在头巾、枕巾、被面、衣袖边、马衣以及悬挂的各种布面装饰品上绣出各种精致花纹,如花卉、飞禽、走兽和各种几何图案等,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活泼。她们编制的挂毯、地毯,花色图案精美。花毡、白毡帽、银制马鞍、木制碗等,精巧美观、古朴耐用。各种工艺品以红、蓝、白色为主,尤其红色最受欢迎。

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上,所以他们的服饰也有高原的特点。这个民族十分注重帽子,帽子的品种也很多,男女一年四季都喜欢戴一个名叫“托甫”(塔合亚)的圆顶小帽,多用红、绿、紫、蓝等色的灯芯绒做成,年纪大的多用黑色,戴帽子被认为是一种礼节。到了冬季,小伙子、姑娘们还喜欢戴用羊羔皮和狐狸皮做成的皮帽,戴上这种帽子显得非常精神。还有一种用黑羔皮或狐狸皮做成的圆形高顶皮帽,它的护耳特别长,既可卷上去,也可以放下来,外出时可以抵挡-30℃的严寒。还有一种边缘用羊羔皮或狐狸皮做的圆形高顶皮帽,顶部用绸缎,其他部位为四方形,有珠子和黑色的缨穗。夏季柯尔克孜族男子喜欢穿白色的衬衫和黑色的坎肩,戴上这种白毡帽,显得别有一番情趣。

柯尔克孜族妇女的服饰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人喜欢穿红色的短装和连衣裙,衬衣直领宽大,显得舒适。裙子多褶形圆筒状,上端束于腰,下端镶制皮毛,显得华丽富贵。妇女无论婚否,均喜欢穿黑色或紫红色的坎肩,姑娘的坎肩前胸缝有彩色有机玻璃扣、银扣、铜钱、银币等。耳环、戒指、手镯、项链也是妇女喜爱的装饰品,有的还在长长的辫子上系上链子和银元,表示吉祥和富有。妇女们头上的装饰品也很多,大多喜欢戴红色、黄色、蓝色头巾,年纪大一点的妇女则围较素的头巾。年轻妇女戴一种名叫“塔克西”的圆形金丝绒花红帽时,还要蒙一块漂亮的头巾。冬季,妇女除了围围巾也戴皮帽,以抵御帕米尔高原上的寒冷。

柯尔克孜族男子多穿一种无领的“袷袢”,也就是外衣,里面穿竖领单襟扣领衬衣,腰间系一根皮带,挂一把小刀,下身穿着条绒裤或皮裤,脚穿长筒马靴。在夏季,柯尔克孜族的男子戴一种白毡帽,帽子下沿镶有一道黑线,四周帽檐上卷,帽檐左右两侧开一道口,将其分成前后两半。同时上卷,可以遮雪避雨;将前檐垂下,可以遮蔽阳光;两檐同时垂下,可以防止风沙。这种白毡帽是从服饰上识别柯尔克孜族最鲜明的标志,柯尔克孜族人也非常珍惜它,将其奉为“圣帽”。

柯尔克孜族民俗风情

柯尔克孜族的一日三餐除早餐为馕或奶茶外,中餐和晚餐多以面食和马、牛、羊肉为主。在农区以粮为主食,但肉类仍占有很大的比重。

粮食大都用来磨面做馕、面条、奶皮面片及“乌麻什”(用麦面或青稞面做成的稀粥)“库依马克”(油饼)等。制作面食时常用皮制的擀面布。也用奶和米制成一种叫“西仁古鲁西”(奶油甜米饭)的食品。受其他民族影响,凉面、油塔子、包子和抓饭等也已常见。

日常蔬菜品种不多,仅洋芋(土豆)、白菜、洋葱较为常见,并且很少与肉类一起做成菜。很多肉类以做成手抓羊肉、烤肉(塔西哈拉克)为主。其次大多都做成独具特色的灌肺(库衣安吾普阔)、灌肠(贝吉)、油炒肉(库尔达克)、肉汤(骚尔泡)等。

奶和奶制品在柯尔克孜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最常见的有马奶、牛奶和奶皮、奶油、酸奶(浓 、稀酸奶)、奶酪等。在农村和山区,过去用餐时都使用木制餐具,现在大都被瓷器所替代。平时喜欢饮用用青稞、麦子或糜子发酵制成的一种名牙尔玛的饮料,柯尔克孜族好饮茯茶,煮沸后加奶和食盐。

柯尔克孜族的家庭为一夫一妻制。订婚有指腹婚、幼年订婚、成年订婚三种形式。娶妻彩礼至少要牲畜“一打”(九头)。通婚范围不受氏族部落限制,直系亲属和近亲不能通婚。

柯尔克孜族好客,重礼节。两人在路上相遇,要用手抚胸躬腰互相问好。凡有来客,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陌生人,都热情款待。生活中有一些禁忌:禁食猪、驴、狗肉和自死牲畜及一切动物的血;严禁在住宅附近大小便;谈话时不能擤鼻涕;忌讳骑快马到门口下马,因为这意味报丧或有不吉利消息;最忌撒谎、欺骗和赌咒;饭前饭后要洗手,洗手后手上的水不能洒,要用布擦干;做客时,吃东西要留下一点,不能吃尽,以示主人招待丰盛;客人吃饭时,他人不能进屋或窥探;客人告别出门时,要背朝门外退出;丧葬时将尸体用白布缠头和全身,实行土葬,由男子送葬……

柯尔克孜族有许多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如赛马、叼羊、摔跤、马上角力、拔河、荡秋千、夜游、捉迷藏、欧运、姑娘追等。民间乐器亦很丰富,有考姆兹(三线口琴)、奥孜考姆兹(吹奏乐器)、克雅可(二线拉琴)、帕米尔考姆兹(铁三弦)、却奥尔(牧笛)等。

他们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诺若孜节,按柯尔克孜族的历法,新月每出现一次为一个月,12个月为一年。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即过诺若孜节,类似于汉族的春节。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把好饭好菜摆好,以示庆祝,并且还要用小麦、青稞等七种以上的粮食做成一种名为“克缺”的食品,预祝在新的一年里饭食丰盛。

柯尔克孜族传统的结婚仪式是在女方家里进行,结婚的前一天,新郎要带着宰好的羊或其他牲畜,由亲戚、伴郎等人陪同,骑马送到女方的家里;婚礼前,女方家也要宰牲畜,摆筵席招待亲朋好友。

柯尔克孜族好客,凡有来客,不论相识与否,都要热情招待并拿出最好的食品待客。在请客人吃肉时,先请客人吃羊尾巴油,然后再吃胛骨和羊头肉,尤以羊头肉待客为尊。客人在吃肉前,要先取出一些分给主人家的妇女和小孩,在吃其他食品时,摆在桌上的盘里要留一部分不要吃光,以表示主人招待的丰盛。

猜你喜欢

妇女
朱大伯赶集
微家星火,照亮“最后一米”
女骑手
当代妇女的工作
二仙四逆散治疗妇女更年期慢性胃炎54例
妇女的脚变大了
各国妇女的特点
妇女三期的运动保健监护
妇女应注意“自行车病”
不要小看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