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久星系列韭菜新品种推介

2016-11-19张学平马栋豪蔡黎明马颖豪刘丙欣马伟皓杨校飞李美换王艳斌马金海何利平陈佳璇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露地栽培灰霉病株型

张学平 马栋豪 蔡黎明 马颖豪 刘丙欣 马伟皓 杨校飞 李美换 王艳斌 马金海 何利平 陈佳璇

久星5号、久星10号、久星11号、久星16号和久星18号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园艺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韭菜系列新品种。这些韭菜新品种通过全国各地大面积的示范、推广,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全国累计示范、推广面积74 666 hm2,新增经济效益21.78亿元。现将这5个韭菜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特征特性

1.1 久星5号

该品种优质高产,抗病,耐储运,冬季不休眠。田间表现为株型直立,叶色深绿,抗寒性强,耐弱光,抗灰霉病、疫病,不易干尖,分蘖力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年收割7~8刀,667 m2产鲜韭12 000 kg。适宜华北、东北、西北的各种拱棚、日光温室等保护地种植,华北以南地区露地亦可栽培。

1.2 久星10号

该品种于200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农作物新品種审定,审定号:豫审证字2001041。主要特点为优质、高产、高效,发展潜力大。田间表现为株丛直立,生长旺盛;叶片浓绿色,宽大肥厚;分蘖力强,抗衰老,粗纤维含量少,辛香味浓,鲜嫩,品质上等,商品性状特佳;持续产量高,年收割7~8刀,667 m2产鲜韭达11 000 kg。抗寒性极强,适宜各种保护地和露地栽培,为高寒地区种植的首选品种。

1.3 久星11号

杂交一代种,该品种具有抗病、高产、高效、优质、抗寒性特强、适应性广等特点。田间表现为株型直立,叶片浓绿色、肥厚宽大,生长势强而整齐,分蘖力强,年收割青韭6~7刀,667 m2产鲜韭11 000 kg以上,是目前全国各地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蔬菜保护地及露地栽培的韭菜新品种。

1.4 久星16号

抗寒、叶色深绿的韭菜新品种,填补了目前我国抗寒类型韭菜叶色深绿的空白。201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鉴定,鉴定号:豫品鉴菜2010011。该品种株型直立,株丛紧凑,高抗灰霉病、疫病,不易干尖,抗生理病害,生长势强而整齐,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年收割7刀以上,667 m2产鲜韭13 000 kg以上;商品性状特好,粗纤维含量少,营养丰富,耐贮运;冬季不休眠,适宜全国各地日光温室,塑料大、中、小棚种植,华北以南地区露地亦可种植 。

1.5 久星18号

抗寒新品种,201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鉴定,鉴定号:豫品鉴菜2010012。该品种生长势强,分蘖快,叶片宽大肥厚,株型直立、紧凑,高抗疫病、灰霉病,不易干尖,抗生理性病害,商品性好,耐贮运,营养丰富,辛辣味浓,年收割7~8刀,667 m2产鲜韭13 000 kg以上。冬季不休眠,适宜全国各地保护地种植,亦可在黄淮以南地区露地种植。

2 栽培要点

2.1 培育壮苗

①适时播种 久星系列韭菜品种一年四季都可播种,但露地育苗以3~4月,10 cm地温稳定通过10℃以上时播种为宜。秋季育苗以10月上旬播种为宜。

②苗床选择 育苗地应选择通透性好,能浇易排、土壤肥沃、便于起苗、伤根少的砂壤地最好。整地前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0 000 kg、复合肥

30 kg,然后深翻30 cm,耙碎耧平,作长15 m、宽1.0 m的畦,浸种催芽,浇透水,待水渗下后按每1 m2 10 g种子均匀撒播,覆盖1 cm厚的过筛细土,覆膜保墒,一次全苗。

③苗期肥水管理 韭菜播种后出苗期较长,应经常浇小水,保持地面湿润,以利于出苗。幼苗出土后,前期小水轻浇勤浇,保持畦面湿润;苗高10 cm时,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尿素8 kg,以后20天追肥1次,连续追肥2~3次;育苗后期控水蹲苗,促进根系发育,培育短粗壮苗。

2.2 及时定植

韭菜幼苗苗龄75天左右、6~8片真叶、株高25~30 cm、鳞茎粗0.6 cm时定植为宜。

①施足底肥,深耕细作 3月上中旬育苗,6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前根据土壤地力,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5 000~10 000 kg、复合肥50 kg,深翻

30 cm,耙碎耧平,准备定植。

②随起随栽,合理密植 韭菜移栽时尽量做到随起苗随移栽,严禁大堆堆放,同时尽可能做到大、小苗分开,淘汰病残弱苗。定植时可开沟行栽,行距30 cm,行幅5~10 cm,每1 m定植240株;亦可丛栽,行距30 cm,10 cm 1丛,每丛20株左右。露地栽培,一般每8~10行1畦,畦宽2~3 m。拱棚扣韭,每棚宽2.0 m或2.8 m,每畦之间预留80~100 cm的操作带。

2.3 合理浇水

韭菜定植后,应及时浇定植水,10天后,幼株已发新根,地上部开始长新叶,此时再浇1次水,而后中耕蹲苗,以促进根系下扎,有利于新叶分化。成活后,进入正常的水肥管理。

夏季多雨,大雨过后应及时排水防涝,遇热雨应浇冷凉的井水降温和增加水中的氧气,以防止根系窒息而死。

秋季在无雨的条件下,8月5~7天浇1次水,9月7~10天浇1次水,保持土壤湿润;10月10天左右浇1次水,保证土壤见干见湿,勿浇水过量,以免引起植株贪青旺长,致使回秧延迟,影响翌年产量。

2.4 配方施肥

土壤解冻,发出新芽前,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000~3 000 kg,同时中耕松土1次,锄深8~

10 cm,把有机肥翻入土中,以供根系吸收利用。

在收获期内应收割1次施1次肥,追肥在收割后3~4天进行。每667 m2追施3 000 kg腐熟有机肥或尿素30~50 kg+复合肥30~45 kg,追肥后应立即浇水。

2.5 及时防治病虫害

主要虫害有韭蛆、潜叶蝇。蛆冬季可采用扒开根际表土晾根冻虫防治,亦可用90%敌百虫晶体 1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600倍液灌根防治;潜叶蝇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露地韭菜3~4月、10月中下旬灰霉病发生前期,用50%速克灵(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保护地栽培时应及时通风降湿,发病初期用20%速克灵烟剂350 g/667 m2,于傍晚前闭棚烟熏防治。夏季高温多雨郁蔽有利疫病发生,发病初期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

2.6 科学收割,实现高产高效

韭菜露地栽培,春季生长早、快,3月中旬即可收割第1茬,以后一般 28~30天收割1茬,全年可收割6~7茬,年产鲜韭10 000 kg/667 m2以上。越冬保护地栽培时30~40天收割1茬,可收割3~4茬,年产鲜韭6 000~7 000 kg/667 m2。收割时收割工具要锋利、深浅要适当、刀口要平。割后2~3天及时追肥浇水,做到收割与养苗相结合,实现高产高效。

猜你喜欢

露地栽培灰霉病株型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无纺布在露地栽培克瑞森葡萄上应用技术及作用
露地荠菜有机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西葫芦株型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张掖市无公害露地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不同施氮方法对两种株型糯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设施和露地栽培对金针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
如何防治棚室番茄灰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