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鱼县早熟薄皮甜瓜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

2016-11-19鲁运江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嘉鱼嘉鱼县翠玉

特约栏目主持:鲁运江

男,湖北嘉鱼县人,高级农艺师,原咸宁地区(市)管理专家和政府津贴获得者,前后曾任乡农技站长、县土肥站长、县特产局副局长、县蔬菜办副主任兼县蔬菜科研所长、县蔬菜产业协会顾问,县作家协会会员。在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研究工作40余年,在省级以上20多种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有10多篇重点论文获全国、省、地(市)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发表科技作品及文学作品百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参编专著两部,先后获农业部、省、市、县科技成果和丰收计划奖及省、市、县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20多项(次)。事迹录入《嘉鱼县农业局志》、县文明办的《南嘉奇葩》、《南嘉文苑·名人风采》、《嘉鱼名人》、湖北省科技出版社的《燎原集》。

嘉鱼县年蔬菜播种面积达40 000 hm2以上,在20世纪80年代就形成了长江百里沿堤的西甜瓜、武嘉百里长廊的“两瓜两菜”、沿湖湿地沼泽的水生菜、城郊保护设施的精品菜等“四大特色板块基地”[1]。其中早熟甜瓜栽培是嘉鱼“长江百里沿堤”的一大亮点,瓜农充分利用长江大堤内外大面积肥沃的土地,特别是堤外的江洲(滩),在7月未涨水之前,抢早在江洲(滩)的土地上生产一季早甜瓜,既增加了收益,又不担心夏秋长江洪水的为害。全县年均甜瓜种植面积达1 333.4 hm2,总产量达4万kg,产值4 800万元。

1 甜瓜品种应用的历史概况

甜瓜属于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强[2]。嘉鱼甜瓜大面积基地化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在此之前农户都是零星种植,栽培技术简单,生产的甜瓜瓜型小、产量低,且一般都为自种自食,谈不上商品化,品种比较单一、品质较差,主要品种为黄皮大籽的八方瓜和椭圆形的青皮梢瓜,嘉鱼分别俗称香瓜和菜瓜。改革开放后,随着 “菜篮子”工程的兴起,甜瓜生产面积迅速增加,露地栽培逐步向小拱棚、大棚、温室栽培转变,667 m2产量也由

1 000 kg 提高到1 500~2 000 kg,栽培品种也趋于多元化,瓜形有球形、卵形、椭圆形或扁圆形,瓜色有绿、白、黄色等,瓜肉有绿、白、赤红和橙黄色,肉质脆嫩或绵软,味香而甜,润喉解渴,含糖量高,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主要品种有青皮梢瓜、金美丽、伊丽莎白、天蜜、香妃、长香玉、橙露、特大白沙蜜、雪酥六号、众天翠玉、改良翠玉F1 等,达50多个,但生产基地一般都选种椭圆形黄皮甜瓜,占生產面积的80%。

2 甜瓜配套栽培模式

鄂南早春气温回升比较快,实行温室栽培的少,大棚栽培的占15%左右,基本以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为主,配套模式多以两熟制为主。

2.1 瓜—菜配套模式

主要是春夏甜瓜—秋冬大白菜或甘蓝,占70%。甜瓜1月下旬至2月中旬播种,采用地膜覆盖、小棚加大棚保温和增温的措施育苗,3月上中旬采用地膜加小拱棚膜增温栽培,一般5月底6月上旬收获上市,667 m2产量可达1 500~2 000 kg,产值3 600~4 800元;大白菜和甘蓝于7月中旬至8月初育苗,8月上中旬移栽,10月下旬至12月收获,

667 m2产量达5 000~6 000 kg,产值1 700~3 000元,两季产值可达5 300~7 800元。

2.2 瓜—粮配套模式

即在收完甜瓜后抢插一季迟熟中稻,嘉鱼俗称“一季晚”,或选用产量高、米质优的晚稻。一季晚稻一般选择两优318、扬两优6号等两系品种,晚稻选择黄华占、岳优9113等良种,667 m2产量达600 kg左右,产值1 800元。迟熟中稻在5月中旬育秧,6月中旬前后移栽;晚稻6月10日育秧,6月底7月初插秧。瓜粮产值可达5 400~6 600元。

2.3 瓜—豆配套模式

即收瓜后种一季迟熟黄豆,黄豆选用中黄8号、7357、九月黄等品种,667 m2产量200~300 kg,产值550~900元。

3 甜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3.1 品种繁杂及选种

嘉鱼县目前市场上甜瓜品种繁杂,数量达数百个,有黄金瓜、白蜜瓜、花皮瓜、网纹瓜、绿皮肉质瓜等,让人眼花缭乱,很多同种不同名,有的品种吹得好听,但不适宜本地种植,瓜农种植后,不是死苗烂瓜,就是病害暴发、抗性差、产量低。建议瓜农,看中优质品种后,第一年先小面积试种,摸索其特征特性,掌握其优缺点后,再针对性地大面积栽培,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2 播期天气不佳,加强苗期设施建设

嘉鱼县地处长江南岸,甜瓜生产基本在长江“百里赤壁”沿线,虽说土地肥沃,有利于甜瓜生产。但鄂南的早春气温低、不稳定,2、3月雨雪连绵,4、5月寒潮频繁,对甜瓜的生产极为不利。加上生产设施简单、不牢固,一遇大雪大风,常出现棚膜掀毁、瓜苗冻伤或幼瓜无法授粉坐果等情况,导致甜瓜质量差、产量低。为了确保甜瓜丰产、提高经济效益,各地采用瓜农自筹,县、镇两级政府扶持等措施,全县建起了667 hm2钢架结构大棚和温室化生产基地,确保了大灾无大险,提高瓜农种瓜的积极性。

3.3 生长期阴雨连绵,大小棚增温保温

嘉鱼县每年1~4月的平均温度分别为4.0、5.6、10.6、16.7℃,日均温通过15℃的初日在4月21日。从1月25日开始育苗至稳定通过15℃的4月21日,这段时间长达55天,是甜瓜育苗到移栽的关键时期,但此期不但气温低、日照少,还时常遭遇阴雨连绵天气,雨量达148 mm,不利于甜瓜生产。建议除了采用大、小棚膜增温保温栽培外,还应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好、耐低温弱光、耐湿、抗病、不死秧、容易栽培、坐果能力强、早发不早衰的甜瓜品种。

4 潜力品种推荐

4.1 翠玉甜瓜[3]

薄皮型厚皮甜瓜,杂交一代品种,早熟,植株长势健壮,抗病、耐低温、耐弱光、抗逆性好,不老秧,不早衰。单瓜质量450~700 g。坐果至成熟25~27天,果皮光滑、灰绿色,果实椭圆形,肉质碧绿或翡翠绿色,肉厚3.5 cm,糖度14°~18°,酥脆爽甜,耐贮运,商品价值高。温室、大棚、小棚、露地栽培均可,子、孙蔓均可结瓜,在嘉鱼县为甜瓜中的极品,近年占甜瓜生产总面积的80%。该品种系列有北农翠玉、大众翠玉、改良翠玉F1等。栽培前期注意适当加大昼夜温差,坐瓜前适当控制氮肥防徒长,以免影响坐果。

4.2 金美丽

植株生长势中等,早熟,结瓜到成熟28天左右。瓜椭圆形,瓜皮金黄色,瓜面有玉白色条沟,瓜肉精致洁白、甜脆、清香爽口,糖度14°,单瓜质量1 000 g左右,667产量达2 500 kg,适应性强,耐低温弱光、耐渍、抗病性强,是嘉鱼县甜瓜生产中翠玉之前的主导品种,目前还占有一定的比例。

参考文献

[1] 鲁运江.嘉鱼县蔬菜产业化历程与持续发展措施[J].种子科技,2011(1):25-27.

[2] 朱静林.薄皮与厚皮甜瓜系列品种比较及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0(6):20-22.

[3] 柯南雁,陈艳利.薄皮甜瓜新品种北农翠玉成熟上市 [EB/OL](2015-06-08)http://bj.people.com.cn/n/2015/0608/c360761-25162823.html.

猜你喜欢

嘉鱼嘉鱼县翠玉
诗经小镇
——湖北省嘉鱼县鱼岳镇
翠玉梨在烟台地区引种表现及栽培管理
Entropy squeezing for a V-type three-level atom interacting with a single-mode field and passing through the amplitude damping channel with weak measurement*
《诗经》与湖北嘉鱼
嘉鱼县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茶人赖法卫与香妃翠玉
农产品电商品牌建设研究
嘉鱼县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优化研究
网开一面,再也不见
马嘉鱼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