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探路创新教育新模式
2016-11-19杨清波
杨清波
【路径】
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激发高校科技人员原始创新的积极性。加强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型学科建设,积极对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培育一批市级重点学科,加快国有科研院所市场化改革步伐,大力支持在渝企业和社会力量开展科学研究。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次,一个中国代表团到德国高校考察,提出要重点学习“如何解决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
德国人对此很不理解:既然对经济社会发展没有价值,为什么还要研究?
“我们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很低,严格讲,不能转化的成果就不叫成果。”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时任重庆大学副校长刘庆讲完这个故事后,长叹了口气,“这个故事背后,是科研与现实需求相脱节的一种体现。”
“这与重论文和重专利数量、轻解决实际问题的评价体系有关——不通过市场机制就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刘庆感叹。
纵观世界,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而科研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而在我国,科研与实际需求脱节、人才培养与实际应用脱轨的问题比较突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上述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科研进步的瓶颈。
早在1998年,重庆大学就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一些探索。
1998年初,王旭、郭钢等科研教学人员分别被派往重庆长安汽车公司任职,并参与管理和项目合作等工作。
两年之后,他们不但圆满完成了任务,而且有效提升了工程实操素养。
由于效果显著,合作结束时,时任长安汽车董事长尹家绪舍不得他们离开,曾提出以优厚条件将他们留在长安。但王旭、郭钢却舍不得培养了自己的学校,选择了回校任教。
彼此的需求,就在“舍不得”的交融中凸显。
“不为所有,但为所用。”——长安汽车提出了校企深度合作的倡议,与重庆大学的思路一拍即合。
其后十余年间,双方合作逐渐频繁。
2013年1月,国家“2011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发布了《关于公布2012年度“2011计划”专家初审结果的通知》。一个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高校科研体系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提升人才、学科和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目标被提上重庆大学创新日程。
在此背景下,“订单式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重庆大学很快成立了重大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推出了重大-长安“3+1”本科和“3+1+2”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计划——接受其培养的人才在完成三年专业学习后,再按长安要求进行培养;随后又打造了重大山地城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每年都会选15-20名规划、建筑、土木、市政、管理等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小组,针对具体工程任务开展联合毕业设计。
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的“2011计划”,恰如一把点燃创新激情的火炬,开始融化科研应用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坚冰”,在政、产、学、研、用等各个层面释放了创新活力。
随着以前各自为政的科研资源得到有效整合,“1+1>2”的效应随之催生:山地城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海内外招聘、共聘、互聘、互派、培养等方式,汇聚了一大批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工程技术专家、教育专家和管理专家;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则全职引进了美国MTS 系统公司、福特公司工程师陆帅等10余人,兼职引进了美国工程院院士PriyaPrasad博士等30余人,派出10余人到福特公司做高级访问学者……
研发“瓶颈”成功突破,重庆大学整体科研水平随之提升。
随后,“联合科研”进入深化拓展阶段。
2013年6月,长安汽车各部门负责人及“千人专家”20人来学校发布51项需求,重庆大学安排相关学科的80多位专家和师生参与对接,两周内承接了30项需求。
如今,“需求发布、项目对接、中心种子基金先期支持前瞻性研究、企业后续资金支持应用研究”的机制已趋成熟。在成熟的机制作用下,重大仅用10个月就帮助重庆超力高科公司设计出了福特公司需要的新车油冷器核心技术并通过认证……
而在山地城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山地城镇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制订工作正有序进行——在地方政府主导下,创新中心与相关区县共同建设典型山地示范城镇已拉开帷幕,正从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两个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