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广播”电台对民航无线电的危害及对策
2016-11-19李贺
李贺
[摘要]近年来,不法分子擅自占用无线电频率资源,设置“黑广播”电台,干扰民航无线电频率、扰乱无线电秩序的现象日益突出。本文将结合“黑广播”电台的自身特点,阐述其控制难点,并总结目前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旨在提高对“黑广播”电台危害的认识,加强防范意识。
[关键词]黑广播 危害 对策
引言
“黑广播”电台即非法广播电台,是指未经无线电管理部门和广播电视管理部门批准,擅自设置并利用广播频段向社会进行播音宣传的广播电台。由于其高收益、低成本、低风险的特点,因此屡禁不止。
“黑广播”电台频率及位置肆无忌惮的随意占用,设备发射参数的无序设置,对民航的通信导航信号频段产生了严重的直接干扰。近年来,“黑广播”电台干扰事件频繁发生,且愈演愈烈,仅2016年上半年华北地区就发生了76起“黑广播”电台干扰民航无线电信号的恶性事件,对周边地区主要空中枢纽的航班出入港安全产生了巨大威胁。
一、“黑广播”电台特点及危害性
1.“黑广播”电台所设置的频率范围宽泛,其频段范围往往在88-108MHz之间,有些甚至冒用合法的广播电台频率进行发射。由于频率毗邻民航通信导航专用的108-137MHz频段,且缺乏适当的滤波系统,极易对民航频段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地空通信,危及民航安全。
2.“黑广播”电台的设备多为“三无”产品,人为将功率放大到2500瓦至5000瓦,是正规大功率民用无线电台的数百倍。其信号覆盖可高达数十乃至上百公里。“黑广播”电台设备未取得电信设备进网许可和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其产生的带外杂散信号会对民航频率产生严重的干扰。
3.“黑广播”电台的播放时间相对固定,有的为全天循环播放,多数集中在晚20:00至次日6:00播放。因其隐蔽性需要,“黑广播”电台往往设置于大型发达城市的郊区或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上往往接近机场、管制中心等重要民航信号发射接收单位,继而进一步增加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而从经济发达地区向二三线城市扩散的趋势,在扩大其对民航无线电影响范围的同时,也为监管取缔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4.“黑广播”电台技术门槛低下、违法成本低廉,然而获利空间甚大。违法分子花费几千或近万元就可以网络购买发射机、播放器、天线等部件,租赁高层住宅或写字楼架设装置,简单设置后,就可以滚动播放广告,十余天就可以挣回成本。
二、排查“黑广播”电台的工作难点
2.1虚假伪装、混淆视听
原来“黑广播”的播放形式一般是一名主持人与一名“专家”和拨打热线的“听众”进行互动播放保健药品,并冠以直播节目之名循环播放。近期,其播放形式开始改变,通过每隔一段时间插播一些娱乐类节目,大大迷惑了一部分听众,使其误认为是正规广播,也给技术人员分辨增加了难度。
2_2人机分离、难于发现罪犯
“黑广播”电台设备简易,可隐匿于居民区中。为了隐蔽,违法人员会将天线等外部设备安装在雨水排放系统等建筑外墙管道内,或者将天线做成折叠的,夜晚展开,从而难于被发现。通常无线电管理部门会通过所在区域内多个监测站或监测车将“黑广播”电台发射点定位在某一小区附近。之后则需要专业人员通过便携设备结合肉眼观察,确定发射源的具体楼层房间。
而违法人员可通过设立岗哨等手段,发现有情况,便会用手机遥控切断正在广播的信号,使得手持测向仪的执法者找不到信号。
即使发现发射源所在房间,而由于违法人员不在现场,且多用虚假的身份证明和虚假的电话号码等信息租赁房屋,无法查获违法人员。仅仅通过没收易于获得、成本低廉的设备,难于对违法人员产生震慑。
2.3跨域执法,难于实施抓捕
近年来,部分违法人员趋向于将电台架设在各省市的边界地区。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就出现过无线电监管部门虽在本地区捕获“黑广播”电台信号,但是由于其信号源设置在周边省市地区,导致本地区执法人员无权执法,只能通过上报或移交捕获电台信息,从而延误了抓捕时机。目前很多省市之间尚未建立跨区域执法联动机制,也给打击“黑广播”电台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排除“黑广播”电台的对策和建议
3.1强化技术保障,增强自身抗性
2016年3月,国家空管办加急下达了《关于开展打击治理“黑广播”违法犯罪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各空管和机场运行单位要规范民航无线电频率和设备的使用,不得擅自使用未经批准的无线电频率,变更无线电台(站)技术参数;要提高自身抗干扰能力,密切关注民航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的变化。空管系统应当首先完善自身建设,加强技术保障,提高抗干扰能力,做到“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境界。
3.2加强设施建设,扩大监测范围
既往固定监测站和移动监测车的监测覆盖范围有限,存在很多监测的“盲区”。近年来,空中智能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凭借其响应速度快、测向精度高、监测覆盖范围大、工作隐蔽性强等优势得到逐步推广。
为了应对城区高层建筑物造成的多路径效应,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应当利我重器,增加信号查找、干扰排查、电磁环境监测以及电磁兼容分析等方面设备仪器的采购和应用力度;
其次,应强化区域监测、联合监测、数据处理等配套建设,实现区域之间的数据交换传输、交叉定位以及干扰协调处理能力,提升联合行动执行力;
最后,加强无线电管制设施建设,以提高对重要频率和专项任务的保障能力。
3.3建立举国监控,敦促跨域合作
《关于开展打击治理“黑广播”违法犯罪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还要求各级空管部门要定期汇报,建立长效机制。
(1)行政层面,当前各级空管单位通过与上级的积极沟通,联合开展打击治理“黑广播”工作,但还需进一步探索出建立公安、广电、无线电管理、工商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共同防治“黑广播”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分工协作,共同打击,综合防治。
(2)技术层面,建议无线电监测定位设备能够在互联网上互联互通,实现第一时间数据共享,从而及时开展取缔工作,杜绝因信息传输环节延误而导致取缔工作失败。
3.4推动联合执法,加强刑侦力度
各地区管理局、监管局应加强与当地公安、无线电管理机构、广电等部门的沟通,建立高效顺畅的无线电安全信息报告渠道,建立无线电干扰排查协同机制,并在遇有紧急、特殊情况时,派遣相关技术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协作兄弟部门执法取证。
为了从源头上阻止“黑广播”电台的肆意泛滥,无线电管理部门应该与工商、质监、公安、广电等多部门联合,集中整治非法研制、生产、销售、维修无线电设备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人员进行法律制裁,维护无线电通信秩序的正常运行,确保民航航空通信的畅通,保证民航飞行安全。
四、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民用航空日趋繁荣,“黑广播”电台对民航信号的影响日趋明显。有关部门应在提高自身认识和执法力度的同时,扩大对其它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科普,加强合作,使得“黑广播”电台有如过街老鼠,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