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HBO的剧集独树一帜?

2016-11-19

南方人物周刊 2016年35期

说起HBO,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部“非一般的美剧”《权力的游戏》。牵动人心的剧情、饱满的人物、精良的制作……都不足以形容这部惊天地泣鬼神的史诗神剧。播出六年,一共拿了38座艾美奖杯,打破了艾美奖的纪录。

今年HBO的新剧《西部世界》,刚播出两集就被封为神作,每次更新都会引发剧迷激烈讨论,甚至有望成为下一部《权力的游戏》。 除了《西部世界》,HBO还有两部高分新剧——《罪夜之奔》和《黑胶时代》,也是一经播出就圈粉无数。让人不禁振臂疾呼:“HBO出品,必属精品!”

可以想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剧界依然无法逃脱被HBO支配的恐惧。然而HBO的神话并非一日炼成,这家有着44年历史的美国付费有线电视,到目前为止已经制作并播出了一百多部剧集和二十多部迷你剧,极少失手,几乎每次都正中G点,倾倒众生。

要论HBO吸粉最重要的武器,当然是大尺度。HBO在我们这儿又被戏称作黄(H)暴(B)污(O)。你可以随手点开《真爱如血》,让缠绕的肉体翻搅呼之欲出的荷尔蒙,也可以随意一瞟《权力的游戏》,让四溅的血浆激荡蠢蠢欲动的肾上腺素。

除此之外,许多HBO神剧还有一样杀手锏:不差钱。

《兄弟连》

《权力的游戏》

2001年,HBO投入1.25亿美元制作《兄弟连》,成本几乎是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两倍,由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担任执行监制,剧集画面达到了电影标准,观众如同身临其境,重历那段充满硝烟的战争;HBO史上最贵的历史剧《罗马》,单季投资高达一亿美元。剧组按照2:3的比例重建了整个古罗马斗兽场和亚历山大灯塔,3000件戏服都严格按照两千多年前的工艺制成,真实再现了千年以前古罗马的生活图景;2011年,HBO又推出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诗奇幻剧《权力的游戏》,平均每集的制作费用达到600万美元,到了第六季,这个数字达到了惊人的1000万美元。看过《黑水河之役》和《私生子之战》的观众必然知道,这些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但,这还不是HBO的核心竞争力。

其实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大制作,HBO主攻的是小成本剧集,体量虽小,但胜在取材广泛,角度刁钻,将观众的喜好切割成最小的单位,确保不同的人群都可以找到自己爱的那一款,再猎奇古怪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监狱风云》满足了观众对于监狱的残酷幻想,暴力、血腥、奸情、阴谋、帮派斗争,应有尽有;《守望尘世》是一部关于宗教的诗性预言,假想世界上2%的人凭空消失,失去所爱之人的人们会如何继续生活;《忧愁河上桥》则描述了卡特里娜飓风席卷过后的新奥尔良,老百姓如何重新振作,重建家园,在混合了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传统文化以及音乐根源深厚的新奥尔良谱写了一首动人的城市情歌。

而且,艺高人胆大的HBO从不避讳敏感话题,比如性,比如死。

以四位现代都市独立女性为主角的《欲望都市》,围绕四个好朋友的经历与餐桌上的闲聊,探讨了时尚、爱情、性与现代社会中女性的身份。她们大方地讨论同性恋、3P,甚至一夫一妻制的合理性,颠覆了人们对女性的刻板印象,甚至成了许多女性的性启蒙解放者;《六尺之下》讲述了在美国殡葬业并购垄断的大潮之下,仍然坚持家族式服务的费舍一家。故事从父亲的死亡展开,侧面反映了家庭成员的生活状态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每一集都有人死去,每一集都让观众对死亡产生新的思考,明明是严肃的主题,却充满了黑色幽默。

有些剧集是如此深入人性,深入社会,模糊了电视与电影的界限,将电视剧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

被称作“电视剧版教父”的《黑道家族》,以轻松的口吻讲述了意大利裔黑手党二当家Tony的中年危机。他既是心狠手辣的黑帮老大,也是温柔顾家的慈爱父亲。《纽约客》将这部剧的人物塑造和狄更斯等大师的经典小说相提并论,并被誉为“过去25年来美国流行文化最伟大的作品”。

而被《娱乐周刊》评选为“史上最佳美剧”的《火线》,则客观地展现了美国都市底层人群的生活状况。从一起谋杀案,引出了整个毒品犯罪的“食物链”:从吸毒者到毒贩到警察到政客,环环相扣。如同HBO的许多其他剧集一样,剧中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人人都为生活所迫,受困于体制,不得不随波逐流。

主创大卫·西蒙原本是《巴尔的摩太阳报》的一名记者,负责报道犯罪新闻,曾经同巴尔的摩警局凶杀组一起执勤,这些一手的材料让这部警匪剧中的人物与情节都带有浓厚的纪实风格。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是这部剧的资深粉,还曾同西蒙探讨美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前景;哈佛大学、杜克大学等名校都专门开设了《火线》的专题课程。

无论是题材、立意还是完成度,这样的尺度都是难以想象的,也许这也正是HBO能一直在美剧界独领风骚的原因。而这,恐怕都要归功于HBO别具一格的企业文化。

从一开始,HBO高层的眼界就不一般:不播广告,只追求订阅人数。这就对作品的品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之前提到的“切割观众喜好”的举措也应运而生:一部小成本剧只需要极力迎合一小撮目标受众,这些人“只要看过,都会打高分”,许多冷门高分神剧正是这样产生的。

完全不受制于广告商、收视率,而将作品的品质和与目标受众的需求契合视为重中之重,引出了HBO的另一项创举:赋予了创作者创作的自由。

《黑道家族》制作人蒂莫西·温特说,“(HBO)总是对你(创作者)充满信心,让你想要做得更好,想把这件事做到极致、做得与众不同,就因为一整个团队都这么尊重你、支持你。”

这样的企业价值观,不仅吸引到了最优秀的人才,也培养出了更出色的人才。 《欲望都市》的制作人约翰·迈尔菲后来去了Netflix参与制作《纸牌屋》,《黑道家族》的执行制作人马修·维纳后来在AMC制作了《广告狂人》,将HBO的价值观也带到了其他平台,HBO的基因无处不在。

“这不是电视,这是HBO。”一句几乎被山寨烂了的口号代表着对创作的尊重、对品质的追求、对观众的责任,却只有HBO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