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恤事件”折射的另一种“漠不关心”(热点热评)
2016-11-19张家栋
张家栋
美国知名高档连锁百货店诺德斯特龙一张在售T恤的照片日前引发巨大争议。该T恤背面使用电影《南京!南京!》的剧照,印有一张大幅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图案。图中可见“为何漠不关心”字样,配有一张西方面孔的女性图像。
不少华裔网民直指其措辞不当、逻辑混乱,以此与屠杀犹太人和奴役非洲人的图片相提并论,产品主题却是“幸福”。还有人指责公司和设计者对中国人的感受冷漠,甚至去白宫官网“请愿”。目前,涉事公司及服装设计师本人已就此事件造成的影响作出道歉,解释称该图案实际是要表达“反战以及反对冷漠”的意思,并将相关产品下架。
表面上看,事情似乎是:华裔与设计者的真实意图间走错了道,双方间沟通出了问题。这某种程度上说得通。一些美国人可能觉得无所谓,甚至感到新奇与别致。但华裔感受却是:祖先的苦难是最重要的历史,应以最郑重的方式纪念,决不可以被轻佻地商业化。
或许,涉事公司及其设计者的真实想法是:在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实进行人文关怀、唤起美国人良知的同时,顺道赚些钱。尽管此事恶意成分看似不太高,但却折射出西方人的国际观历史观不够理性、全面,尤其缺乏与中国乃至东方相关的世界史基本常识。
从历史上看,西方舆论对东方的偏见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圣经》中就寓含“把信奉基督教的欧洲视为文明社会,把外部世界看成野蛮世界”的内容。蒙古游牧民族短暂的入侵更激发起欧洲人的仇恨意识。基于虚构及道听途说,“欧洲中心主义”者长期认为中国乃至东方“野蛮、愚昧、落后”,而这种错觉又被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近代史所“固化”。随着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壮大,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让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不攻自破,却同时引起犹抱“冷战思维”的西方人莫大恐慌,这些人开始重抛“中国威胁论”,甚至披上“文明冲突论”外衣,叫嚣“遏制中国”“抵御黄祸”。
这种“欧洲中心主义”在西方教育体系中也有所体现。大多数中国学生能够很快回答出谁是莎士比亚、达·芬奇或达尔文。但在西方不少国家,大学生在被问及类似的中国重要人物曹雪芹、王羲之或毕昇时,结果都恰恰相反。然而就对于人类文明和知识的贡献来说,曹雪芹的《红楼梦》、王羲之的书法和毕昇的科学发明重要性丝毫不亚于那三位西方大家。
“T恤事件”反映出的是东西方间深刻的文化认知差异。文化沟通是双向的,首先应基于对对方历史文化常识的了解。这不应只是西方“中国通”们独有的任务。与“反战”“反对冷漠”相比,西方更不应“漠不关心”的,恰恰是对中国及东方历史的整体认知。▲
(作者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