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师 建筑之外的设计作品

2016-11-19

世界建筑导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建筑师家具建筑

建筑师 建筑之外的设计作品

Architects and their Works

Zaha Hadid 扎哈·哈迪德

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她的作品包括米兰的170米玻璃塔,蒙彼利埃摩天大厦以及迪拜舞蹈大厦(DANCING TOWERS)。此外,南京青奥中心、北京银河SOHO建筑群、广州大剧院和香港理工大学建筑楼等也都出自她手。2016年3月31日,扎哈在迈阿密的一家医院中因心脏疾病而去世,享年65岁。

Tide储物架

这款家具产品表现了传统的固体家具向轻薄的塑料产品的过渡,也正是这种概念成就了这款“Tide”储物架的初始灵感。这款产品是zaha hadid为意大利家具品牌magis设计的,它可以自由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尺寸和形状,并且可以旋转。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组装或拆卸,以适应自己的居住、工作环境。

ArandaLasch 阿兰达莱什

阿兰达莱什建筑事务所的创始人本杰明·阿兰达和克里斯·莱什同是哥伦比亚建筑学院的研究生,并于2007年一同获得了美国年度艺术家奖和年度青年建筑师奖。工作室成立以来在多个设计领域都有建树,主要集中在生态城市规划、建筑、家具、以及不同规模的装置艺术展品。两位设计师的作品受邀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展出。阿兰达莱什不断持续探索新概念、新形态和新的制作工艺,并将其融入现代家具的产品的设计中。

MR 雕花茶桌一张; MR 雕花椅子两张

此雕花系列的作品来自于他们对宇宙中陨石晶体结构的不断探究,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艺术 呈现来传递他们的设计灵感。如同其晶体不断变化、不断自我更新的特殊性质,他们的设计 保持着不规则但可连续型拼接的自然法则,以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去创造一种无限延伸、引 人入胜的新形态,挑战传统的设计样式和结构形态。

雕花系列的作品可随意拼接成环状或线状排列,无论何种方法其花纹都是相对应的,就如同 陨石晶体排列的其中特性之一—连续的延伸性。

Tadao Ando 安藤忠雄

1941年9月1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市,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并未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仅在建筑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在高中毕业后,参加了Semi Mode研究班(Semi Mode Seminar,Seminar 是一种由大学教授创立的研究班,属于大学教育的一种),之后独自利用各种管道学习了室内设计和制图等技巧。

梦想椅 DREAM CHAIR

安藤忠雄希望借助梦想椅让人们花更多时间来梦想未来,它近乎悬浮的外表十分引人注目。雕塑般的椅身拥有十足的气场,尤其适用于较大房间,让人从各个角度欣赏。同时也是一张能够使人完全放松,舒适度极强的座椅。安藤忠雄与家具制造商Carl Hansen & Sφn 合作,以三维胶板为材料,将其薄度与弯曲度发挥到极致,超出了人们想象中的胶合板可以达到的效果。安藤忠雄认为一件产品应该由一种单一的材料制成,而且是纯粹的,没有任何环境的影响。他还成功的满足了他对梦想椅设立的严格生产要求。椅子表面可以是橡木和胡桃木也可以是皮质软垫,还有一个可调节的枕垫。

Kaare Klint 凯尔·柯林特

丹麦现代设计派的开山鼻祖。他最初学习绘画,他在不同的建造事务所工作过,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对建筑、室内、家具的系统理解。柯林特在他事业的早期就已经意识到,在家具设计过程中他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前人作品中的优点应用到现代设计上。1924年他受命组建了哥本哈根皇家艺术学院的家具设计系,并长期出任教授和系主任,开创了全新的丹麦设计学派。1916年,他提倡家具的简洁化和功能主义。后来为了提高家具的舒适感和实用性,他对人体解剖学和人体肌肉的活动进行了研究。

Faaborg Chair; Safari Chair

1914 年,36 岁的卡尔·克林特与建筑师 Carl Petersen 合作设计 Faaborg 博物馆,也因此诞生了他的第一件家具作品──《Faaborg Chair》。受父亲早年作品启发的缘故,克林特将这把椅子设计得轻巧镂空,椅面结合半圆和矩形,前椅腿分佈于矩形的外侧两点,后腿则在半圆的 45 度角处,以藤编织的轻巧《Faaborg Chair》,也成为Faaborg 博物馆方便移动、让参观者可自由坐在艺术品前观赏的展场椅子。

若是说到卡尔·克林特的独特之处,就不得不提他那不急于追求自己独创,而强调群体耕耘的性格;他常常和相同一批工匠、建筑师、视觉艺术师工作,因此他的手稿多为合作下的心血。

克林特的家具学习歷程也非常具有「个人特色」,因为他认为,要先彻底瞭解每件家具的用途、工艺和设计,才能创造出自己的作品。好比他曾设计过椅背是法式洛可可风格,底盘却带有英式气息的椅子;又或者是试图改良既存的椅子──最知名的莫过于俗称「DIY 旅行椅」的《Safari Chair》与《甲板椅Deck Chair》了。

不摒弃传统的他,反倒让学生针对材质、结构、比例、用途去深刻研究,精密的测量更是他后来办学极强调的基本功。展览中介绍克林特会在製图室或工作坊授课,然后以最普遍的家具来认识、并让学生学会合作。卡尔·克林特自创了一套基础教育流程:基础测量→人体测量和动作测量→物件测量→实用性的建设→卡榫方法→材质使用→美感考量→合作。所以对于克林特来说,符合人体工学的家具设计是相当重要的。

作品:Safari Chair

作品:Safari Chair

作品:Faaborg Chair

作品:Faaborg Chair

Yrjo Kukkapuro 约里奥·库卡波罗

北欧当代最著名的设计大师之一,在国际设计界享有崇高声誉,曾获国际、国内20余项设计大奖。他是第一个将人体工学引入椅子设计的设计师,作品卡路赛利椅(Karuselli)更以舒适的功能而被联合国产品管理组织评定为「20世纪最重要的99件设计」之一。其设计风格一直被誉为简洁、洗练、秀美、架构暴露,没有多余的装饰。

卡路赛利椅(Karuselli)

Karuselli椅设计灵感----来自于1958年赫尔辛基设计学校Olli Borg教授关于人机工程学(后来被称为:人体工学)的演讲。在演讲结束后,约里奥·库卡波罗就决定将来某一天可以设计一款完全符合人体的座椅。1964年,约里奥·库卡波罗完成了Karuselli椅的设计。

Karusellli椅是约里奥·库卡波罗大师最经典的一款座椅。他用玻璃钢与皮质材料完美地解释了卡路赛利超现代主义的设计特点。人体构造和人体美感是卡路赛利外形设计的灵感所在。

“库卡波罗设计的Karuselli是我最钟爱的一款设计,也是我做过的最舒适的座椅。我希望退休后能坐在Karuselli上,尽情的享受雪茄和美酒。”--- 特伦斯·考伦爵士(著名的英国设计经营大师)

Michael Graves 迈克尔 · 格雷夫斯

美国建筑师、建筑教育家。1934年7月9日生于美国印第安那波里斯。后现代主义运动的关键人物之一。196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964年开始设立建筑事务所。早期作品呈现勒·柯布西耶的影响,后来着重于空间结构和文脉的连续性,追求建筑中的诗意、幻想和符号隐喻。曾获美国建筑师协会1975年全国荣誉奖。他还设计绘制若干壁画。

鸟鸣水壶

1980年代是后现代主义高唱凯歌的年代,在西方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一批非常精彩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其中以建筑师最为夺目。迈克·格雷夫斯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当时接受Allessi 公司的邀请设计这个水壶的时候,在壶嘴上设计了依照小鸟形状的哨子,当水开的时候,蒸汽喷出壶口,发出鸟鸣的声音,非常好听。

Zhang Yonghe 张永和

1956年生于北京,中国著名建筑师、建筑教育家、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美国注册建筑师。并担任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教授;同济大学“千人计划”教授;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丹下健三教授教席;2005年9月就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主任。

荷叶托盘

荷——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观赏和食用植物从而成为绘画主题;

荷叶——也常常被用来托或包食物;

这片荷叶——是我们从圆明园荷塘中摘取的,圆明园的荷塘是清朝皇帝康熙时期修建的,当时我们的工作室就在圆明园。

这片枯了的荷叶——具有更加起伏和优美的形态和更加凸显和清晰的脉络,我们用计算机技术将这种时间塑造出的特质固定保存了下来。自然的设计是无法模拟的,我们的设计原则是用尽量少的人为改动将它转化成一个托盘。因此,尽管物件的材质已用不锈钢来重新诠释,人们使用与观赏的本质上仍然是那一片荷。

LYNDON NERI ROSSANA HU 郭锡恩胡如珊

郭锡恩、胡如珊,“如恩设计研究室”的创始合伙人。“如恩设计研究室”是立足于中国上海的一家多元化,国际化的建筑设计室,获得英国建筑评论杂志(Architectural Review)2010年度建筑评论新锐建筑奖,并入围美国建筑实录杂志(Architectural Record)2009年度全球十佳“设计先锋”评选,获得2011 INSIDE Festival 年度总冠军。

MING椅

缘于设计师对文化的深究- 是对被遗忘的古老中国类型学,手工艺和装饰工艺的一种探索。华裔设计师胡如珊与郭锡恩秉承对中国传统的最高敬意,运用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手法,打造了这一新颖别致的当代设计。MING系列外观简洁,是亚洲的装饰艺术与西方的实用功能性的折中表现。该系列产品丰富,不管单独展示,还是与其他家具组合搭配,都尤为出众。

Kazuyo Sejima 妹岛和世

出生于日本茨城县,1981年毕业于日本女子大学的大学院,获硕士学位,然后进入伊东丰雄的建筑事务所,并于14年后与西泽立卫创立了自己的事务所——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妹岛的建筑,简约,冷静,精致,有一种欲言又止的暧昧在里面,她的极简风格,她的磨砂玻璃和纯美的意境充满了日式的精致与淡淡的惆怅。2010年,与西泽立卫一起荣获象征建筑学最高荣誉的普利兹克奖。

兔儿椅

兔儿椅与妹岛和世的建筑一样,充满灵气,感觉就像“不经意地一笔”就让椅子的设计从众多经典椅子中脱颖而出,简单的设计手法和造型却能出其不意地切中人们的视觉和内心。

Masayuki Kurokawa 黑川雅之

出生于建筑世家,其家族在日本以建筑界教祖的地位存在,早稻田大学博士毕业,是日本至今罕见的成功跨界全部领域设计师,被誉为开创日本建筑与工业造型设计新时代的教父级人物、东京的“达・芬奇”,其具有哲理性的设计及人生理念也被广泛称为思想家。

表在日本人眼中,任何顏色一经和黑色混和,就会变成黑色,黑色也就是世界的全部。黑色兼具高贵和遮蔽的特质,色彩仿佛是情欲的涌动,黑色将其包裹深藏,一收一放,张弛有度,金属闹钟把色彩的视觉语言,形象语言完美表达,也度量着每天的生活。

Ma Yansong 马岩松

生于北京,是首位在海外赢得重要标志性建筑的中国建筑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设计艺术研究中心教授,且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执教。他致力于探寻建筑的未来之路,倡导把城市的密度、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起来。他还通过当代艺术作品、国内外个展和出版物,与公众一起探讨城市与建筑的文化价值。2006年,获得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奖。2008年,被ICON杂志评选为“全球20位最具影响力青年设计师”之一。

山水城市喷绘——中国木雕博物馆

MAD 设计的哈尔滨中国木雕博物馆已于2013年2月建成。与之同时完工的,是一个典型中国式新城,一个充满着欧陆风情的高层住宅建筑群。

这座长约200米的博物馆建筑犹如一股冰雪洪流,被冻结在位于城市中心的狭长基地上。受到北国特有的自然风貌的启发,总面积达13,000平方米的博物馆外形混沌而抽象,模糊了固态与液态之间的界限,寻找着“似是而非” 的生命特征。

银色不锈钢板所覆盖的外表皮,戏剧性地在建筑上反映着周边的环境和变幻的光线。大量的实墙保证建筑很低的热损耗,三个裂开的天窗捕捉着北方的低纬度阳光,给室内的三个中庭空间带来充足的自然漫射光。

博物馆的藏品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木雕作品,以及北方冰雪画。 而建筑也是对自然的再次阐释。 在当今的大规模城市建设中,木雕博物馆与自然的对话反而显示出一种超现实的姿态。这样的超现实也许可以打破僵化的城市面具,重拾当地的自然文脉,并赋予这个社区以新的文化特征。

作品:山水城市喷绘——中国木雕博物馆 摄影师:Hiroshi Yoda

山水城市喷绘——假山

随着中国飞速的城市化建设,大众所有的注意力都转向剧院、博物馆以及体育场等建筑上。这些标志建筑只是中国现行建筑模式的一些特例,城市仍然是以住宅开发项目为主,那些开发商大都会选择廉价和毫无特色的住宅方案,以谋求快速收回成本赚取利益。我们有没有可能既拥有高密度又经济可行而又有地标性的特色住宅呢?

这是一个采用常规板塔结构的山形建筑。起伏的轮廓与海岸线以及水面交相呼应;并在建筑顶层形成连续的屋顶平台,成为居民们的公共活动空间——屋顶花园中布置了网球场,游泳池等等各种类型的运动设施。在这个人造的山体建筑上还有一些开洞,海景和海风可以由此渗透到城市的景观中。

与建造一座刻意的人工花园相比,我们的建筑本身就是一座人造的自然景观, 一座供人们居住的假山。此设计本身既保证了建筑的密度,又形成了这座城市的新地标。

作品:山水城市喷绘——假山 摄影师:Hiroshi Yoda

山水城市喷绘——鱼缸

我们在寻找

鱼在城市中的生活空间

人和鱼的状态

必须颠倒

鱼是主体

空间开始分裂

方盒子已经融化

低质量的方空间瓦解

机器的时代结束了

表面

继续融化

内和外在模糊中连续

管子的外表面 水的内表面

在更多的外表面中

在更复杂的空间中

游戏

空间饱和度不断增加

空气和水置换了

内外的概念弱化了

像在INTERNET的世界里

更开放

更有希望

维护权利的界限被软化

与方盒子为敌

不是和主流文化作对

平民是主流文化理想的拥有者

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

更多的自主性

作品:山水城市喷绘——鱼缸 摄影师:Hiroshi Yoda

Ma Qingyun 马清运

曾先后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多所欧美顶级院校的客座教授。1996年在纽约创立美国马达建筑设计事务所,1999年在中国创立马达思班建筑设计事务所,其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包括2002年威尼斯双年展、2003年蓬皮杜艺术中心展览、2004-2005欧洲艺术年等,多次在国际性大赛上获得殊荣。

柔东西

凡是有长宽高的物件,可分两类:有用的,无用的,但都叫“东西”。东西的有用与无用不是绝对的,有今昔之别,又有南北之异。时间和空间的置位都对“用”有新的选择,即以无用之用为大用。中国人物尽其用的根本素质在于不急于小用而善待大用。有形就有用,有势就可用。形是空间定义,而势又是动作的可用。形有大小,势无界限,“形”、 “势”使万物皆用。使之用,为驯服过程,又为创造过程。驯服是“家养”文明居住的过程,而创造又是超越驯服,摆脱“家训”的过程,本次提出的“柔东西”注重“东西”无常,以柔致用的思考,在尺度、材料、加工中“像象否用”之用。 “柔”无定势、无常形、也就无常用。“柔”与“肉”同音,与身相济,用与不用,赋欲身之。

摄影师&版权:吕恒中

Chen Zhanhui 陈展辉

“建筑之外”、“城市之外”发起人及总策划,马达思班建筑事务所、玉川酒庄、思班机构、智库咖啡创始合伙人,“凹凸无限”主创设计师。上海尚都里文化交流中心艺术总监,长城国家公园、秦岭石头城设计总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上海推进办、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特邀策展人,上海设计创意100推荐榜组委会成员及总策展人。保利拍卖建筑师专场召集人,今日美术馆学术委员会理事。北京《俱乐部》客座主编及专栏作者,上海《CEO》顾问及专栏作者。

凹凸无限

凹凸是从小到戒指,大到城市的系列设计,目前聚焦在室内家具和城市公共空间装置尺度的创作和演绎。凹凸源于中国传统阴阳八卦五行五色的当代设计,是站立的中国文字,是共享经济的图腾,是传统到未来的无限可能。

Wang Weijen 王维仁

香港大学建筑系教授及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主持人,美国建筑师学会及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曾任 2007 年香港建筑双年展首席策展人。 其研究领域为合院建筑形态演变,中国建筑与城市。 其设计获奖包括美国建筑师学会设计奖;台湾远东建筑奖;香港绿色建筑奖; 香港建筑师学会奖。其设计作品多次获邀参展,包括2008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北京建筑双年展,深圳建筑双年展,香港建筑双年展,台北市立美术馆。

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的美感除了来自简练线条与对木材造型柔硬的把握,讲究的同时也是小木构件精确而可拆卸的卯榫节点。相对于宋式大木构的直线刚性,明式家具配合身体动作和视觉变化而调整的轻微曲线,既反映了木材本质直线而又曲折的双面性,也对家具的身体功能和材料交接作了恰如其分的反应。

家居家具和汉人的玉佩一样,是和人体朝夕相处互动的对象。中国人不用石材作家居家具,最多是取镶嵌大理石面的纹理山水,固然是对木材的文化偏好,也是因为石材缺乏灵活的构建交接。

猜你喜欢

建筑师家具建筑
胖胖的“建筑师”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建筑的“芯”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当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