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饲养和数据化管理
2016-11-19俞云涛
精细饲养和数据化管理
俞云涛 博士 大北农集团猪饲料技术总监
大北农集团畜牧科技产业运营中心副总裁,猪饲料技术中心总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是猪饲料营养,目前主要研究工作是猪饲料中酶制剂和微生物的高效应用。
大家都知道,养猪进入了规模化发展的时代,尤其是经过2014年和2015年的洗牌之后,规模化进程更加快速。众所周知,养猪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管理非常关键,而管理的核心,我认为就是数据化。我们以前经常喜欢用一些形容词简单地描述结果,但实际上意义不大,为什么?因为没有数据,没办法比较。如何来确定选择的母猪料是否适合母猪?很多人都喜欢用小猪断奶重来判断母猪料的好坏,但是实际上这里存在许多误区。下面主要从母猪的管理方面提供一些数据,以便大家在种猪管理中作参考。
养好猪的决定因素
养好猪的决定因素非常多,比如品种、环境(硬件设计+粪污处理+各种应激)、营养(饲料)以及管理等。首先,我认为最复杂的是环境,因为环境涉及到多个方面。我们总希望通过人为的手段控制环境,实际上未来真正要养好猪,一定不能污染环境。另外就是粪污处理问题,这是目前养猪业面临的棘手问题。粪污问题处理不好,对养猪的小环境和大环境的压力都非常大。第三就是各种应激,比如夏天太热,冬天太冷,都涉及到环境的控制。我觉得,在环境管理方面,人的因素很重要,即使是自动化管理,最终也需要人去操作。越是自动化程度高的设施,对人的要求就越高。所以,不能只靠一些老年人养猪,还是要依靠科学养猪。
评价母猪饲养效果的关键指标
评价母猪饲养效果的指标很多。大家经常会考虑母猪的乳腺发育好不好?便秘控制的如何?健仔数、初生重、断奶重、淘汰率是多少?胎次结构怎么样?背膘控制的好不好?断配间隔和分娩率如何等。所以,对于母猪的评价指标是非常复杂的。我们经常说,要想管理好母猪,实际上要比管理小猪难的多。很多养殖户不知道如何去选择适合的母猪料,考虑了很多指标,但是那些根本就不是关键所在,都仅仅是表面的指标。
后备母猪管理目标数据
目前,规模化的养猪场都比较重视后备母猪的培育。而一些普通的养殖户根本就不重视后备母猪,随意饲喂肥猪料。但实际上,如果后备母猪饲养的不好,母猪群淘汰率也会非常高,猪群结构肯定也不好,最终导致小猪整体健康状况也无法保证。在过去5年,对后备母猪发育最一致的建议如下:①饲养期间平均生长速度不低于550g/d,不高于850g/d;②90%的后备母猪进入青春期后在6周内发情;③所有配种母猪要有发情不配种的记录;④体重135~170kg、220~270日龄;⑤配种背膘厚度12~18mm(Pinilla等,2013)。
首次配种体重和终身繁殖性能的关系
关于母猪首次配种体重和终身繁殖性能的关系(图1),有专家统计,最高的体重约为130~175kg,最佳繁殖性能体重为145~165kg。
图1 首次配种体重和终身繁殖性能的关系
如何刺激母猪乳腺发育
大家都希望母猪能够有一个性能良好的乳腺,通过营养的手段实际上是可以做一些工作的。通过微生物处理技术得到的活性植物激素,可以增加44%的后备母猪6月龄乳腺细胞,提高乳腺实质的DNA(Farmer等,2010)。这类植物雌激素成分还能改善哺乳母猪乳腺的泌乳能力(Y.J.Hu等,JAS,2015年),同时可改善母猪体内的抗氧化能力,促进乳猪的健康;通过添加ω-3脂肪酸也可以促进乳腺发育。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营养手段,都可以改善母猪的乳腺发育情况。
母猪泌乳能力高于奶牛(g/ d·kgWT)
目前,母猪的产仔数普遍性提高,达到14~15个也越来越常见。我们现在接触的很多种猪,单产达到20多头。现在的加系、丹系产仔数都比较高,14~18头很普遍。所以,母猪的泌乳压力非常大。如果按体重计算,母猪的泌乳性能实际上是超过黑白花奶牛的,每天母猪每千克体重泌乳能达到60g,而黑白花奶牛只有50g。
乳腺的发育
有经验的养殖户都知道,第1胎母猪的哺乳非常关键,往往会让第1胎的母猪多带一些小猪。因为,如果第1胎的母猪的乳腺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就会对以后泌乳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果分娩后72h才哺乳,乳腺发育会不充分;24h内是可逆的,但是72h后则是不可逆的。如果乳腺在头胎没有哺乳,第2胎就会发育受损(Farmer等 2012)。所以,在第1胎哺乳时,一定要让小猪把母猪的每一个乳头都吸空,保证乳腺的良好发育。
便秘的控制
实际生产中,普遍关注母猪的便秘问题。在怀孕的后期、产前产后10d便秘问题高发。母猪便秘有很多危害,比如会导致内毒素沉积,引起水肿,降低母猪采食量,延长母猪的产程,甚至会引发难产,而且还会导致乳房炎的发生率升高,这些表明便秘对母猪乳房健康有直接的影响(Hermansson等,1978;Persson,1996)。
使用硫酸盐等泻盐解决便秘问题的副作用
生产中常用泻盐来解决母猪的便秘问题,但是泻盐是一把双刃剑,既能解决便秘,又会引发很多副作用。硫酸镁、硫酸钠、氯化钾等泻盐会影响性成熟、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繁殖衰退等问题,母猪饲粮中慎用(吴德,2014)。泻药长期使用会干扰排便反射,并可能损伤直肠黏膜,甚至导致腹泻。我们可以通过纯天然技术手段解决便秘困扰。
丹系母猪的产仔性能
由表1可见,丹麦母猪的产仔数非常高,活产仔数达到16.8头。这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母猪的乳头只有14个,而产仔数达到了16.8头,这就衍生出另一个管理手段——奶妈猪。1头母猪大约只带12头小猪,多出来的4头由奶妈猪来带。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手段就是救护站,救护站里不仅有保温箱,还有液体奶和其他的自动哺乳设施。这些手段的实施才能保证丹麦的PSY达到30以上。从表1可以看到,丹麦的断奶前死亡率非常高,能达到10.94%。因为丹麦的人工非常贵,在产仔时没有人照顾,都是母猪自己产仔,所以哺乳期的死亡率非常高。而在中国,哺乳期的死亡率不高,但是在保育期的死亡率却非常高。
表1 丹系母猪产仔性能(2014年)
表2 新母猪的后代和二胎以上母猪后代的差别
2015加系吉博克种猪的数据
大北农引进的加系吉博克种猪在大北农梁野山种猪场的头胎产仔数平均达到14头以上。大北农玉田科技园试验猪场头胎吉博克二元母猪产仔数平均达到14头以上,最高产仔20头以上。现在种猪的产仔性能确实很高,但是关键的一点是生下来如何养好,能够让它后期的生长有保证,这样PSY达到30也是有可能的。
降低新母猪淘汰率的意义
很多养殖户都认为,淘汰一头母猪无所谓,淘汰之后当肉猪买,再买头新母猪钱也够了。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当母猪淘汰率过高时,胎次结构就会不合理。大家都希望猪少生病,但是如果胎次结构不合理,猪场发生疫病的概率就会大幅上升。新母猪的后代和二胎以上母猪后代差别很大(表2),新母猪的后代质量非常差,很容易腹泻,而经产母猪的后代的质量就高,这就是母乳抗体的作用。合理的胎次结构是最强免疫力的获得基础。假如胎次结构合理,猪群约有78%的猪处于受保护状态,但是如果胎次结构不合理,新母猪或者老母猪比较多,猪群中大部分猪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发生疫病的概率就要高很多。所以,无论如何都要保证新母猪能够顺利进入第2胎、第3胎,不要轻易就淘汰掉。
背膘的控制
很多人都知道背膘很重要,但是实际生产中很多猪场老板根本不测背膘,连背膘仪都没有,仅仅凭肉眼、凭感觉估测背膘。但是单纯靠肉眼测背膘的错误概率非常高。大部分人认同的观点是,在产仔时让尽可能少的母猪背膘超过24mm或在15mm以下(Joel DeRouchey等,2010)。母猪怀孕期108d背膘厚度在17~23mm是合适的(R. Decaluwé,2014 SCI),哺乳期掉膘对下胎次窝产仔数和受孕率的影响显著,并且还会影响断配间隔(Yoder等,2013)。二胎综合征和哺乳期多掉膘有关,二胎产仔数低的母猪,随后的产仔会更低(Hoving等,2011)。
从第1胎到第8胎母猪的背膘变化规律(图2)可以看出,第1胎母猪在分娩时的背膘厚度可以达到21~22mm,到第2胎时母猪的分娩背膘降低到17~18mm,多胎次之后分娩背膘基本都在17~18mm。随着胎次变多之后,母猪的背膘会越来越薄。不论用什么样的手段饲喂,背膘都会不可避免地变薄。来自2,875头母猪的11,536胎成绩的分析报告表明,母猪怀孕期背膘越厚,哺乳期采食量越低(Jin Soo Kim等,2015)。
哺乳母猪掉膘对下一胎次和繁殖性能都会产生影响。减重22kg到减重35kg,下一胎次的胚胎个数由16.8个减少到14.9个。所以,母猪喂得效果不能只看小猪的增重如何,也要考虑对母猪的伤害程度,否则下一胎次就会受到影响。
图2 不同胎次怀孕母猪109d背膘厚度分布规律
图3 12年间898个猪场和最佳的10%猪场的断配间隔变化规律比较图片来源:Ron Ketchem和Mark Rix,2016。
一项来自比利时的研究发现,用肉眼观察母猪体况评分的结果与实际背膘测量结果的吻合度只有45%~50%。对于第一次怀孕的母猪,这一数字仅为32%。也就是说,对于新母猪,用肉眼来判断胖瘦,70%会判断错误。实际生产中,一定要引起重视。
数据化精细管理
数据精细化管理对于分析猪场是非常必要的。想要改善猪场的生产性能必须从数据分析入手,否则将两眼一抹黑,无从下手。从12年间898个猪场和最佳的10%猪场的断配间隔变化规律(图3)可以看出,最佳的10%猪场的平均断奶间隔为6d左右,近几年降低到了6d以内,而猪场总体平均水平约为7d左右。当母猪的断配间隔比较长时,其分娩率会更低。所以,我们都希望母猪能在断奶后尽快发情,这样对分娩率是有好处的。PSY 28以上的种猪场,5d内发情比例为88%以上,其中发情最多的是第4d。
判断母猪料产品优劣的一些误区
①哺乳母猪料营养并不是乳猪初生重的决定性因素,遗传和产仔数才是关键影响因素。
②哺乳母猪料非常重要,但是母猪会动员身体脂肪和肌肉来保障泌乳,从而缩小断奶窝重之间的差距,所以窝重也不是判断母猪料优劣的最明显指标(尤其是早断奶母猪);King和Dunkin(1986)证明,饲喂1~6种不同量(1.5~4.8kg)的哺乳母猪料时,母猪可以通过从体内增加动员养分泌乳,来弥补营养不足。
母猪料产品之间,在便秘控制、乳猪活力、背膘损失大小、断配间隔、淘汰率、终身繁殖性能等方面的差异更加明显。
国内母猪舍常见问题
乳猪哺乳期腹泻,部分原因被养殖户归于营养过剩,发现限制饲喂母猪可以减少乳猪腹泻,根本原因是营养过剩?还是保温不当造成的消化不良?难道追求哺乳母猪24h采食是谎言?显然不是。
部分小猪腹泻,即使保温做得很好,同样会发生。那么根本原因是母猪料太差,导致母猪体脂过多分解,奶水中的饱和长链脂肪酸过多,小猪难以消化而引起腹泻。
总结
母猪管理的核心就是背膘的管理;请重新思考判断母猪料优劣的关键指标。■
(编辑张瑞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