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犬山林地搜捕前的准备

2016-11-19

中国工作犬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警犬山林民警

陈 涛 方 伟

警犬山林地搜捕前的准备

陈 涛 方 伟

警犬搜捕是公安机关发现、寻找并有效控制犯罪嫌疑人的一项常用侦查措施,是指带犬民警依法利用警犬对犯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可能隐藏的地点进行搜索、寻找,以发现并对其实施缉捕的一项侦查措施。在搜捕过程中,现场情况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带犬民警的自身安全时刻面临着危险。近年来发生的几起流血牺牲事件足以说明这一问题。公安机关使用警犬对犯罪嫌疑人在山林地进行搜捕,如果没有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搜捕行动就难以安全、有效、快速地完成。从保护带犬民警自身安全的角度看,抓捕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全面收集情报

(一)搜捕对象的基本信息

1.搜捕人数。犯罪嫌疑人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人数的多少决定了警力配置的不同。

2.搜捕对象的姓名、别名、绰号、性别、年龄、体态、面部特征、籍贯等。

3.搜捕对象有何特长(驾驶、擒拿格斗、射击、爆破等技能)、是否受过特殊训练、身体素质如何、文化程度、生活习惯、出行规律等。

4.搜捕对象是否随身携带枪支弹药、刀具、爆炸物、放射物等危险品、有何疾病等。

5.搜捕对象的前科劣迹情况。

6.搜捕对象最后消失处。知道此处,带犬民警可以此为追踪起点,采取追踪式的搜捕方式,快速将犯罪嫌疑人捕获,节约侦查资源。

(二)搜捕对象关系人信息

搜捕对象的家庭成员、亲戚、朋友等基本信息,这些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数量、住址等。犯罪嫌疑人犯罪逃跑的最初阶段有可能藏匿在山林环境中,但当食物供给等不足时,极有可能选择外出寻找食物或新的藏匿点,其亲戚、朋友是其经常的选择。某地曾发生一起杀人案,警方在使用警犬追踪过程中,警犬追至一村口,带犬民警通过前期收集的情报,确认该村正是犯罪嫌疑人妹妹家所在村,据此带犬民警决定以“蹲坑守候、张网以待”的搜捕谋略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三)案件基本情况

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动机、目的、作案工具、行为方式、犯罪后果等以及被害人的基本情况等。

(四)搜捕环境信息

犯罪嫌疑人躲藏之处的具体方位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通往该处的路线有几条?搜捕区域的大小;野生动植物生长情况;区域内是否经常有群众出入等。

二、合理安排搜捕力量

警方在安排搜捕力量时应遵循加一原则。即指警方在执行搜捕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处置难度和危险程度等相关因素,进而合理安排警力,换言之,在人数对比上,警方应占有以多打少的优势地位。加一并非单纯的增加一个人数,而是要考虑搜捕对象是否有同伙与其一起潜逃;搜捕区域内是否还藏匿着其他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是否随身携带凶器、枪支、爆炸物等;搜捕过程中是否还存在其他危险因素等。此外,搜捕行动不是带犬民警的独立行动,而是多警种之间的协同作战。为此,在安排搜捕力量时要充分考虑带犬民警的优势及不足,带犬民警携犬在前位,后面还要有至少两名持械警员,主要负责警戒、保护带犬民警的安全并在发现搜捕对象后配合带犬民警对其实施抓捕。此外,因山林地环境的复杂性,搜捕队伍中还应考虑安排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充当向导。

三、做好装备保障

(一)武器、警械

枪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带犬民警携犬进行搜捕任务是依法履行职责,理论意义而言带犬民警具有配枪资格。

手铐。带犬民警在执行搜捕任务时,极有可能遭遇犯罪分子的脱逃、行凶、自杀、自伤等行为。手铐是警械,人民警察配备手铐的目的是防止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2015年7月20某地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带犬民警携犬很快搜索到犯罪嫌疑人并将其控制,但因带犬民警没有配发手铐,只能用牵引带将犯罪嫌疑人双手捆绑。此案中,一旦犯罪嫌疑人在带离、押解过程中逃跑、反抗等,或许对带犬民警将是致命一击。

(二)防护装备

在搜捕携带刀具、枪支等凶器且危险程度较高的犯罪嫌疑人时,要准备防刺服、防弹衣以及防弹头盔。2014年衡阳带犬民警李江在抓捕持枪犯罪嫌疑人时被犯罪嫌疑人击伤,值得庆幸的是李江身穿防弹衣,否则后果将难以想象。2015年河北沧州肃宁警犬训导员袁帅在执行搜捕任务时牺牲,如果警犬训导员身穿防弹背心头戴防弹头盔,或许他只会负伤,但绝不会牺牲。

此外,还应结合搜捕现场环境而准备长袖作训服、靴子或登山鞋等,防止蚊虫、蜂类、蛇等野生动物的叮咬。

(三)照明设备

受山林地环境中林多树密的影响,其光线条件差,不利于搜捕人员观察,需在搜捕开始前准备照明设备,一般而言,照明设备应满足亮度高、射得远且电池续航能力强的要求,必要时可携带多个照明设备。如果搜捕行动发生在夜间,还应携带夜视器材。

(四)通讯设备

搜捕人员都会随身携带手机,但受山林地环境及基站密度的影响,手机并不一定有信号,且人们大多使用智能手机,电池续航能力差,一旦搜捕时间长可能导致手机没电。故在携带通讯设备时一定要携带无线电通讯器材,必要时可使用车载中继台,保障通讯可以畅通无阻。

(五)飞行器材

在山林地环境中使用警犬技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搜捕,最大的劣势在于搜捕目标的未知,过多地依赖于警犬的嗅觉作业来判断犯罪嫌疑人的逃跑方向、栖身之地,难以实现搜捕行动的“快、精、准”,为提高警犬在山林地环境中的搜捕效率,警方可准备直升机、无人机等设备。

(六)其他物品

地图、指南针,为搜捕人员提供路线导航;砍刀,山林环境中荆棘遍布,可用砍刀破路;警用急救包,公安单警装备必配项目之一,是警务人员在执勤、训练中,受到轻小伤害需紧急临时救护的一种简易、便携式急救装备。其内配置有云南白药三合一创可贴、硝酸甘油、弹性绷带、医用手术剪刀、医用橡皮胶带、云南白药胶囊、清凉油。应当注意的是,硝酸甘油是用于救助冠心病、心绞痛等,一旦搜捕人员或犯罪嫌疑人在被控制后出现昏厥等症状时可用来救命。

四、危险评估

抓捕过程中危险无时无刻不在,在抓捕实施前我们要把犯罪嫌疑人可能采取的各种抵抗行为、出现的各种危险都要事先想到,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即危险评估。在危险评估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犯罪嫌疑人已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后果。从罪责刑的角度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一般而言,犯罪后果严重,犯罪嫌疑人拒捕的可能性就大,因此拒捕其带给警察的危险就大。

(二)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时所使用的工具。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时可能使用的作案工具有多种,当已经分析判断出犯罪嫌疑人所使用的工具系枪支、匕首、刀、爆炸物等时,应意识到抓捕时犯罪嫌疑人极有可能随身携带这些物品,危险系数会增加。

(三)犯罪嫌疑人的前科劣迹情况。

(四)犯罪嫌疑人有无传染病。尤其是艾滋病,当抓捕以下几类人群时要意识到这些人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吸毒者、暗娼、嫖客、性病病人、同性恋者、长途汽车司机、有偿供血者及上述人群的配偶或性接触者,在抓捕这几类人时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职业暴露问题。

(五)现场地形地貌。

五、制定科学合理的抓捕方案

成功的抓捕离不开抓捕前对抓捕方案的设计。只有制定周密的预案才能保障抓捕行动的成功。但现实中诸多抓捕民警并不制定抓捕预案,主观断定抓捕现场情形瞬息万变,即使制定了预案到现场也是白费。事实上,抓捕方案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应该设计多种抓捕方案,权衡利弊选择其一。抓捕方案应考虑即将抓捕的犯罪嫌疑人情况、抓捕现场情况及我方人员、武器、装备情况等,进而决定何时何地如何捕获犯罪嫌疑人。

(作者单位:公安部警犬技术学校,110034)

(编辑:颜 勤)

2015年度公安部科技计划重点项目:《警犬搜捕技术在林地环境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5JSYJA05)阶段性研究成果;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公安院校隐性课程开发与警察意识培养之研究》(项目编号:JG15DB428)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警犬山林民警
警犬是怎样“炼”成的
枫 叶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无问西东,看风过山林月掠海
两岸皆故土 山林寄乡愁
警犬戈尔吉
警犬集体过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