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干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2016-11-19毕桂红
毕桂红
(东营区六户镇卫生院护理办公室,山东东营 257102)
全程护理干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毕桂红
(东营区六户镇卫生院护理办公室,山东东营 257102)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疼痛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类风湿性关节炎;全程护理干预;疼痛;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性反应为表现的全身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变形,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本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感染、环境、激素水平与该病发生密切相关。在发病率方面,女性多于男性,由于疾病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不仅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还给患者心理造成严重损害[1]。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抗风湿药物,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半数以上患者不能长期遵医嘱用药,不仅增加了药物依赖性,还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不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7.5岁,病程3~23年、平均病程13.5年;文化程度:小学或文盲14例,初中18例,大学及以上8例;职业:农民18例,工人11例,职员4例,其他7例;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8.8岁,病程2~25年、平均病程12.5年;文化程度:小学或文盲15例,初中20例,大学及以上5例;职业:农民20例,工人10例,职员5例,其他5例。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患者神志清楚,言语清晰,无长期服用激素史,排除合并严重心、肾、肝、肺、血液系统疾病者,以及丧失劳动能力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心理干预 患者就诊环境应保持安静、舒适、整洁,由于疾病迁延不愈,治疗效果不理想,具有较高致残率,患者家庭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以及患者害怕失去生活能力,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学习,患者易产生消积情绪。对此,护士应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给予疏导,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每周可以进行健康教育讲座,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让患者消除对医院的陌生感,消除恐惧心理,有计划地与患者进行心理交流,了解患者工作、婚姻、家庭生活等情况,营造轻松、自然的交流气氛与就诊环境,劝解体谅患者,鼓励亲朋好友探视,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
1.2.2 用药干预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慢性疾病,对其进行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病情严重患者需要终生服药。因此,良好的给药依从性成为目前治疗的关键。目前临床多采用以下药物治疗:(1)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能缓解关节疼痛、有效降低疼痛评分、起到消炎、止痛、消肿的作用,但可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等不良反应,并且停药后容易复发。(2)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线用药,起效快,但患者胃肠道反应表现明显,不良反应较多。因此,应做好给药护理,告知患者在饭后服用,必要时,可联合胃黏膜保护剂,减少胃肠道反应的发生。(3)药浴:是治疗慢性类风湿关节炎最直接的方法,通过皮肤,药物吸收后直达病灶,效果满意,但药浴水温不可过高,防止皮肤烫伤。若患者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药浴。
1.2.3 活动干预 晨僵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主要表现,病变好发于四肢大、小关节,严重者可累及颈椎和颞颌关节。活动干预目的在于增强关节灵活性,有效控制炎症,减少疼痛评分,防止肌肉萎缩,最大限度保持患者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患者可自行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在家进行相应的关节功能锻炼,不仅方法要得当,而且过程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锻炼应有规律性,在急性期主要是关节制动,降低受累关节活动度,如床垫不宜太软,枕头不宜太高,有效降低负重和过度体力活动,休息时要保持正确体位。亚急性期治疗的关键主要是运动关节,增强关节活动度。慢性期主要是有效减少疼痛评分,加强功能锻炼,保持良好的坐、立、行、卧姿势,必要时给予指导。
1.2.4 饮食干预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膳食时间应规律、适量,多吃清淡、易消化、高蛋白、低糖、高维生素食物,不食辛辣刺激食物,多进食含钾、钙丰富的食物,少食油腻、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少饮酒和咖啡等,不吸烟,避免被动吸烟,同时避免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等诱发因素。
1.2.5 生活护理 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每天有计划地进行锻炼,根据气候变化选择适当的衣服,避免着凉,夜间睡觉时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
1.3 疼痛评分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疼痛评分标准:没有痛苦为0分;患者自觉轻微疼痛,可耐受为1~3分;患者疼痛感较明显,已经影响到睡眠和休息为4~6分;患者疼痛难忍,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为7~10分[2]。
1.4 临床疗效评定 治愈:晨僵症状消失,肿痛感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生化检查指标正常;显效:晨僵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生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有效:晨僵时间缩短,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无效:没有任何变化,甚至加重[3]。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s)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合理、规律用药,并应长期服药,不可擅自停药、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增加药物的耐药性。应加强对疾病的控制,有效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主要与环境、细菌、病毒、遗传、激素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当受寒冷刺激时,机体阳气衰弱,肺理空虚,卫气不固,容易引起气血阻滞。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诱发为特点的慢性炎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应避免各种风、寒、湿等不良因素刺激,针对患者情况积极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让患者充分了解并正确对待疾病,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避免发生严重后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疼痛评分,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1] 朱洁宜,吴鑫宇,周海纯,等.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5,32(10):115-117.
[2] 郭粉莲,蔡旭,叶志中,等.类风湿关节炎生存质量评估与疗效关系研究[J].护理研究,2015,18(10):1210-1211.
[3] 邢彤,李鞍英,陈卫莉.风湿宁五号方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症状急性加重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47-48.
2015-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