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2016-11-19吴晓东
吴晓东,张 旭
(乌鲁木齐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吴晓东,张 旭
(乌鲁木齐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1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患者5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THR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但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较大。在手术方式选择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选择。
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为骨科临床常见疾病,以老年人多见,老年人钙质流失严重,常伴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低,脆性大,骨折概率较高[1]。此外,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的加剧,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高。FNF骨折可导致患者血管的易损,进而影响血运,影响氧及营养的供给,影响术后的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临床治疗方式以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为主[3]。其中关节置换术最常见的方式包括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AFHR)。本文旨在分析THR和AFHR治疗FNF的手术效果优缺点,以期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51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我院X线检查确诊均为新鲜股骨颈骨折,年龄为60岁以上患者,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无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性疾病;无髋关节既往置换手术史。观察组51例,男26例、女25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2.3岁,骨折部位包括:左侧33例,右侧18例;骨折的位置包括:头下型30例,基底型15例,经颈型6例;致伤原因包括:摔伤27例、占52.9 %,高空坠落伤6例、占11.8 %,交通事故伤9例、占17.6 %,重物砸伤6例、占11.8 %,其他3例、占5.9 %;合并疾病包括冠心病10例、高血压19例、高血脂13例、糖尿病6例。对照组53例,男29例、女24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3.6岁,骨折部位包括:左侧33例,右侧20例;骨折的位置包括:头下型26例,基底型17例,经颈型10例;致伤原因包括:摔伤30例、占56.6 %,高空坠落伤7例、占13.2 %,交通事故伤9例、占17.0 %,重物砸伤5例、占9.4 %,其他2例、占3.8 %。合并疾病包括冠心病12例、高血压23例、高血脂12例、糖尿病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术前检查,并经X线片检查骨盆、患侧髋关节,此外积极处理各种合并症的,并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组患者,体位选择仰卧位,硬膜外麻醉后,选取健侧卧位,于髋外侧,做一Hardinge切口,显露切口后,经臀中肌与阔筋膜张肌间隙,将关节囊切除,并暴露股骨颈,充分清理已经脱位髋关节,并将骨赘、髋臼、髋盂、臼窝内软组织以及髋唇进行清理,经髋臼锉,沿外展45°前倾15°方向,磨削髋臼软骨面后,至有渗血位置,将磨削的骨碎屑冲洗后,置入人工髋臼杯并固定,置放股骨头并复位髋关节,效果满意后引流,术后严密监测,预防感染。对照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取侧俯卧位,健侧在下,取髋外侧做一Hardinge切口,暴露关节囊并切开,将两侧组织翻开,充分暴露股骨颈手术位置,切除股骨头,修整股骨颈残端,并将髋臼窝内的软组织充分清除,扩大髓腔,置入合适的人工股骨头,手法复位后,生理盐水冲洗,并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随后逐层关闭切口,完成手术,术后严密监测,预防感染。
1.3 评价指标 选择Harris评分标准作为评定标准,进行术后功能评分,评定指标为术后疼痛、功能恢复、畸形和活动范围4个维度。“优”指术后功能评分为 90~100分;“良”指术后评分为 80~89分;“可”指术后评分为 70~79分;“差”指术后评分﹤70分[4]。优良率=优比率+良比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a与观察组比较P<0.052.2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分析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仅2例,发生率为3.9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13例,发生率为24.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分析
a为与观察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中老年人群,因自身钙质流失严重,骨密度低,具有较多骨质疏松现象,易发生股骨颈骨折。且FNF患者年龄通常较大,机体代谢能力降低,加之多合并不同慢性疾病,因此恢复较慢,骨折部位更加难愈合。此外,股骨颈特殊的生理位置,使其骨折后易影响血运,影响机体血液对氧及养分的供应,甚至阻断供血,造成严重后果。根据相关数据表明股骨头骨折后导致的缺血坏死率高达20 %~40 %,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因此,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且具有重要意义。
常规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内固定手术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如何针对老年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效果最佳、术后不良反应少且恢复较好的术式,对于老年患者治疗和恢复,并对今后的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有效手术方式为THR与AFHR,二者均具有一定的疗效及优势,可较好地改善和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提示早期临床效果方面,THR优于AFHR。进一步对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因此对于手术耐受性较差的患者,THR较长的手术时间及较大的出血量,可能使老年患者机体恢复慢,对老年患者自身状况具有较高的要求。在今后术式选择方面,应予以权衡。
综上所述,THR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但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较大。因此在手术方式选择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选择。
[1] 李龙.全髋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对比[J].河北医学, 2013,19(4):498-500.
[2] 伍松涛.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对比[J].河北医学,2015,21(6):998-1000.
[3] 黄科,黄红君,刘德恒.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9):83-84.
[4] 艾自胜,张长青,刘粤,等.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随访资料的Harris评分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23(4):435-439.
201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