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价值

2016-11-19王国利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骨膜四肢螺钉

王国利

(朔州市山阴县人民医院,山西朔州 036900)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价值

王国利

(朔州市山阴县人民医院,山西朔州 036900)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诊断为四肢骨折的患者160例,部位为胫腓骨骨折、尺桡骨骨折、肱骨骨折、股骨骨折等。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接受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和对照组(接受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每组8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JONER-WRUH功能。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JONER-WRUH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1.3 %、8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治疗四肢骨折时,锁定加压钢板在骨折愈合时间及JONER-WRUH功能上优于钢板螺钉内固定法。

锁定加压钢板;四肢骨折;临床疗效

四肢骨折是高能量创伤中比较常见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对于恢复骨折的连续性、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及术后康复有重要的意义。牵引或石膏固定时间长,易对患者四肢功能造成影响,锁定加压钢板具有解剖复位效果好,利于骨愈合再生,并发症少等优点[1]。因此本次研究中我们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诊断为的四肢骨折的患者,探讨锁定加压钢板的治疗价值,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诊断为四肢骨折的患者160例,经我院影像学诊断为骨折,部位为胫腓骨骨折、尺桡骨骨折、肱骨骨折、股骨骨折等。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46.1±14.5)岁;对照组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45.7±13.9)岁。两组人员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四肢骨折者;严重粉碎性骨折;新鲜骨折。排除标准:纳入研究时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病理骨折。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接受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术前完善影像学检查,按照四肢不同骨折部位,选择相应手术入路。复位骨块,克氏针暂时固定,选择合适的锁定加压钢板用于锁定,稍作塑形或不塑形后沿患肢骨膜间隙至肌肉下置入,安置在骨骼表面,螺钉固定。术中避免过多剥离骨膜,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生理盐水冲洗,X线下对位满意度后逐层缝合。

1.2.2 对照组 接受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单,于骨折近端或远端作手术切口,用骨膜剥离子分离深筋膜及组织下骨膜外软组织,形成一个软组织隧道。保持骨折端的闭合,于骨表面置入钢板,X线确定骨折位置和钢板位置后,锁紧螺钉。效果满意后,进行冲洗,并放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JONER-WRUH功能,JONER-WRUH功能分为:(1)优:步态正常,膝、踝关节活动不受限。(2)良:膝、踝环节活动80°~75°,活动受到一定影响。(3)中:踝、膝关节的活动50°~75°和75°~80°之间。(4)差:踝、膝关节的活动度<50°或<7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2.2 两组JONER-WRUH功能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JONER-WRUH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1.3 %、80.0 %,两组JONER-WRUH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JONER-WRUH功能对比

3 讨论

随着交通业的发达,四肢骨折的发生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四肢骨折发生后不仅破坏骨折端的骨质,还会损伤周边软组织的血运,若治疗不当,会造成感染、皮肤坏死及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2]。

本次研究中我们分别对160例四肢骨折患者采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和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及JONER-WRUH功能上优于对照组。锁定加压钢板可对骨折部位进行锁定,纠正并维持骨折肢体的长度与力线,并且通过坚韧的内固定系统使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降低[3]。还有学者指出锁定加压钢板对骨骼的软骨组织破坏较小,术后患者恢复快[4]。

我们参考相关文献,发现锁定加压钢板的优势有以下几点:钢板及螺钉成角稳定概率高,骨膜损伤小;抗旋转、抗折弯的能力强,防止剪切、扭转等应力;可以在钢板上结合动力加压孔和锁定螺纹孔,同时起到轴向加压和内固定支架的作用;无需对接骨板进行预折弯;不破坏患者的骨膜、且很少损伤周围的软组织,钢板和骨骼之间贴合度高;与传统牵引、石膏固定相比,锁定加压钢板对机体损害小,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及骨骼的再生;常规的钢板疗法,需要对骨膜及其周围的软组织进行剥离,加重了软组织的坏死和缺血。还有学者指出传统的钢板内固定虽然可以满足一期愈合的标准,但是在治疗粉碎和骨质疏松骨折时却没有优势可言,而锁定加压钢板增加了骨折端的微动可以使骨折达到二期愈合[5]。

在进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中,还需要注意保护神经,神经断裂后,应及时修复;严格无菌操作,认真分离软组织,避免软组织过多损伤;术后要规范化功能锻炼,避免剧烈、过度锻炼[6]。

综上所述,在处理四肢骨折时,锁定加压钢板在保证骨折端的生物学完整性的基础上,更加符合当今生物学的接骨术理念,但是在每一步操作时,都需做到严谨仔细,以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因此,本次研究认为锁定加压钢板在骨折愈合时间及JONER-WRUH功能上优于钢板螺钉内固定法,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1] 王志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7):139-140.

[2] 程玲莉.四肢骨折损伤深部伤口污染和感染的治疗与护理干预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25(3):259-260.

[3] 刘玉东.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5):183-184.

[4] 和忠桂.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3):139-141.

[5] 沈捷飞.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 2012,32(36):180-181.

[6] 王斌,邓高鹏,侯平,等.骨肽与复方骨肽治疗中老年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7(13):3764-3765.

2016-03-15)

猜你喜欢

骨膜四肢螺钉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骨膜反应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0 年第1 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跟踪导练(四)
一种浮动不脱出螺钉组件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骨膜外克氏针固定并切开修复Ⅰ区伸肌腱断裂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
骨膜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