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资讯

2016-11-19

美食 2016年11期
关键词:食品药品食品儿童

健康资讯

食药监总局抽检5类食品471批次 3批次不合格

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十月发布公告,近期,总局组织抽检水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等5类食品471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468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通告如下:一、总体情况:水果制品24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86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薯类和膨化食品80批次,糖果制品94批次,茶叶及相关制品87批次均未检出不合格样品。二、不合格产品情况如下:(一)庆阳熙和购物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庆阳市维思特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甘草杏,二氧化硫残留量检出值为1.57g/kg。比标准规定(不超过0.35g/kg)高3.5倍。(二)贺州市八步区泰和水果超市销售的标称广西贺州市芬芳果蔬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皇家脆梅(经典原味),二氧化硫残留量检出值为0.88g/kg。比标准规定(不超过0.35g/kg)高1.5倍。(三)兆财食品专营店在京东(网站)销售的标称辽宁绿色芳山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黑花生油,酸值(KOH)检出值为1.3mg/ g。比标准规定(不超过1.0m g/g)高出30%。三、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所在地辽宁、广西、甘肃等省(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经营单位所在地北京、广西、甘肃等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要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并依法予以查处。查处情况于2016年12月31日前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并向社会公布。

28部门发合作备忘录 联合惩戒食品药品严重失信者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28个部门达成合作备忘录,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严重失信者开展联合惩戒。这将对加快推进食品药品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具有重大意义。合作备忘录明确,联合惩戒对象主要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食品(含食品添加剂)、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者。惩戒措施将依据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严重失信者失信情节的严重程度,分为重点监管对象,至少每半年对企业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出厂检验、企业自查等管理制度和执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监督检查;在一定期限内限制从事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活动;责令企业定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自查或者邀请第三方进行检查评价;对严重失信者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从严从重处罚。合作备忘录指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严重失信者名单将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并及时推送至参与失信联合惩戒的相关部门。对于从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严重失信者名单中撤销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相关部门应及时停止实施惩戒措施。

国人饮食消费升级追逐健康还需纠偏

日前,知名调查机构尼尔森发布一项关于中国食品消费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82%的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更健康的食品。随着消费持续升级,中国人越来越愿意为健康买单:拒绝含有不健康成分的食品,转而购买纯天然、有机产品。习近平总书记8月21日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由此确立了食品消费的升级方向,那就是从食安中国走向健康中国。习总书记提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配合这个转变,国民消费取向也将从吃得饱、吃得安全,升级到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为食品生产商和经销商带来了新的商机。约有77%的消费者表示更加信任食品生产过程透明的企业(全球指数为73%);70%的受访者更愿意光顾能够提供更多食品选择、满足特殊饮食需求的商店(此项的全球指数为57%)。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针对2岁以上的所有健康人群提出6条核心推荐,分别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然而,公众对于这些核心真正的理解还有待提高。分析尼尔森发布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国食品消费在向健康、高端的方向发展,尽管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但是总体反映了健康中国发展的大势和中国食品行业转型的方向。如何走好转型升级之路将是食品行业需要回答的命题。

国家总局发布指导意见规范基层食品安全执法

国家总局发布指导意见规范基层食品安全执法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和 “国务院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和落实日常监管、监督抽检责任”的要求,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食品安全执法规范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完善机构设置、明确机构事权、规范行政许可、依法行政强制等11个方面,对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食品安全执法规范化建设作出了明确规定。《指导意见》明确,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可以在乡镇或者特定区域设立派出机构,也可以由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向乡镇或在特定区域派驻检查人员。实行综合执法的地方,要突出食品安全监管力量的配备。

国家卫计委倡导健康生活理念:每天发呆5分钟

日前,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联合发起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乐享健康生活)”项目正式启动。国家卫计委首度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此次“乐享健康生活”开创性地提出了“5125”理念,即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每天运动1小时、掌握1项运动技巧和加入1个运动社群;按照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做到膳食多样化。同时,“5125”的谐音“我要爱我”,方便记忆。这一理念强调公众应当关注“身”、“心”两方面的健康,从而营造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网络食品安全新规实施 网售“自制美食”需持证上岗

纯手工曲奇、秘制牛肉酱、农家自制笋干……这些号称健康无添加的自制美食在各大电商和私厨平台颇受欢迎,背后的食品安全隐患却屡被忽视。10月起,随着《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的正式施行,这些网上销售的自制美食受到了严格监管。按照《办法》要求,网络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许可,无证商家将陆续被平台清退。《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明确,网络食品经营者应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或者备案凭证,并在其经营活动主页面显著位置,公示其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则应尽到相应的审查义务,在30个工作日内向食药监部门备案。此外,《办法》对于乳制品、保健品也有特殊规定,要求网售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公示产品注册证书或备案凭证。保健食品还应当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儿童食品”真的都适合儿童吗?

现在很多超市和商场里的儿童食品区域,很多标注“儿童”字样的产品,如儿童酱油、儿童盐、儿童蜂蜜、儿童奶酪等等,声称要充分做到成人与儿童分餐制,认为“儿童食品”一定适合孩子。不过,除了噱头大、价格高,儿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会更高吗?儿童食品往往让家长联想到“低盐”、“无添加剂”、“强化营养”等,但实际上,不少儿童食品的营养成分与普通食品无异。一些儿童水饺声称,不添加防腐剂和人工合成色素,但仍含有香辛料、味精、碳酸钠等食品添加剂。在一款“高钙”儿童成长奶酪的配料中,含明胶、卡拉胶、刺槐豆胶、乳酸、山梨酸等食品添加剂。多数人认为“儿童酱油”是低钠调料,事实上,记者看到一款宣称“减盐”、“淡口味”的儿童酱油,营养成分表中钠含量为523毫克/10毫升,同品牌成人酱油的钠含量为609毫克/10毫升,并无实质性的减少,且原料均为水、大豆、小麦和食用盐。专家提醒,对于3岁以上儿童的食品,我国并未出台相关食品标准。“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是营养均衡,市面上部分儿童食品为追求口感,添加糖、盐、脂肪和食物添加剂等多吃无益的配料,家长应慎选。”

美媒:专家称垃圾食品增加抑郁几率

据美国大全新闻网10月报道, 波士顿的精神病专家、《抑郁症突破性解决方案:用营养、饮食和补充剂控制你的情绪》一书的作者詹姆斯·M·格林布拉特说:“很多年前我们就知道,像碳水化合物等特定食物会给人带来好心情。许多研究告诉我们,饮食不合理会引起多种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格林布拉特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最近的研究指出,过去15年美国自杀率激增了24%,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是个吃垃圾食品的社会。他说:“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饮食混乱的青少年尤其面临风险。自杀率增长幅度最大的是10岁至14岁的女孩。自1999年以来,这个群体的自杀率暴涨了200%,令人难以置信。部分原因在于社交媒体,但大多数是由于营养不良。青少年饮食的特点是精细谷物和加工糖类摄入量增加,而基本营养物质缺乏。”格林布拉特解释说,大脑消耗代谢能量的25%,因此需要为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Ω-3脂肪酸等确保正确的食物来源,以保证大脑最佳功能。他说:“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B12、镁以及Ω-3脂肪酸与抑郁和自杀风险增加有关。”临床心理学家、西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高级研究员安德里安·洛普雷斯蒂在这一领域拥有18年的工作经验。他接触过存在各种精神健康问题的患者,包括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他解释了高营养饮食对预防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重要性。他说:“我们的饮食会在很多方面影响情绪。与情绪有关的脑部化学物质被称为神经递质。这些物质依赖食物中的多种营养物质。”

猜你喜欢

食品药品食品儿童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济源紧盯食品药品安全
留守儿童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济源紧盯食品药品安全 (配图)
六一儿童
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出台
危险食品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