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不符合项分类管理在核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016-11-18李应松陈野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核工程分类管理

李应松+陈野

摘 要:不符合项分类作为不符合项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在国内核工程的发展建设过程中至今未形成规范、统一的分类标准,分类依据由各核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参照法规要求具体制定,这为不符合项管理在核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带来了困扰。

关键词:不符合项;分类管理;核工程

中图分类号: TL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46-2

1  不符合项分类管理的目的

核安全法规中已明确说明控制不满足要求的物项,是为了防止误用或误装。而不符合管理是专门针对核工程不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物项的一项管理活动,作为核工程整个物项控制中的一部分,不符合项管理也应遵循物项和服务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对不符合项实施分类管理,对不同类别的不符合项采取相应程度的控制和验证措施。

2  国内各核工程项目不符合项分类管理的统计分析

我国现行的核安全法规及其相关导则未对不符合项分类作出明确的规定,长期以来在国内各核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基本由项目业主对核工程不符合项分类管理作出具体的规定。下面就我国各主要核工程项目对不符合项划分的类别、划分原则、处理权限和流程控制等进行简要的统计和分析(表1)。

3  国内核工程不符合项分类管理现状和改进建议

3.1 国内核工程不符合项分类管理现状

国内早期建设的核工程项目,如秦山核电三期工程将不符合项划分为二类:一般不符合项和重大不符合项;田湾核电一期工程将不符合项划分为四类:Ⅰ、Ⅱ、Ⅲ、Ⅳ类;而随着近些年来各核电集团和核工程项目之间相互交流反馈建设管理经验以及管理人员的轮转流动,使得国内部分运营的和大多在建的核工程项目在不符合项分类管理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目前绝大部分国内核工程项目将不符合项基本划分为三类:C1、C2、C3类或Ⅰ、Ⅱ、Ⅲ类。不符合项分类依据主要包括:

①不符合项是否违反了买方采购文件(包括已生效的合同、已批准执行的设计文件等)的要求。如未违反买方采购文件要求而只是违反了供方内部标准或程序规定的要求,则划分为C1类或Ⅰ类不符合项;如若违反了买方采购文件要求,则划分为C2类或Ⅱ类不符合项及C3类或Ⅲ类不符合项。

②当不符合项在违反采购文件要求的情况下,需要对不符合项的分类开展进一步判定,如不符合项可以按照买方已批准认可的工艺方案、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来处理,则判定为C2类或Ⅱ类不符合项;如不符合项不可以按照买方已批准认可的工艺方案、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来处理,则判定为C3类或Ⅲ类不符合项。

3.2 国内核工程不符合项分类管理的改进建议

①在核安全法规及其导则未对不符合项分类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要严格实施不符合项分类管理要求,就需要国家层面或行业内统一制定具有操作性强、实用的不符合项分类管理指导标准。

②在缺乏国家层面或行业内的统一的不符合项分类管理指导性文件的情况下,国内各核工程项目建设单位需加强这方面的经验交流与总结,使得部分核工程项目在不符合项分类管理方面的良好实践得以推广应用,也利于国内核工程不符合项分类管理趋于统一。

③针对目前核工程不符合项分类管理的现实状况,作为对项目负全面责任的营运单位(项目业主)应制定完善的切实可行的不符合项分类管理程序,以规范和指导整个核工程项目在土建、安装、设备制造等各领域及各参建单位的不符合项分类管理活动。

④在核工程不符合项分类管理的过程中,作为产生不符合项的责任单位应严格按照项目业主的不符合项分类原则开展不符合项的分类管理,同时加强对全体参建人员的培训教育,使其能积极认识和正视工程中所产生的不符合项,避免出现瞒而不报或刻意降低不符合项类别的情况,针对不符合项的类别按照分类管理要求及时逐级上报。

⑤在核工程不符合项分类管理的过程中,各级参建单位的质量保证部门作为本单位质量保证工作的归口指导部门和监督部门,应参与相应类别不符合项的过程审查和最终的验证关闭,以起到对不符合项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的及时监督作用。

⑥对于核工程不符合项分类依据的制定,避免出现仅凭借单个条件或因素对不符合项类别进行简单的判定,应参照物项和服务质保分级的相关原则和思路,从多个方面对不符合项类别进行全面评价,包括不符合项的严重程度、安全等级、质保等级、处理方式以及不符合项处理工艺的复杂性、成熟度等进行综合考虑,使不符合项分类依据更具完整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参 考 文 献

[1] 马校正,韩淑芳,郁蓓.对GS-R-3《设施和活动的管理体系》与HAF003《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的比较、分析和评价[J].核安全,2008(4):13-20.

[2] 丁玉珍.推进军工质量文化建设 保证军工产品质量——国防科技工业军工质量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深圳召开[J].质量与可靠性,2006(5):57-58.

[3] 李运文.从“核电厂质量保证”到“核电厂管理体系”的变革[C].中国国防工业标准化论坛.2007.

[4] 沈培洁,陈莺,李兴华,等.AP1000主控制室设备鉴定试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及实施[J].核电工程与技术, 2012(1):22-27.

猜你喜欢

核工程分类管理
“核工程材料环境老化机理与服役性能评价”专刊主编 张乐福
“瑞典式”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实验室危险废物分类管理及处置实践
更正
分类管理 综合施策 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水平
影响核工程安装工作的几点因素探究
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刍议——国外一流大学的经验和我国高校的实践
聚焦民办教育分类管理与合理回报
西安交通大学获第18届国际核工程大会举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