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出行”引领社会新风尚
2016-11-18梁峥
■文、图/梁峥
“绿色出行”引领社会新风尚
■文、图/梁峥
志愿者在开展绿色出行宣传
近些年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生活品质和环境友好的需求越来越高,但与之相背的确是机动车保有量直线上升,交通堵塞日益严重和日益恶化的空气质量。据统计,交通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在全球各行业中一直位居前列,人类交通出行排放的“贡献率”约占25%。为了改善交通拥堵状况、改善空气质量,“绿色出行”这个词逐渐走入到公众的视野当中。
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政府为了解决大赛期间的交通出行问题,就与中国民促会绿色出行基金(以下简称“绿色出行基金”)共同发起了“绿色出行 绿色奥运”系列活动,倡导公众响应绿色出行理念,在大会期间尽量选择低排放的交通工具出行,以解决赛事高峰的交通问题和环境问题。该组织在随后的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期间也帮助了更多城市和市民通过不同方式来践行“绿色出行 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
如今,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居民,肯定对“绿色出行”并不陌生,从小到老或许大家都能说出几条“绿色出行”的意义和好处。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改善环境、社会低碳发展……都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如何有效的鼓励和吸引更多公众参与到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来,一直都是绿色出行基金关注的重点问题,以下就是“绿色出行基金”推荐的几种践行绿色出行的选择方式。
一、步行
短距离出行选择以步代车也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既可以省油,减碳排放,又可以锻炼身体,有益健康。特别对“办公族”来说,每天适当的步行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式。
二、自行车
由于自行车是无污染、低污染的绿色出行工具,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可以身体力行为保护环境作贡献。有专家计算,如果100万人每周变驾车8千米为骑车8千米,1年即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万吨。
同时,短距离出行中使用自行车在时间保障、便利性、交通费用等方面,比公交、地铁有更大优势,使用自行车、电动车应作为交通出行的一种较好选择。
三、公共交通或城市轨道交通
在出行时,尽量乘坐地铁(轨交)、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用我们的行动“染绿”城市交通。据数据显示,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比乘坐小汽车出行,平均每年每人减少4.1公斤的氮氢化合物、28.6公斤的一氧化碳和2.3公斤的氮氧化物。以上数量,若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那就是巨大的排放量。
城市公共交通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节能环保,人均能耗和排污量远远低于小汽车;很低成本,成本仅仅高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意外的机率明显小于汽车和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速度比步行和骑车要快。
四、共享出行
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预计将超过2亿辆。现在有十多个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了数百万辆。根据国外城市经验,“拼车”、“顺风车”、“共享租车”等共享出行方式可每天减少10%-25%的私家车出行率。
“共享经济”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新型社会行为,也是和谐社会的一种体现。“共享出行”逐渐成为城市中的新时尚,一方面可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减少尾气排放,合理利用闲置的空位,通过共享模式更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际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友好互助。
五、新能源车或小排量车
按需要购买适合自己的车型。例如城市上班族,可选择新能源车(电动车或混合动力)及较小排量发动机的车型,功率低,整车油耗也低,有利于节能、并减少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排放。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车,要认识到拥有小汽车和把小汽车作为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两个概念。有小汽车并不意味着到什么地方都开车去,应将使用小汽车和使用其它绿色交通形式结合起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小汽车出行,以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排放。
六、铁路或长途汽车
长距离旅行选择火车或长途汽车,尽量不要乘坐飞机。飞机是较为高能耗的出行方式,而火车或长途汽车比飞机更清洁和节能,能源消耗要降低40-70%,污染降低85%。短途旅行中,如果火车或长途汽车在座位不空的情况下,要比飞机省2-3倍的能源,越长的路程,节省就越多。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也相应减少。
为了解自己对碳排放的“贡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还可以经常算算自己的“碳足迹”。绿色出行基金在“绿色出行网”(http://www.cleanair.net.cn)上提供了“绿色出行碳计算器”,选择或输入自己的出行方式、往返地和人数,即可算出每次出行的碳排放量。如果希望补偿由此产生的碳排放,还可点击“碳补偿平台”的链接,通过网上或手机支持平台购买碳减排指标,专业机构就会帮你用于植树造林或其他减排项目。
现在“绿色出行”已经成为全社会参与节能低碳的新风尚。通过长期努力,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积极响应“绿色出行 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只要所有人都携起手来不断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贡献力量,人类社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Green travel” leads new social customs
作者单位:中国民促会绿色出行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