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用于甲状腺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①
2016-11-18路园园曾凡荣
路园园,曾凡荣,张 丹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穴位注射用于甲状腺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①
路园园,曾凡荣,张 丹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1%利多卡因的疗法对于甲状腺切除手术病人的术后镇痛情况的影响,为在临床上采取穴位注射进行术后镇痛提供实验根据。方法:选择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择期病人60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和穴位注射1%利多卡因组(L组),在麻醉诱导后L组取双侧内关和合谷穴,每个穴位各注射2ml 1%利多卡因;C组不施加任何刺激。比较术后两组病人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结果:术后L组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C组,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注射1%利多卡因可显著改善甲状腺切除手术病人的术后疼痛情况,术后镇痛效果确切。
穴位注射;术后镇痛;甲状腺切除术;合谷穴;内关穴
手术造成的创伤和术后引起的疼痛都是损伤性刺激,可促使机体发生应激反应[1],术后并发症主要与这种反应有直接关系,机体的免疫系统和自主性还会遭到某种意义上的影响,一系列的术后紊乱随之而来。由于吞咽痛和切口痛的存在,甲状腺切除手术后的病人,不敢吞咽和咳嗽,这些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及其术后的生活质量。因此,为了使免疫抑制和病人主观感觉上的痛苦有所减轻以及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得到更适宜的调节,及时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显得尤其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病人在围手术期的安全性,而且能够促进患者术后的早日康复。为此,本文探讨了穴位注射1%利多卡因对行甲状腺切除术的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2014-12~2015-07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择期甲状腺切除手术的病人60例,ASA分级为I~Ⅱ级,按手术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即空白对照组(C组,30例)和穴位注射1%利多卡因组(L组,30例)。术前所有患者的心、肺、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气管软化试验阴性,无甲亢和呼吸道压迫症状,近期未服用镇静、镇痛药,情绪过度紧张无法配合者被排除。
1.2 麻醉方法
(1)在进入手术室前所有患者均未使用任何术前药。进入手术室后,仔细核对患者,进行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无创血压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的监测。开放外周静脉通道,静脉推注地塞米松 0.2mg/kg和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2)采用舒芬太尼0.3~0.6μg/kg,依托咪酯0.1~0.4mg/kg,罗库溴胺0.8mg/kg进行术前诱导,麻醉诱导后L组患者在双侧内关和合谷取穴,用酒精进行局部常规消毒,每个穴位注射2mL 1%利多卡因。合谷穴的定位:虎口边缘与手背第一、二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略偏食指端,或者在手背侧,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内关穴位于腕关节掌侧,腕横纹正中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C组未施加任何刺激。麻醉诱导后三分钟BIS值降至小于50进行气管插管,插管前在气管导管前端涂液体石蜡油,实施插管者均为同一位麻醉医师,且工作长达五年以上,均在30秒内一次完成插管。气管插管后固定好导管,然后进行机械控制通气。麻醉维持用瑞芬太尼0.25~1μg·kg-1·min-1和丙泊酚 4~8mg·kg-1·h-1持续泵注,肌松的维持依靠术中间断静脉推注罗库溴铵,将 BIS 值维持在40~50,根据BIS 值调节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泵注速度。
1.3 观察指标
视觉模拟评分(VAS)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是现在最常用的对疼痛强度进行评估的手段(0~10分),简单易行而且行之有效。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难忍。根据患者对术后疼痛程度的描述对其疼痛情况作出合理的评估,记录术后1、2、4、8、12h的视觉模拟评分值。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对照情况
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体重及手术时间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
2.2 术后L、C两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情况
术后C组各时点的VAS评分值均显著高于L组(P<0.01)。见表2。
表2 术后两组病人各时间点的VAS评分
注:与C组对照,**P<0.01。
3 讨论
针刺镇痛具有使用安全,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因为针刺镇痛基本没有副反应,其本身对机体可产生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能够减少由于用药量过大所造成的意外状况或者可以减少使用麻醉药物而导致的副作用,除此之外针刺镇痛还可以对机体进行一定程度的整体调节,使机体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针刺镇痛对机体几乎没有什么生理影响,对机体的调控具有双向性和良性调整的作用,有益于术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平稳,很少像药物一样引起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可以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
“穴位注射”与“水针”,在概念上曾经被学术界等同对待,主要是由于本法在最初使用时,只是注射水或者生理盐水。然而通过多年的钻研探索,注射药物已愈来愈宽泛,“水针”这一简单的词语已不能准确反映穴位注射的特征。在《中国针灸》杂志于1997年8月主办的全国穴位注射临床应用与理论研讨会上,经过充分而激烈的讨论,最终穴位注射疗法被代表们定义为: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的指导下,小剂量的中药或西药被注入到穴位内用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的一种疗法。“穴位注射”一词不单比较确切的体现了本法从穴位将药液注入的特征,并且把中医和西医两方面的要素通过巧妙地方法有机结合了起来。当前已被大部分同道认可,应是本法比较适合的名称。冷文[4]也认为由于针灸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这一治疗方法逐渐具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以“穴位注射疗法”为其命名,其总称谓才是科学的、广义的,即以穴位内注射为手段,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用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一种方法。通过临床实践证明,这个概念是比较恰如其分的。
穴位注射是针刺镇痛的延伸,是目前在针灸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该疗法临床疗效快速非凡而且操作简便,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广大患者乐于接受。可以说,穴位注射疗法已从一种辅助性措施逐渐升级为了一种临床常规医治手段。它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源自中医针灸医学,以经络穴位作为基础,以中医基础理论作为指导,除了聚集了药物产生的化学治疗作用以及针刺产生的物理剌激作用之外,药物被注射进入穴位后,在同一时间发挥的作用也已经被翻了一倍。穴位注射真正产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当时提出了“神经反射学说”,受其启发,我国针灸临床工作者将中国传统医学与神经封闭疗法结合,将药物注射在穴位上用来治疗疾病,可以大幅度提高疗效。穴位注射疗法的治疗范围在六十年代得到扩大,所注射的部位也由单纯的阿是穴或者局部反应点,扩展到将出发点放在中医整体概念的角度,运用中医的经络理论来指导临床穴位的选择。到了七十年代,临床工作者已经开始尝试运用耳穴等微针系统,并出版了穴位注射疗法的相关著作。八十年代以后,穴位注射疗法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完善,变成了中医经穴疗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了九十年代以后,穴位注射疗法在用药、取穴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治疗疾病也达到了数百种。
在针刺麻醉的基础上,穴位注射疗法发展而来,它又被称为称水针疗法[2,3],我们使用术前穴位注射的方法,利用针刺麻醉的原理,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术后镇痛效果,针刺可使痛阈升高,它的镇痛效应是有目共睹,无可非议的。预防性镇痛[4]可以使手术创伤造成的应激反应和术后引起的疼痛都被消除,这种镇痛治疗方式可以从术前一段时间一直延续到术后一段时间。本研究中,我们于术前预先给患者进行了穴位注射,术后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术后有较好的镇痛效果。穴位注射遵从了中医的基本理论,药液被注射到相关经络或者腧穴,可以沿着经络直接达到病灶部位,这种现象被称为循经作用。穴位注射是针刺方法的一种,这种方法充分运用了药物和针刺的协同作用,它将药物、穴位与针刺有效的结合了起来,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趋病性或者靶向性。这种全新疗法结合了传统中医的经穴理论和现代西医的注射药物,操作简单易行、副作用少、有效率高、见效迅速,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使之比较容易接受。所以内、外、妇、儿等各临床科室的多种疾病[5]都运用了这种方法进行治疗。
陆斌等[6]临床以及实验研究表明,西医的肌肉注射和静脉给药与穴位注射存在明显差异,穴位中注射药物之后,可成几何数量级的放大药物的药理效应,它可以非常明显的加强药物的药效作用,这种注射给药通过中医的经络系统,在穴位、针刺和药物的共同协调作用下将穴位注射的药效发挥的酣畅淋漓。
术后疼痛大部分是由麻醉药物作用的消失和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引起的,经气阻滞,进而离经之血瘀滞,由于气滞最终导致血瘀,气血运行不顺畅,不通则痛。临床研究发现[7,8],常用双侧合谷穴配内关穴等来做甲状腺切除术的针刺穴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针刺麻醉曾经很流行,尽管它确实存在了一些弊端,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在还在探索中。合谷穴的经脉经过甲状腺的手术部位,它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这跟“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中医学理论非常符合,有很好的止痛作用;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起到明显的安神、镇静的效果;两个穴位结合能使镇痛、镇静效果较好的发挥出来,并且对循环、呼吸系统几乎没有什么干扰,同时也可以稳定机体内环境,调节器官功能。随着疼痛机制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进展[9],我们设计了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进行穴位注射的实验,来观察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旨在为术后选择合适的镇痛方式、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并促进机体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穴位注射有一定的术后镇痛效果,为改善患者术后状态提供了新的思路,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其具体的镇痛机制和原理如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1]张中军,刘占立,夏利刚,等.术后疼痛应激及术后镇痛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07,14(6):882
[2]李镁.穴位注射疗法临床大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3]陈玉华,王海萍,洪秀瑜.穴位注射疗法的机制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1):44-46
[4]于海涛,刘博文,马应龙.痔疮栓与氯芬酸钠在肛肠病术后镇痛的比较[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3):94
[5]陈佳娟,李剑勇,杨亚军,等.穴位注射的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2):3180-3184
[6]陆斌,王维祥,陈德成,等.穴位注射防治大鼠实验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J].中国针灸,1998,18(3):182
[7]张玲,胡献国.合谷水针注射麻醉施行颈部手术87例 [J].浙江中医杂志,1988,23(7) :310
[8]朋立超,蒋克泉,吴贵龙,等.针刺麻醉对甲状腺手术区域镇痛的机制[J].中国针灸,2008,28(12):910-912
[9]刘永梁,邢喜春,刘丽.帕瑞昔布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4(1):96
佳木斯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编号:LM2015-035。
路园园(1987~)女,河北邢台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曾凡荣(196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学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zengfanrong123@yeah.net。
R653
B
1008-0104(2016)05-0036-02
2016-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