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模式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11-18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9期
关键词:压疮有效率质量

刘 洋

(北京市南口医院内科,北京 102202)

PDCA循环模式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刘洋

(北京市南口医院内科,北京 102202)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模式进行压疮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压疮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护理管理有效率,以及院内压疮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中,护理治愈者35例,有效者3例,无效2例,护理有效率为95%,发生院内压疮1例,发生率2.5%;对照组中,护理治愈者28例,有效者6例,无效6例,护理有效率为85%,发生院内压疮者共3例,发生率为7.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压疮的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压疮护理效率,落实压疮防治工作,护理有效率显著提高,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

PDCA循环;护理管理;压疮;应用效果

压疮是一种由于局部、全身等多个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局部组织坏死、变性的病理过程,多发于昏迷、截瘫、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1]。压疮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巨大挑战之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患者一旦发生压疮,则会面临严重的痛苦,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继发感染,从而引起败血症,具有生命危险[2]。因而,对压疮进行预见性管理是通过循证、分析、预见问题,并制定措施进行综合处理。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PDCA循环模式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以下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择北京市南口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压疮高危患者,将其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模式进行压疮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压疮护理管理。试验组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为60~86岁,平均年龄为(64.8±6.4)岁,Braden评分均≤12分,平均为10.8分;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为63~85岁,平均年龄为(65.2±7.3)岁,Braden评分均≤12分,平均为11.2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归护理模式的管理。

1.2.2试验组:①计划阶段: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长期卧床患者受到营养因素、年龄增长、体质衰弱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压疮的概率极大。压疮的疮面愈合难度较高,极易发生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针对这种情况,护理部门经过充分的调查了解临床护士对压疮防治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而不只是流于形式,而是在态度和行动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说服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制定详细的压疮预防、记录、报告,不断优化压疮的护理管理。定期进行培训、教学。对于护士长采取针对性的重点培养,并积极落实每一项管理方法,进行统一的备案记录。然后,由护士长负责护士的培训工作,强调将理论运用到护理实践中。对于新入院患者,对其进行Braden评分,综合评估压疮危险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方案,及时分析原因,针对出现的不同问题制定新的计划并落实,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保证每一次循环能够解决一些实际存在的,或者潜在的护理问题,使护理质量向前提升与推进。②执行阶段:成立压疮管理小组,主要包括1名护士长、2名主管护师;责任护士负责患者和家属的健康宣教;压疮管理小组在负责复核压疮评估的合理性,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指导护士有效护理,并整理成表存档;护理部评估确认后,提出相关的建议,落实护理计划的最终实施。③检查阶段:值班护士在床边进行交接记录报告,记录信息包括患者的皮肤情况,提高护士的责任感。护士长每天定时跟踪护理效果,护理部保证每周进行跟踪检查2次及以上,并与护士进行讨论分析,制定整改护理措施。

1.3评价指标。治愈:创面结痂愈合;有效:创面缩小,肉芽组织新鲜;无效:创面无显著改善。护理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间通过χ2检验,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水准,当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应用效果比较:试验组中,护理治愈者35例,有效者3例,无效2例,护理有效率为95%,发生院内压疮1例,发生率2.5%;对照组中,护理治愈者28例,有效者6例,无效6例,护理有效率为85%,发生院内压疮者共3例,发生率为7.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 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应用效果比较(n,%)

PDCA循环于20世纪50年代由一名美国的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提出的一种综合的质量管理方法[3]。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对诊疗、临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逐步提高临床实习学员的护理实践能力,不仅需要精通专业知识,而且要熟练掌握临床实践情况,能够沉着应对突发情况,进行及时、紧急的处理,提高护理质量。PDCA循环是一套集标准化、科学化于一身的循环体系,广泛用于质量管理,该循环体系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即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在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处理检查结果,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予以标准化进行学习;而对失败的经历进行分析总结,重视错误的原因,防止重复错误[4]。

PDCA循环能够反映质量管理的普遍规律,是进行全面质控应该遵循的科学、有效的程序,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采用PDCA循环系统后,增强了临床护理质控的计划性、系统性,大大提高了质量管理的效率[5]。PDCA循环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每次循环都有新的目的,能够进一步提高质量,这种螺旋上升的形式能够使管理工作不断上升到更高的水平[6]。高危因素患者由于自身原因,住院期间对皮肤的护理管理存在较大缺陷,且传统的压疮管理忽略了中间环节的监控,而只注重终端护理质量。本文将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运用在压疮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制订了详细的预防措施,完善了压疮风险评估流程。通过与传统的护理管理相比较,发现PDCA循环模式在压疮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压疮护理效率,降低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同时能够促进护理人员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整体水平,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提高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最终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1] 罗俊,唐娟.PDCA循环管理在预防手术患者压疮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4,13(2):54-55.

[2] 冯志仙,邵乐文,章梅云,等.持续质量改进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3,12(6):592-594.

[3] 冯志仙,邵乐文,章梅云等.持续质量改进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3,12(6):592-594.

[4] 冯亚蔚.压疮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2):509-510.

[5] 付晓,全丽芳,吴宝凤等.压疮质控小组在预防压疮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20(1):97-98.

[6] 黄燕,池韵清.ICU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应用探析[J].当代医学,2015,21(7):101-102.

R473.5

B

1671-8194(2016)29-0285-02

猜你喜欢

压疮有效率质量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质量投诉超六成
质量持续改进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作用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