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声音带盲童看世界

2016-11-18青阳

当代工人 2016年12期
关键词:盲童读物录音

青阳

“世界很大,我们不曾真正拥有永恒。

但匆匆走过,我们依旧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周末带着盲童在午后的丁香花树旁呼吸春天,把美好的世界说给孩子们听。

如果你喜欢录音、朗诵,请加入我们,用你的声音做盲童的眼。”

这是一位青岛80后在豆瓣网发起活动时的介绍。自2014年6月起,每逢周末,他义务为盲童们录制有声读物,目前已经完成了20多本书的录制。后来,他还在网上招募了50多名志同道合者,一同录制为盲童服务。

他就是青岛义工杨德鑫。

80后读书会

杨德鑫从小性格腼腆身体偏胖,上初中时身高刚到1.70米,体重却达到了230斤。内向的性格再加上偏胖的体质,同学们很少有人愿意找他玩。不得已,杨德鑫只能听广播打发时间,在各种广播节目中寻找快乐。

有人开玩笑,青岛话里是一股海蛎子味。杨德鑫天天听广播、学广播,普通话说得越来越正规。15岁时,他在当地8所院校举办的演讲比赛中获得第一名。高考那年,杨德鑫毫不犹豫地报考了自己喜欢的播音与主持专业,最终考上了四川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

2006年大学毕业,杨德鑫进入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实习。那段时间虽然忙,还要上夜班,他却闲不住。他注册豆瓣网发起同城活动,组织一些年轻人搞读书会、筹建话剧社。

杨德鑫有自己的想法:“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我国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有4.5本,远低于韩国、法国、以色列。”他打听到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很多年轻人都在利用网络组织读书活动。由于具有地缘优势,这些读书会往往能邀请到许多著名作家到场,在名人效应的带动下规模不断扩大。“我也想模仿他们,多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

通过朋友的介绍和网络宣传,一年中杨德鑫就组建了8个QQ群,活动影响越来越大,活动的内容也逐渐扩大。

2011年夏天,一所学校的幼儿老师找到杨德鑫,请他组织庆祝“10年闺蜜之情”的活动。这是纯公益性质的,规定每个人带一名10年友谊的朋友到场参加。当天,活动在青岛闽江路咖啡一条街的咖啡店举行。

令人没想到的是,活动正在进行中,咖啡店里的空调却坏了。但在杨德鑫的主持下,所有参与者还是按原计划进行了弹吉他、吹奏口琴、观看老照片投影、合唱等游戏环节,大家度过了难忘的一天。

“组建80后、90后QQ群,带着大家搞各种活动,虽然这些都和公益挂边,但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的充实,距离想真正帮助别人感觉还是差了一点。”杨德鑫觉得,自己在公益路上还能再往前走几步。

做盲童的“眼睛”

2011年的一则广播节目,触动了他。

有天晚饭后,杨德鑫听到青岛新闻广播电台转播的《CCTV感动中国》节目。节目讲述了天津白方礼老人,连续10多年蹬三轮供贫困学生上学的事迹,杨德鑫听得热血澎湃。“我就想,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考虑到各种现实情况后,杨德鑫想到应充分把自己有一副好嗓子、学习过播音主持的优势发挥出来。一番冥思苦想后,杨德鑫决定:为盲童制作有声读物,用声音带着孩子们去看世界,“用声音做盲童的眼”。

其实早在2006年时,他就偶尔自己录制广播,后来还注册了有声播客,“发点小清新的东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当时,他录制的第一本有声读物,是诺贝尔文学奖童话作品《骑鹅旅行记》。作品录好后,妈妈听得很入迷,连声称赞。后来,杨德鑫把作品拷贝了好几份,送给了朋友们。

2014年初,杨德鑫工作变动,到了美术馆,他开始把想法付诸行动。是年6月,他花3000多元钱买了一个专业麦克风,并在自己家搭建起简易录音棚,正式为盲童录制有声读物。

杨德鑫觉得,要想让孩子们感受到文学的美,不仅需要良好的声音天赋和录音设备,经典的儿童读物也很关键。于是,他连续几个周末顾不得休息,跑遍了青岛市几家大型书店,最后选中了《小王子》《儿童好奇心大百科》《有故事的汉字》《怪怪园的怪老师》等读物。

一切准备就绪,杨德鑫用了半天时间就完成了《小王子》的录制。“当时感觉挺兴奋的!”他又进行后期制作,增加特效音乐、修饰声音、剪辑。作品完成后,他请家人和身边的朋友听了好几遍,得到了众人一致认可。

后来,杨德鑫托朋友把有声读物的光盘转交给了一所盲校。孩子们听完,都说特别喜欢,杨德鑫乐了好几天。他知道自己的方向走对了。

自此,在一周的时间里,杨德鑫有5天是美术馆里处理各种琐事的文员“小杨”,而周末他则化身为义工,为盲童们录制有声读物。

50多人并肩作战

处女作给杨德鑫增添了无穷的动力。

为了让更多盲童听到自己的声音,杨德鑫在荔枝FM网络广播注册了自己的电台,并将录好的音频传上去。从注册到2015年底,他总共上传了16期节目。网友的点击量,也从最初的5次、10次,增长至最后一期的450多次。

2015年,杨德鑫在豆瓣网上注册了名叫“房客”的主页,想招募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帮助盲童。他没想到消息一发出,有很多人打电话向他咨询,并要求加入团队。很快,杨德鑫的小伙伴从一个两个发展到了50多人。这里面,有上至70岁的老人,也有下至18岁的年轻人,他们有律师、银行职员、家庭主妇,都想为盲童们献一份爱心。

人手多了,问题也随之而来:没有专业的场地,如何让志愿者们发挥?后来,一位热心朋友伸出援手,给他提供了一个空闲的活动室。有了场地,杨德鑫手把手教每一位志愿者如何录音、如何剪辑音频、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在众多志愿者中,小段和丽丽是杨德鑫的大学同学,后来又一同在广播电台实习,他们两人很快就进入了状态。但其他人一开始学得磕磕绊绊。有一次录制时,新来的大学生志愿者詹伟因为嗓子发炎忍不住咳嗽,录音不断暂停,最后弄得大家都没了情绪,詹伟急得掉下了眼泪。“其实,大家都是业余时间来做奉献的,连吃饭都得自掏腰包,没有人想去责备他。”

慢慢地,志愿者们掌握了录音的方法和技巧,杨德鑫组织分工,让大家按照特长进行混合录音,塑造的难度也在不断升级。

杨德鑫小时候痴迷哈利·波特的故事,为了让盲童们也能感受异域文化,他和大家特意为孩子录制了一期哈利·波特。“混合录音的场次特别多。”有次,为了录制其中一场打斗戏,他和5个志愿者们一页纸的内容,就录了整整一个上午。“虽然很累,但那种过程却是幸福的。”

有些人并不理解杨德鑫等人,累得半死还要自掏腰包,他淡然一笑:“为盲童讲故事让我的世界变得更大了,也让我逐渐走出了自己的世界。这种快乐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

爱无止境

虽然都是本着公益的心做志愿工作,也没有任何回报,但杨德鑫要求并不低。他告诉大家,既然选择来做就应当踏实、守信,“我们对孩子们是有责任的”。

为让录制有声读物的工作事半功倍,他还特意制作了一个分工表,以确保有相对固定的志愿者为孩子们录制作品。自2014年6月至今,他和伙伴们已经完成了20多本书的有声录制。

时间充裕时,杨德鑫还会和志愿者一起到盲童家中,现场为他们读书。“这些孩子平常能接触到的外人很少,我们去了他们都特别开心。”

日子久了,志愿者和孩子们越来越亲近。他们去了不光是读书,看到孩子家里脏乱就主动帮忙收拾卫生,替孩子洗脸、洗衣服,“干点力所能及的事”。

杨德鑫先后为50多个盲童家庭送过有声读物,通过网上收听广播节目的孩子累计达到800多名。为此,许多盲童家长跟他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还有家长专门跑到家里向他致谢。有位盲童的妈妈深有感触地说:“这世界上没有不可爱的人,没有不可信任的人,没有不可原谅的人。人生在世无法脱离社会人群而生活,因此人人应彼此知恩感恩,才有幸福的人生。”

杨德鑫对此颇为认可,他说:与其说我们在教孩子技能,不如说盲童和家长在教我们怎么做人,“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

爱心并无止境。后来,杨德鑫意外接触到了自闭症儿童。“你跟这些孩子打招呼,他们几乎没什么反应。要想引起他们注意,必须要肢体动作很夸张、声音比较大才行。”

他决定和伙伴们一起,参与到帮助自闭症儿童恢复的活动中。“房客”启动了另一项新计划,就是录制自闭症儿童志愿者的“声音手记”。

“志愿者在接触这些孩子时,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大家都有什么样的体会,用声音的形式记录下来可以让更多人知道。毕竟声音比文字的感染力更强一些。”杨德鑫希望,这个计划能让更多人关注到自闭症儿童的群体,都能伸出手来帮助这些孩子。

猜你喜欢

盲童读物录音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Listen and Choose
有声读物发展中的版权挑战及应对
Listen and Color
Blind boy touches netizens with song of hope盲童用希望之歌感动网民
盲童学前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数学阅读指南
美国有声读物市场:稳步持续增长
别忘了,人家也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