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育烤烟新品系生态适应性试验研究

2016-11-17杨苹程智敏向金友谢冰蔡毅黄胜唐明杨懿德杨洋易曼饶再生

天津农业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烤烟适应性

杨苹 程智敏 向金友 谢冰 蔡毅 黄胜 唐明 杨懿德 杨洋 易曼 饶再生

摘 要:在宜宾烟区选择3个代表性的生态区域,对自育烤烟新品系宜烟08、宜烟11、宜烟07、宜烟18 进行了生态适应性试验,对4个参试品系烟叶农艺现状、抗病性、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与 K326 相比,宜烟08、宜烟11号在宜宾烟区长势强、生育期适宜、抗病性强;产量和产值高,产量分别为2 153.4~2 176.2 kg·hm-2、2 161.95~2 173.35 kg·hm-2,比K326(CK)分别增产0.79%~9.32%、0.4%~9.18%;产值分别为46 563.6~48 777 元·hm-2,46 126.05~48 646.8元·hm-2,比K326(CK)分别增值5.54%~11.34%、4.58%~10.29%,增值显著,综合表现优于K326。宜烟08、宜烟11为宜宾烟区为生态适应性较强的烤烟品种。

关键词:烤烟;自育新品系;适应性;验证试验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9.028

Abstract: In three representative ecological tobacco-growing areas of Yibin,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test on new strains of flue-cured Yiyan 08, Yiyan 11, Yiyan 07, and Yiyan 18 were carried out, and tobacco agronomic status, disease resistanc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the four strains were also compar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K326, Yiyan 08 and Yiyan 11 in Yibin tobacco-growing areas grew strongly, growing period being appropriate, with high disease resistance. Both boast high yield and great value, with the yield being 2 153.4~2 176.2 kg·hm-2 and 2 161.95~2 173.35 kg·hm-2, 0.79%~9.32% and 0.4%~9.18% higher than that of K326(CK) respectively. And the value was 46 563.6 ~48 777 yuan·hm-2,and 46 126.05~48 646.8 yuan·hm-2, 5.54%~11.34% and 4.58%~10.29% than that of K326 (CK) .So Yiyan 08 and Yiyan 11 outperformed K326 comprehensively.

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new strains;adaptability;verification test

烟草是适应性较广的作物之一,然而影响烟叶品质的因素也较多。研究表明,气候、土壤等自然生态条件以及烤烟品种对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很大[1-3]。首先,生态条件是决定烟叶品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的品种对环境的敏感程度各有差异,生态条件的变化对其产量、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4-6];其次,品种是烟草生产的基础,也是影响烟叶品质的最主要因素,优良烟叶品种能够抵抗、减轻或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其产量及品质[7-10]。因此,只有将品种特性与各地自然条件相结合,加快烤烟新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才能发挥品种的潜力,促进烤烟生产及其发展[11]。宜宾市农业科学院与四川省烟草公司宜宾市公司于2009—2012年历时5年育成了一批稳定烤烟新品系,2013年、2014年大田鉴定了自育烤烟新品系142份,其中综合表现特别优越的烤烟新品系4份(宜烟07、宜烟08、宜烟11、宜烟18)。2015年,以 K326 为对照,对自育烤烟新品系在宜宾不同海拔(500,800,1 200 m)三大具有生态代表性烟区开展生态适应性研究,探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新品系的适应性、产质量和抗病性等自育烤烟新品系的稳定性和农业生产利用价值,旨在明确它们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特征特性,从生态的角度筛选和培育适于当地生态环境的烤烟品种,以调整烟区烤烟种植结构,定期调整烤烟品种种植结构。该研究可为当地烟叶的优质高效发展和区域种植规划提供理论依据[12]。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设高、中、低(海拔)3个点:A 低海拔平坝区试验点设在兴文县大坝乡沙坝村四组,海拔500 m;B 中海拔二半山区试验点设在兴文县大坝乡小寨村二组,海拔800 m;C 高海拔山区试验点设在兴文县仙峰乡群鱼村四组,海拔1 200 m。

各试验点均选择有代表性,地面平整,A与B前茬一致为玉米,C前茬为烤烟。试验地土壤为肥力基本均匀、地势平坦、开阔向阳的中等旱作黄壤。

1.2试验材料

包括烟草专用复合肥(N∶P2O5∶K2O=10∶15∶25)、烟草专用追肥(N∶P2O5∶K2O=12.5∶0∶22.5)、硫酸钾(K2O=50),过磷酸钙(P2O5=12)、硝酸钾(N∶P2O5∶K2O=13.5∶0∶44)等。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表1),每个品种(系)为一个处理,以K326为对照(CK),顺序排列,每个品种(系)种植50株,种植规格为1.17 m×0.6 m。

1.4 田间管理措施

2015年1月14日在宜宾市兴文县大坝烟草科技园播种,统一采用漂浮育苗,苗龄控制在50~60 d。4月5—8日起垄移栽(移栽烟苗为六叶一心),及时追肥、中耕、除草、培土、防治虫害,各项农事操作及时一致、统一,管理措施在同一天内完成,其他管理按生产规范化要求进行。6月23日开始按小区采摘烘烤,9月17日采烤结束。

1.5 观察测定项目与方法

1.5.1 生育期 记载各品系播种期、移栽期、团稞期、现蕾期、成熟期。

1.5.2 特征特性 株形、叶形、叶色、叶柄、叶面、叶尖、叶缘、叶耳、叶肉组织、叶片厚薄、叶脉颜色、主脉粗细、主侧脉角度、叶序、腋芽长势、整齐度、生长势等。

1.5.3 农艺性状 成熟期每个小区随机选择5株烟株测量株高、茎围、节距、叶长、叶宽、叶片数等。

1.5.4 病害调查 按GB/T 23222—2008标准调查黑胫病、青枯病、赤星病、病毒病、气候性斑点病等病害发生株(叶)数和级数。

1.5.5 经济性状 不同处理烤后原烟单独存放,按GB 2635—92标准分级和当地烟叶各等级收购价格计产、计质。计算每个品系的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级指和产指。

1.5.6 化学成分 检测原烟中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烟碱、钾等含量。

糖蛋比=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

糖碱比=总糖含量/烟碱含量

以上各项均按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执行。

1.5.7 统计分析 发病率=调查病株(叶)数/调查总株(叶)数×100%;病情指数=∑(病级株(叶)数×该级代表值)/(调查总株(叶)数×最高级代表值)×100。数据处理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不同海拔烤烟种植区域,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各不相同,对烤烟大田生长适宜生育期的要求也不一致。宜宾市烤烟种植区域对大田适宜生育期一般要求110~130 d左右。各品系生育期情况由表2可以看出,4份烤烟新品系在3个试验点的大田生育期变幅在115~136 d之间,适宜宜宾市烤烟种植区域对大田生育期的要求。与K326(CK)的大田生育期相比,其中,宜烟08早1~4 d,宜烟07早1~3 d,宜烟11早0~4 d,宜烟18推迟2~4 d。

2.2 特征特性

从表3参加试验的4个烤烟品系的植物学特征特性可以看出,各品系性状基本整齐一致,株形橄榄形、叶形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茸毛多、叶片厚薄适中、叶肉组织细致等,其中,宜烟08、宜烟11大田生长势和腋芽长势强。

2.3 农艺性状

农艺性状是与烤烟生产有关的状态和特征。从表4不同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可以看出,受环境的影响,同一品种(系)在不同试验点农艺性状表现不同。综合株高、茎围、节距、叶片(中部叶、下部叶、上部叶)长宽与K326(CK)比较,宜烟08、宜烟11的农艺性状较K326(CK)优越,宜烟07、宜烟18的农艺性状较K326(CK)差。

2.4 病害比较

烟草病害是生态环境中威胁烟叶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直接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

对不同品种(系)田间发病情况的调查(表5)表明,从试验点的海拔高度来看,C试验点病毒病、气候性斑点病发病率较A、B试验点略高,黑胫病、青枯病、赤星病发病率较A、B试验点略低。C试验点病毒病稍重,其他病较轻,总体发病率为C

4份烤烟新品系宜烟08、宜烟11、宜烟07、宜烟18的大田发病率,与K326相比较,宜烟08、宜烟11发病率低,宜烟07、宜烟18发病率较高。宜烟08、宜烟11综合抗病性明显强于K326(CK),其中宜烟11大田未发生青枯病、黑胫病。

2.5 品质性状

根据烟叶干鲜质量情况(表6),在烤烟田间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 不同烟叶部位之间叶片干鲜比值的差异显著,叶片干鲜比值表现为随之增加的变化规律, 干鲜比值上部叶最大[13]。干鲜比值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叶片干鲜比值C>A>B,宜烟08干鲜比略高于其他品系。

2.6 化学成分

优质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及比值,一般总糖18%~22%,还原糖16%~18%,总氮含量1.5%~3.5%,蛋白质8%~10%,烟碱1.5%~3.5%,钾2%以上,氯1%以下,糖蛋比2~2.5,糖碱比8~12,氮碱比1或略小于1,较为协调。对烟叶的化学成分(表7)分析发现:宜烟08品系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烟碱、钾等含量化学成分最优,糖蛋比、糖碱比、氮碱比协调;宜烟11基本符合要求,化学成分较优;宜烟07、宜烟18化学成分不能达到基本标准要求,化学成分比例不协调,品系不符合要求,较差。

2.7 经济性状

试验有地点和品系组成两因素,烤烟产量、产值在不同的地方存在较大差异。四川省宜宾市要求生产上烤烟产量1 950~2 250 kg·hm-2,产值37 500元·hm-2以上。根据烟叶的经济性状(表8),综合烟叶的产值、产量、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级指、产指等经济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份烤烟新品系的产量、产值均达到了要求,同一品系在不同地点、不同品系在同一地点品系间经济性状存在差异;随生态区域海拔高度增加,产量、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增加,烟叶产值增加;级指愈高,品质越好;产指愈高,收益愈大;宜烟08、宜烟11综合品质优于其他品系,宜烟07和宜烟18在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均价、级指和产指较对照K326差;新品系中,品系综合品质的排序是宜烟08最优,其次是宜烟11、K326、宜烟07、宜烟18。

3 结论与讨论

参试的自育烤烟新品系在宜宾烟区不同海拔高度的生态适应性表现:高海拔烟区优于低海拔烟区;供试的4个自育烤烟新品系的生态适应性强弱依次为宜烟08、宜烟11、宜烟07、宜烟18。

研究认为,大田生育期、农艺性状、特征特性、抗病性、适应性、品质性状、化学成分、经济性状明显优于K326(CK)的自育烤烟新品系为宜烟08、宜烟11[14]。宜烟08、宜烟11产量分别为2 153.4~2 176.2 kg·hm-2、2 161.95~2 173.35 kg·hm-2,比K326(CK)分别增产0.79%~9.32%、0.4%~9.18%;产值分别为46 563.6~48 777 元·hm-2,46 126.05~48 646.8元·hm-2,比K326(CK)分别增值5.54%~11.34%、4.58%~10.29%,增值显著,综合表现优于K326,建议升入省级区域试验;宜烟07、宜烟18的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均价、产指、级指等综合表现较对照K326(CK)差,建议淘汰。

该试验中,新品系的产量、产值、品质形成机理以及栽培、烘烤技术有待深入研究;烟叶高产量、好品质的获得与各地区的土壤种类、栽培耕作水平密切相关,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肖金香,刘正和,王燕,等.气候生态因素对烤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植烟措施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4):158-160.

[2]彭新辉,易建华,周清明.气候对烤烟内在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2009,30(1):68-72.

[3]石俊雄,陈雪,雷璐.生态因子对贵州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8,29(2):18-22.

[4]周冀衡,刘建利,余砚碧,等.对我国部分替代进口烟叶工作的思考[J].烟草农业科学,2006,9(3):215-217.

[5]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杨磊,易克,简永兴,等.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11,25(1):71-75.

[7]卢秀萍.中国烟草品种现状及育种对策[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S1):400-404.

[8]杨铁钊.烟草育种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9]艾树理.我国烤烟育种进展与问题的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1999(1):44-46.

[10]张谊寒,吴兴富,李梅云,等.6个烤烟新品系综合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078-19080, 19083.

[11]张永春,冯勇刚,任学良,等.贵州自育烤烟新品系田间性状指标比较[J].中国种业,2010(S1):27-30.

[12]王维.烤烟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 2012,26(S2):142-146.

[13]李丽杰,李树峰,刘瑞清,等.烤烟叶片田间生长过程中叶片干鲜比值的变化[J].中国林副特产,2006,5(5):13-14.

[14]程智敏,蔡毅,向金友,等.自育烤烟新品系比较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 (6):49-51, 53.

猜你喜欢

烤烟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烤烟上炕机械研制
不同追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烤烟专用水溶根施肥技术介绍(二)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既定PSS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适应性分析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黔西南州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评价
贵烟2号在黔西南烟区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