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刍议
2016-11-17林凤如
林凤如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与文秘教学研究会组织制定了《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基础模块)学业质量评价方案》(简称“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旨在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新的中职语文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实施过程中,中职语文教学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把语文能力和职业素养相结合,让学生在职场中具备相应的语文素养,用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来塑造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问题
(一)学生厌学
中职生的语文学习素质偏低。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异常薄弱,缺乏学习语文的热情。到了职校,没有了升学的压力,缺乏明确的目标、缺乏端正的态度、缺乏主动的参与、缺乏快乐的情感。
(二)教师厌教
在与同事的多次交谈中,发现由于某些学生不期待、不配合,让教师的教学热情降到了冰点。再者,教师对自己的专业认识不深刻,缺乏职业发展的理想。教师的职业感、幸福感不强,职业倦态就成了不可避免的归途,没有激情去帮助学生创造高水平的中职语文学业质量。
二、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学生的努力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积极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坚韧的毅力去追逐学业的成功。要使教师的教必定导致学生的学,师生间能进行有效的互动,首先学生要有学习的信心,知道未来的道路需要自己开拓,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有一技之长去谋生。学习语文,不仅可以让自己获得知识,更多的是素养的锻炼,要有信心把它学好。其次,学生要有学习目标,才有学习的动力和情趣,坚持走在学习的道路上,让语文成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效发展的铺路石。再次,学生要有学习的成功体验,不管怎样,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并不是一无是处,朽木不可雕,语文教师“按类施教”“循‘个教学”,多给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再次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样的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语文学业质量评价才有了符合甚至高于标准的可能。
(二)家长的努力
学生的成长就是一面多棱镜子,可以折射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方方面面。家庭的生活氛围、家长的素质、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方式与中职生今天的厌学有莫大的关系。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太小,到职校里再呆三年会成熟点,出去工作胜算大,学校成了“托儿所”,教师成了保姆。连家长都不重视孩子在“职校的学习情况”,让教师的教学工作如何开展得更好?学生的语文学业质量怎么能提高?要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发挥语文特有的育人功能,提高语文的学业质量,必须家校联合,成立家长委员会,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仅让家长明确语文在学习中、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家长也做个自觉的语文学习者,通过家长去影响学生也重视语文的学习,熏陶学生成为语文的自觉学习者。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完全可以实现家长与教师对话,充分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及时帮助老师教育引导他们,毕竟父母的威力比老师强得多。越是配合得好的家长,教师对其孩子实施的语文教学就越成功,也只有家庭、学校在孩子的教育教学方面能互动、达共识,才能有教育合力,孩子也才能健康成长。
(三)教师的努力
作为教育者,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改变。
1.用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
国家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其战略行动的重要部分便是教育。这一战略行动要求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鼓励各学校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语文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用“互联网+教育”模式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场景,是中职语文教学的追求,翻转课堂、慕课、微课都可以走进课堂,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微博、微信、作业盒子都可以用于辅助中职语文教学。比如,“作业盒子”信息技术,让数字化作业成为现实,可以解决教师因为学生不想、不会完成语文作业的难题。作业盒子作为基于学习与作业的互动平台,集“个性化教学、自主性学习、互动性学习、趣味性学习、服务获得泛在性”的技术特征,通过连接教师和学生,记录作业数据,为学生匹配个性化作业,实现分层教学,提升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动机,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生成错题本,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改善知识的薄弱环节。借助反馈平台,教师还可以监控学生的作业情况,聚焦学情,调整教学方法,实现因材施教,提升教学实效。借助大数据分析的能力,作业盒子还能减轻语文教师的工作量,把教师从重复、低效而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学生学习,提升学业质量水平。
2.综合各种方法提升教学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学习的过程。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将各种方法综合运用到教学中,构建生长性课堂生态。中职语文教学,除了师生人文情怀的教育,更多的是语文能力的培养,为专业学科的学习打基础,为职业生涯谋发展,而中职生语文水平已是“先天不足”,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更需要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以应用文“便条”的写作教学为例,导入部分,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写作的兴趣;“便条”写作结知识的学习,可以综合采用导学探究、案例分析法,练习法。当然,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所综合采用的方法会不同。针对不同的学生,其教学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对于基础稍好点的学生,老师只需创设情境,引导自主学习,利用案例稍加点拨,学生就做好练习写便条的准备。可基础太差的学生,老师不仅要想办法维持他们的学习热情,还要对理解案例、结构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指导。
基于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刍议
3.用自身的发展保障教学
教师要葆有热情去点燃学生的学习信心,不厌其烦地想办法提升教学效率,试图让每个学生都因学习而生动,最大的精神堡垒是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中职语文教师该如何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缓解职业倦怠,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呢?首先,中职语文教师要做个“学者”,努力学习各种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探究各种新事物,能破旧立新,勇于进步,走出职业倦怠和教学无助感的困境,让自己有能力幸福教书、幸福生活。其次,中职语文教师要做个“师者”,直面教学的现状,认识到“为人师者”的重要价值,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有信心,对学生有期望,修得一颗爱教育爱学生的心,具有敬业乐业的情怀,用自己的师德魅力、人格魅力一丝不苟地滋养学生,让学生因学习而发展,生命因发展而丰满。“学者”和“师者”是中职语文教师职业发展的两翼。
(四)学校的努力
教师的许多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1.语文课程研究的转变
学校需要组织教师对中职语文课程的研究转变为对语文学程的研究,再造语文课程新体系。中职生本身的学习差异是很明显的,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学习路径不同、学习终点不同,将来的职业成长都不同,学程应代替课程成为中职学校重点的管理单位。学程有三个特征:个别化、学习链和课程链,由课程研究重点转变为学程研究,既需要研究学生学什么,又要研究学生是怎么学的,学校必须接受新的挑战与追问。首先,要研究的是:现有的中职语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结构、课程评价是否适应不同学程的中职生,是否脱离中职专业知识体系?是否促进学生的专业学科的学习?是否有助于学生养成综合职业素养?其次,中职语文教学应该发现学生,知道学生是怎么学习的,在深度剖析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路径与学习链的基础上,基于学习链的差异化,相应的课程链是什么?如何有效开发和选择性地整合教材、教学环境、学生、教师、专业知识、社会时事、社会实践等一切课程资源?应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去构建课程?什么样的管理策略和教学策略能够帮助中职语文老师关注学生学习的每个环节,并能以有效的方式介入,做到按类施教、循“个”教学?教师要用什么样的教学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才最终有助于学生自适应学程的形成?这些问题都研究透了,有实践的方案,中职学生语文学业质量的提高就不会是一句口号,语文的独特育人功能将真正有效影响学生的职业生涯。
2.教学评价研究的转变
完善的教学评价是为了激励学生,指导学生更好的自觉学习,同时促进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现实中,中职语文教学评价模式跟普通初中、高中相比缺乏职业性的创新,评价目标单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方式单一。中职学校应该试图用“多元”的视角去构建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涉及“听、说、读、写”的四个方面。其次,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中职语文教学评价倡导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既要探究语文课程设置的价值,要关注学生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质疑释疑的表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理解学习内容的方法技巧,学习成果的展示,以及社会实践的参与情况等。再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为主,辅以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员的评价。最后,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不仅需要评价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还要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以其评价方式须结合学生的专业分层设计:成长记录评价、课堂观察、作业分析、课外阅读评价、社会实践评价、口语实操、书面考试等。
以上四方面的努力形成改革的合力,中职语文教学将会呈现另一派景象,中职语文学业质量评价也将会出现另一个局面。中职语文教学最终能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发现学生,唤醒学生,发挥语文独特的育人优势,点燃学生生命的亮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职业素养,并促进他们成熟,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努力开拓一个生动丰满的职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