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布局新兴产业优势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2016-11-17伊力亚尔莫合塔尔
伊力亚尔?莫合塔尔
摘要:当前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处于两次技术革命的重叠期,即是第五次技术革命从导入期到拓展期的关键转折点,也是第六次技术革命的重要孕育期。因此,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是我国把握全球经济危机和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战略机遇,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领先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本文以上海为例,基于产业生命周期规律和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培育政策,分析上海布局新兴产业现状和优势,反思昔日优势淡化的原因,以此调节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提升新兴产业综合效益,推动上海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兴产业;区域优势;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031-04
新兴产业,指投入大量研究发展资金,并以迅速的技术进步为主要标志的产业。[1]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也存在萌生、成长、成熟和衰退的生命过程,新兴产业是处于投入和成长初期阶段的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对其定义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然而新兴产业仅是相对概念,在不同的阶段背景、国情特征下呈现不同的内涵和特征。
国际长周期的经济危机意味着原有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动力的衰退,需激发新的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带动新一轮经济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演变为长周期的世界经济危机,促使全球科技和产业正发生重大调整变革,主要经济体纷纷将绿色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等科技和绿色引领作为重点产业,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赢得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领先优势,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
一、上海市布局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一)上海新兴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1.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影响,总体增速由快转慢
目前上海重点新兴产业分为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7个产业。[2]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10194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制造业部分实现工业总产值785035亿元,增长115%。2012年,由于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国外市场低迷,国内经济增长出现内生性下滑,部分市场需求萎缩以及上海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调整、关闭、转移一些落后产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部分发展速度有所放缓,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1008944亿元,下降140%。其中,制造业部分实现工业总产量758099亿元,下降41%。
2.技术创新突破显著,新兴产业亮点频现
虽然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增速缓慢,但各产业自主创新加速,取得一些核心技术领域研究成果,突破部分技术瓶颈,产业化进程良好,转型升级较为明显,并初步形成特色产业园和研究基地。其中生物医药、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核电等技术研发能力居国内优势地位,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体现新兴产业国际发展优势。
3.区域产业结构初步建成,引领产业升级作用明显
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重点领域的人才集聚效应日益突显,专利、学术论文,以及知识产权等多种形式的产出显著。[3]同时,经过不断发展,初步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结构,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总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9%,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同比增长77%,增长速度较上海工业产业的增速快33%。
(二)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产业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以及生物质能等产业。新能源产业是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产业,甚至关乎国家安全。2013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和2011年、2012年发展态势一致,主要表现在技术和市场的匹配度上,即市场供需矛盾突出。2013年全年实现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340亿元,比2012年下降了19%。
同时,从波动幅度看,2011年上海市新能源产业总产值增长27%,而2012年下跌19%,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总产值增幅和跌幅最大的一个产业。
2.高端装备制造业下滑趋势减缓,整体呈现平稳增长
2014年上海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026亿元,占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企业产值297%,比上年下降31%,降幅缩小67个百分点。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国际环境依赖度高达294%,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出口影响较为明显,出口交货值呈现负增长,其中电站设备制造业出口降幅最大,达到48%。仅工程机械和其他基础制造两大行业出现微小的增长,分别为285和17%。
3.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发展重点由天然气汽车向电动汽车转变,新能源汽车产量下降,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124万辆,同比下降233%,同时,201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工业总产值3755亿元,相比2012年下降128%。然而公共交通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形势较好,完成025万辆,增长207%,但由于个人轿车市场需求较差,且制造研发成本较高,补贴政策不完善,严重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发展。
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出降低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上海整个产业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国内外双重环境影响下,上海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转型升级为导向,聚焦大规模集成电路、下一代网络、新型显示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领域。2014年全年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648635亿元,同比下降18%。产业出口继续下降,2014年全年实现出口交货值440523亿元,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国内相关研究显示上海已初步形成产业化体系,部分产品技术及装备实现国内领先,但居国际领先还有差距。同时,TFT-LCD方面,中小尺寸产品产量已位居全国第一,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二、上海市布局新兴产业优势现状分析
(一)科研和技术创新
近年来,上海科技创新体系日益完善,整体实力稳步提升。上海有一批著名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教综合实力多年居全国第一,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科技成果产业化,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4]2015年,上海全社会研发(R&D)投入925亿元,占GDP比重从2006年的245%提升到370%。2006-2015年R&D经费支出及其相当于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见图1。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由2008年的225件提高到600件。同时,2015年受理专利申请量100006件,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6976件,增长155%。全年专利授权量51508件,增长74%。其中,发明专利11379件,增长20%。全年专利授权量为60623件,增长20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7601件,增长515%。至年末,全市有效发明专利达69982件。
与此同时,技术转化问题日益凸显。[5]年内认定603项,比上年降低7%。在年内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项目占834%。全年经认定登记的各类技术交易合同225万件,比上年下降108%,但合同金额增长60%,达到70799亿元。
根据《2015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报告,在全国,上海市科技活动投入处于第一位,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却为第二位,并且国家科技部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上海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从去年的全国榜首退居第三,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从上年第二降至第三,科技进步环境指数处于负增长阶段,产业发展环境趋于严峻化。
企业研发支出是衡量企业开发新技术和想法的关键指标,并对于其他公司和社会整体有重要的溢出效益,与公共部门相对,企业的投资水平对于地区的创新活动和技术的发展进程有很强的指示作用。虽然受世界经济波动影响很大,企业的R&D投入近几年投资增长有所减缓,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负增长,但发达国家的企业R&D投入仍然处于极高水平,而我国企业大多集体处于相对靠后位置。[6]由此可见,“中国制造”遍布全球表明企业即便具备了相当的生产制造能力,但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能力与发达经济体尚有较大差距,企业不愿投入过多的研发成本是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之一。[7]企业在R&D中的人均支出排名,见表1。
(二)产业发展基础
上海市的新兴产业发展有着较好的产业基础,但近年来,部分上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速度开始处于负增长,产业发展基础优势已逐渐淡化。2015年上海实现工业增加值710994亿元,同比增速下降,属于倒U形增长。201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321157亿元,下降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04957亿元,下降08%,实现利润总额265059亿元,比上年下降09%,致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34%。同时,2015年六个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06412亿元,比上年下降11%。由此可见,上海布局新兴产业发展竞争力正逐渐降低。
(三)人才资源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刚兴起的产业部门,其技术发展、市场运作、产业规划等诸多问题都离不开专门人力资源的支撑。随着上海人才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上海人才总量和高层次人才数量不断提升。目前,上海人才总量已超过47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02%,留学回国人员11万,外国专家88万。同时,目前上海市有两院院士173人,占全国的比重达11%,771名高层次海外人才人选国家“千人计划”,这些聚集的高端人才为上海培育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人才支撑。
然而,总体来看,上海的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短缺制约着上海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的主体在企业,创新型人才的主体也应该在企业。但是,企业远未成为新兴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较低,仅占40%左右。而发达国家企业拥有人才量一般达到70%左右,美国从事科研开发的科学家、工程师有80%在企业,英国61%在企业。[8]以“千人计划”为例,目前在沪的626人中,仅有72人出自制造业企业,第一批上海“千人计划”的160人中,也只有18人来自制造业。优秀的人才多数集聚于高校、科研院所,进入企业的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上海创新研发能力转化为产业的国际竞争实力。
三、现存问题
(一)关键核心技术缺失
核心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创新以模仿的平台衍生技术创新为主,缺乏长远战略规划,在前沿技术和平台技术方面的创新准备严重不足,从而难以突破跨国公司构建的网络权力与战略性隔绝机制,无法有效整合整个技术创新链的创新活动,致使难以支撑上海高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和高端化发展。
同时,上海市创新资源雄厚,有大量国企央企、国际顶尖公司、研究机构、高校,以及产业园区等创新主体,但是在推进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没有能够很好地将这些资源优势加以利用,导致与国外巨头主导产业链创新的能力相差甚远。
(二)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不畅
多年来,社会上一直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评价,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不畅。如果仅从研发经费支出比例和发明专利比例来看,我国企业已经成为市场主体,在自主创新中发挥决定性作用,2015年,我国研发支出中企业占比77%;我国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的605%。但横向分析相关数据,就会发现企业这个创新主体“大而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大量专利未有实质应用。[9]
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为210%,与发达国家3%-4%的水平相比仍有较明显差距。占据上海市绝大多数研发资源的科研院所和高校每年都会产出大量的科研成果,如技术性专利。资金问题、与消费者市场需求有出入等因素,都严重影响着创新的进行。如何使得科研成果市场化都是创新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积极引导技术实力强的骨干研发组织参与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中来,密切联系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创新,切实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其强大研发实力的特性。R&投入与领先科技成果数的关系,见图2。
数据来源:2006-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上海市统计年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年度报告、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等。
(三)创新活动中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参与度不够
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产业园区、外资企业等创新主体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活动的程度不高。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活动具有成本高、风险大等特性,有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将从资金上保证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中介机构、产业园区和外资企业等创新主体在特定领域都拥有较强且丰富的创新资源,引导这些创新主体参与到特定领域的创新活动中来,对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对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现状和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问题重点不在于缺乏创新能力,缺少创新资源,而是由于创新资源过于分散,无法有效地对现有创新资源进行整合,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创新,致使资源优势无法充分发挥,新兴产业创新程度不高。
四、结语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该具备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创新成果影响力、对新兴产业的引领力,以及创新环境的吸引力和区域创新辐射力等基本特征。上海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当立足于中国国情时代性特征和发展现状,参照国外发达国家对于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基础,及时研究分析致使布局新兴产业的优势淡化因素,降低优势淡化对新兴产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益。并且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国有科技创新企业积极参与其中,注重民营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建设科技创新的氛围。同时,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破解技术创新资本投入过度与创业需求脱节共存的结构性矛盾,着眼于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推动上海布局新兴产业优势的实质性转化,提升新兴产业综合效益,推动上海市的创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Cohen W M, Goto A, Nagata A, et al. R&D spillovers, patents and the incentives to innovate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J]. Research Policy,2002,31(8-9):1349-1367.
[2]徐华. 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 中外企业家,2013,27:1-4.
[3]姜大鹏,顾新.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7):65-70.
[4]薛艳杰.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式反思与对策建议——以上海市为例[J]. 华东经济管理, 2013,12:71-74.
[5]申俊喜. 创新产学研合作视角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02:37-43.
[6]知识资本. 北京“政府对R&D人均支出”具有绝对优势[J]. 华东科技, 2014,11:34-35.
[7]上海市知识竞争力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2015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J]. 华东科技, 2015,01:28-57.
[8]薛澜, 林泽梁, 梁正,等. 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软科学, 2013,05:18-26.
[9]温兴琦,李燕萍.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基于领导型用户的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2):67-70.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