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地区农村中学提高汉语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2016-11-17阿依提拉·麦提库尔班
阿依提拉·麦提库尔班
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学生学汉语学的累,农村汉语教师更累,虽然累了,但成绩却不理想。主要原因如下:其一,在小学阶段没有上汉语课基础不扎实,或由非专业教师上汉语语课,还有家长对汉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方法不当,所以到了初中,有的学生连汉语拼音都不会;其二,学生总是认为维吾尔语文、数学是主科,汉语是副科。其三,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没有听说的汉语言环境,科目多,又不主动学习。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呢?下面,简单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从初一学生刚刚学习汉语时,汉语老师应该用大量的事实向学生证明,学习汉语并不是无用的,在家劳动并不是不需要汉语。例如:现在,很多家用电器的操作说明都是汉语,不学汉语就没法操作。另外,读书可获得更多的知识,知识越多,人越聪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学习汉语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比如:我们经常看见路标上的汉字,你问问学生,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若不知,我们把汉语学好了就明白了,举大量的实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愿望,在课堂教学中,争取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位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快感。如:在提问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又如:在做值日报告时,应当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开始他或许只会说一句话,时间长了,他或许能说三句、四句,不开口说汉语的学生,当他能开口说一个单词,这也是进步,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加以表扬。这样,不仅调动了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起学好汉语的信心和决心,而且使他们成为“我要学习”的主体,不断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学环境对教学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知识的传授与接受,对人的成长也起决定作用。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学习汉语的环境更差,大多数学生都不敢大胆地学汉语、读汉语,更谈不上说汉语,这种环境对学习是不利的。只有改变目前的这种环境,产生学习动机,养成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才能有助于汉语学习。当然,汉语的新词语量不断增多,能借助教学设备来直接、快速地传授知识给学生,让学生直观感更强,让学生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各种知识。比如:能通过教学图片、挂图、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进行教学,都能增加学生对学习汉语的兴趣,更能挖掘他们的潜力,也能更好地加强课堂氛围,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尔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了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
四、注重情感体验阅读
情感体验是《汉语课程标准》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任何文本都是语言的作品,任何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乃至精巧的结构,都必须依靠语言才能表现出来。反之亦然,初中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领悟也要通过语言这座桥梁。因此,对文本语言的品读在阅读教学中就尤为重要。在学习语言的“听、说、读、写”这四要素中,读是汉语的第一教学法。”诵读是激活、唤起生命体验的重要途径。朗读是一种对文本再创造的感知过程,它既是学生对文本意义的一种建构、内化,同时也是文本的言语积淀为学生的语感的过程。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诱发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推动学生积极地感悟和吸收文本语言,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如《背影》,先让学生举出身边的真实事例:下岗的父亲依然在亲人面前露出笑容;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还要做饭;父母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孩子等,再去感受那个肥胖的、迈着蹒跚步子的父亲的背影,并为父爱的真情所感动,从而领会情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进而更好的步入作者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