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016-11-17何小华
何小华
《新课标》的提出,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多媒体,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教学中,教师利用韵律较强、韵味较浓的儿歌、谜语、童谣或生动活泼的动画画面,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静为动,化虚为实,采取“引人入胜”、“动之以情”、“激发联想”等方式,创设阅读情境,培养阅读兴趣,启发其主动思维,达到“课伊始、趣已生、思亦动”的良好境界。
二、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阅读文本中获取信息,是小学语文阅读写作训练的一个重点项目。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件化小为大,化静为动,生动活泼,色彩鲜明的特点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面面,培养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加深对语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观察能力。学起于思,源于疑。在数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向思维的深度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向学生质疑、设疑,引导阅读或帮助学生解疑,并及时地向学生提示思维的方向,排除思维的障碍,点明来龙去脉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次序地阅读,对新知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善思、多思、深思,从而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例如,在古诗《宿建德江》的教学时,我先展求课件让学生由远及近的观察画面,引导学生说出近处烟雾朦胧的小舟,天暮低垂,似要笼罩一切,清清的江水中,唯有圆圆的明月来陪伴他这孤独的游子,经过这样的指导观察分析以后,再来教这首诗,学生很快就会了解诗的意思,体会到诗人的“愁”。
三、运用多媒体促进学生理解与感情能力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也同样离不开想象,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能充分诱发学生想象的热情,如教学《海滨小城》一文,有这样的描写:人们走到街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和银色的军舰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着色的云朵……作者通过美的景物的描绘,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所陶醉的感情,我先让学生凭自己的感觉想象,再展示课件,并放录音,让学生感觉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引导学生边看边想,教师抓住时机启发提问:多美的海滨小城呀!同学们如果你比时也随着作者一同来到这里,你会想些什么,干些什么呢?通过课件和录音进行示范朗读这几个环环相扣的步骤,学生的想象热情高涨,思维活跃,语感敏锐。有学生说我要用五彩笔把这美景画下来;有学生说我喜欢海滨小城,如果我的家乡在海滨小城,那该多好哇!还有学生说我将来长大了也要到海滨小城去,把那里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学生思路宽广,情绪高昂,再通过读,加深理解,受到感情的熏陶,提高阅读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整体把握与应用能力
知识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知识素材越丰富,思维的领域就越广阔。阅读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大容量的教育信息和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向学生展示出丰富的阅读素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阅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形成的。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就应该指导他们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基础知识为基础,广泛联系实际,分析判断,由阅读的纵向思维到联系实际发展横向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抓住重点、由浅入深地指导阅读外,还要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判断、分析、比较中掌握易混淆的知识和互相有联系的知识。同时还要教育学生阅读课本时一定要认真仔细,读懂每一个字,理解每一句话,为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教学《颐和园》一方时,先提示这篇文章是按空间变换顺序记叙,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接着播放VCD,看颐和园风光片,让学生感觉颐和园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感,在学习内容时,可出示课件,课文的写作顺序: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边学习课文内容,逐渐出示游览地点的景物,这样,通过反映事物顺序的课件的逐渐出现,解决了阅读教学中分析文章层次的难点,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并能将这种方位顺序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