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策略研究
2016-11-17方艳辉
方艳辉
【摘 要】 阅读既是一个人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的过程,通过阅读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因而它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拓视野,增长见闻,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进而发展智力以及学习能力。文章通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探讨研究,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整体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兴趣培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1
一、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决定阅读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都要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优秀传统,我们不能借口把一切空间都还给学生而放弃这一有生命力的东西。当然仅这一点激趣还远远不够,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还告诉我们,他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练幽默,并适当辅之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教师要能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要灵活多变等。总之,教师要能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
二、关注基础积累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从语言的积累、到文本的积累、再到情感的积累,缺任何一点都难谈深层次的阅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多积累古诗词名句,优秀的文言篇章,精美的现代文句段,以及好的写作创意等等,也是为写作做好准备。
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让学生用画面描述诗的内容,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理解了内容,并达到流利背诵、准确默写。英国作家王尔德曾经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书的另一半。”这也就暗示了读者与作者之间必然在对文字的解读上达到了某种心灵的契合。那么,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内容,如何表达,为什么用这种语言表达,都成了读者所要探究的基础问题。
三、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和教材实现沟通
初中语文课程最主要的学习方法就是读书,想要学好语文最关键的就是要会读书。语文课程是带领学生进入文字世界的重要途径,学生要在文字堆砌的美好世界中感受语文的内在美。初中语文阅读课程中,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提问文章主要写的内容是什么,文章的写作方法是什么,文章想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以及文章中寓意深刻的语句有哪些的文章。引导学生从自身对文章的理解入手,深入到这样理解的理由的回答方式进行回答。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所运用写作方法的原因,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写作意图的表达效果。再由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不同的文章编排在某一单元中的原因,感受文章课后习题的设置安排,体会不同题目所达到的训练效果,这些都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初中语文教师要遵守先学后奖的原则,让学生能够带着自主学习探究的精神感受文章的内容,以此发表自己的见解,向老师学习新的知识内容,这种逐步探索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的吸收知识内容。
四、强化学生实践运用和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自主阅读入手,带领学生展开合作研究,最终引导学生实现能力创新的过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阅读学习的根本,是掌握、理解、感受文章的基本因子。教师要带领学生反复阅读文章,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组织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实现思维的开阔,强化其对文章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在研究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协调作用,要在需要的时候对学生展开点拨式的知道,带领学生完成思维的突破,让其逐渐向正确的方向靠拢,要肯定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创新应用,要鼓励学生多样化想法的融入,要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和习惯的培养。创新说的是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将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身边的实际生活环境相结合,进一步感受与其对应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感情。
教师要带领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比较和思考,通过推测和总结确定出其和教学参考的不同之处,同时用简单的文字展示出来。这个过程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且能够结合开阔的发散和求异思维实现深入的理解。这个理解过程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高层次要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状况进行灵活掌控。另外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研究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的主导地位,要能够客观的评价学生的阅读习惯及思维方式,对学生的阅读体验也要有一定的科学掌控。教师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科合理的指导,要有原则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指导,让学生彻底地发挥自身的思维和能力。
五、丰富阅读,拓宽视野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语文老师第一要解决的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只有大量的阅读书籍,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并学会如何在文章中收集有效信息。大量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知识,更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而语感正是学习语文的必要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学生去阅读书报,只要是学生自觉的阅读行为,老师都应该鼓励。当然,首先书籍应该是健康的,看书时间安排应该是合理的。很多老师对学生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不能区别对待,死守一个原则:一律不许看。这样做不但严重挫伤了学生自觉阅读的积极性,还使学生形成错误思想:在校学习期间,不能看与学习无关的书。学生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工作就很难推进。只有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才可能拓展学生视野,才有可能增强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学生的各种阅读能力才有可能提高。
六、结语
总之,语文教学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与电教手段、课外阅读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质疑问难,课内得法,课外得益,课内外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丰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收获阅读的成功,才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阅读的快乐,再创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蔡长洁.探索初中语文综合性阅读教学[J].新作文.2013.8.
[2]阳小刚.谈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3,09.
[3]龙仲勤.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5):60.